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2-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第48页

因,霍乱兼不内外因,学人当辨析而调治。
<目录>卷之九\虚烦证治<篇名>淡竹茹汤属性:治心虚烦闷,头疼短气,内热不解,心中闷乱;及妇人产后心虚惊悸,烦闷欲绝。
麦门冬(去心) 小麦(各二两半) 甘草(炙,一两) 人参 白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汤洗七 次,二两)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二盏,姜七片,枣三枚,淡竹茹一块如指大,煎七分,去滓 ,食前服。虚劳烦闷,尤宜服之。
<目录>卷之九\虚烦证治<篇名>温胆汤属性: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此药主之。又治惊悸。
半夏(汤洗七次) 竹茹 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 陈皮(三两) 甘草(一两,炙) 茯苓(一两半)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目录>卷之九\虚烦证治<篇名>酸枣仁汤属性:治霍乱,吐下增剧,虚劳烦扰,奔气在胸中,不得眠,或发寒热,头疼晕闷。
酸枣仁(炒,一两三分) 人参 桂心(各一分) 知母 茯苓(各三钱三字) 石膏( ,半两)
甘草(炙,二钱)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目录>卷之九<篇名>五痿叙论属性:夫人身之有皮毛、血脉、筋膜、肌肉、骨髓以成形,内则有肝、心、脾、肺、肾以主之 ,若随情妄用,喜怒不节,劳佚兼并,致五内精血虚耗,荣卫失度,发为寒热,使皮血、筋 骨、肌肉痿弱,无力以运动,故致痿 。状与柔风脚弱皆相类,以脉证并所因别之,不 可混滥。柔风香港脚,皆外所因;痿 则属五内气不足之所为也,审之。
<目录>卷之九<篇名>五痿证例属性:病者肺热,皮虚弱薄着,足痿 ,其色白而毛败,名曰皮痿,由肺热叶焦使然也。
肺为五脏长,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肺鸣则肺叶焦。论曰∶五脏因肺热焦,发为 痿。
病者心下热,膝腕枢纽如折去而不相提挈,胫筋纵缓,不能任其地,其色赤而络脉溢,
名曰脉痿。由悲哀太甚,阳气内动,数溲血。故本病论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
病者肝热,口苦,筋膜干,筋急而挛,其色苍而爪枯,名曰筋痿。由思想无穷,所愿不 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及为白淫。故《下经》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
病者脾热,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其色黄而肉蠕动,名曰肉痿。由渐于湿地,以水为事 ,居处下泽,濡渍,痹而不仁。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
病者肾热,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其色黑而齿槁,名曰骨痿。因有所远行劳倦,遇大 热而渴,阳气内乏,热舍于肾,致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下经》曰∶骨痿者,生 于大热也。
<目录>卷之九<篇名>五痿治法属性:诸治痿法,当养阳明与冲脉。阳明主胃,乃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束骨以利机关。
冲脉者,诸经之海,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养于宗筋,会于气街,属于带脉,络于督脉。故 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治之,各补其荣而通其输,调其虚实,和其 逆顺,至筋脉骨肉各得其旺时,病乃已矣。
<目录>卷之九\五痿治法<篇名>加味四斤丸属性:治肝肾脏虚,热淫于内,致筋骨痿弱,不自胜持。起居须人,足不任地,
惊恐战掉,潮热时作,饮食无味,不生气力,诸虚不足。
苁蓉(酒浸) 牛膝(酒浸) 天麻 木瓜干 鹿茸(燎去毛,切,酥炙) 熟地黄 菟丝子 (酒浸通软,别研细) 五味子(酒浸,各等分) 上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米汤食前下。一法,不用五味子,有杜仲。
<目录>卷之九\五痿治法<篇名>麋角丸属性:治五痿皮缓毛瘁,血脉枯槁,肌肉薄着,筋骨羸弱,饮食不滋,庶事不兴,四 肢无力,爪枯发落,眼昏唇燥,疲惫不能支持。
麋角(镑,一斤,酒浸一宿) 熟地黄(四两) 大附子(生去皮脐,一两半) 上用大麦米二升,以一半藉底,一半在上,以二布巾隔覆,炊一日,取出药与麦,别焙 干为末,以浸药酒,添清酒煮麦粉为糊,搜和得所,杵三千下,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
温酒、米汤任下,食前服。
王启玄传玄珠先生耘苗丹三方。序曰∶张长沙戒人妄服燥烈之药,谓药势偏有所助,胜 克流变,则真病生焉,犹悯苗不长而揠之者也。若禀气受血不强,合服此而不服,反忽略之 ,是不耘苗者也。
<目录>卷之九\五痿治法<篇名>上丹属性:养五脏,补不足,秘固真元,均调二气,和畅荣卫,保神守中。久服轻身耐老,
健力能食,明目,降心火,交肾水,益精气。男子绝阳,庶事不堪,女子绝阴,乃不能妊 ,腰膝重痛,筋骨衰败,面色黧黑,心劳志昏,寤寐恍惚,烦愦多倦,余沥梦遗,膀胱邪热 ,五劳七伤,肌肉羸瘁,上热下冷,难任补药,服之半月,阴阳自和,容色肌肉,光润悦泽 。开心意,安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