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2-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第36页

巴豆 硫黄(等分)
上并不去皮壳,不修治,为末,以五月五日五家灰粽角为丸,枣核大。绵裹定,当发日 塞耳中,男左女右。忌荤腥。
<目录>卷之七<篇名>疝叙论属性:经论虽云七疝,诸疝等更不见名状,但出寒疝、 疝而已,唯大奇论列五脏脉为五疝证 ,所谓肾脉大急沉为肾疝,肝脉大急沉为肝疝,心脉搏滑急为心疝,肺脉沉搏为肺疝,三阴 急为脾疝。三阴,即太阴脾脉也。大抵血因寒泣则为瘕气,因寒聚则为疝。但五脏脉理不同 ,不可不辨。且肾脉本沉,心脉本滑,受寒则急,于理乃是;肝脉本弦,肺脉本涩,并谓之 沉,未为了义。又脾不出本脉,但云急为疝,亦文义之缺也。凡云急者,紧也。紧为寒,亦 可类推。且贼风入腹亦为疝,冒暑履湿,皆能为疝,当随四气改易急字。风则浮弦,暑则洪 数,湿则缓细,于理甚明。要知疝虽兼脏气,皆外所因也。
<目录>卷之七<篇名>诸疝证治属性:疝之为病,随脏气虚实,感伤外邪,寒泣风散,暑郁湿着,绞刺击搏,无有定处,仓卒 之际,痛不堪忍。世人称为横弦、竖弦、膀胱小肠气、贼风入腹等,名义不同,证状则一。
寒则温之,风则散之,暑则利之,湿则燥之,各有成法。
<目录>卷之七\诸疝证治<篇名>大乌头桂枝汤属性:治风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身体疼痛,灸刺诸药不能疗;及 贼风入腹,攻刺五脏,拘急不得转侧,发作叫呼,阴缩,悉主之。
大乌头(五枚,实者,去皮尖,蜜一大盏,煎减半,漉出汤切洗) 桂心 芍药(各三钱三字)
甘草(一分,炙)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大枣三个,入前煎乌头蜜半合,同煎至七 分盏,去滓,食前服。一法,用附子一个,不使乌头,为蜜附汤。
<目录>卷之七\诸疝证治<篇名>走马汤属性:治卒疝,无故心腹痛,阴缩,手足厥逆。并治飞尸鬼。
巴豆(二个,去皮心炒) 杏仁(二个,去皮尖) 上二味,取绵缠,捶令碎,热汤二合,捻取白汁,饮之当下,老少量与。
<目录>卷之七\诸疝证治<篇名>仓卒散属性:治寒疝入腹,心腹卒痛;及小肠膀胱气绞刺,脾肾气攻,挛急,极痛不可忍,
屈伸不能,腹中冷,重如石,白汗出。
山栀子(四十九个,烧半过) 附子(一枚,炮)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酒半盏,煎至七分,入盐一捻,温服即愈。
<目录>卷之七\诸疝证治<篇名>葱白散属性:治 一切冷气不和;及本脏膀胱气,攻刺疼痛。及治妇人产前产后腹痛,胎不安,或血刺者。兼 能治血脏宿冷,百骨节倦痛,肌瘦怯弱,伤劳带癖,久服尽除。但妇人一切疾病,最宜服之。
川芎 当归 枳壳(麸炒去瓤) 浓朴(姜制炒) 官桂(去皮) 青皮 干姜(炮) 茴 香(炒) 川楝(炒) 神曲(炒) 麦 (炒) 三棱(炮) 蓬术(醋浸一宿,焙) 人参 茯 苓芍药 木香(炮) 干地黄(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葱白二寸,煎七分,入盐少许,热服。大便秘涩,加大黄 煎;大便自利,加诃子煎;食前服。
<目录>卷之七\诸疝证治<篇名>失笑散属性:治小肠气痛,及妇人血痛,心腹绞痛欲死十余日,百药不验。
五灵脂 蒲黄(炒,等分) 上末。每服二钱,先用酽醋一合,熬药成膏,水一盏,煎至七分,热呷服。
<目录>卷之七\诸疝证治<篇名>神应散属性:治诸疝,心腹绞痛不可忍。
玄胡索 胡椒(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大钱,酒半盏,水半盏,煎七分,食前温服。
<目录>卷之七\诸疝证治<篇名>大乌头汤属性:治寒疝,绕脐发,白汗出,手足厥,其脉沉弦,悉主之。
大乌头(五个,洗净细沙,炒令黑,不 咀) 上一味,水三盏,煎取八分,去乌头,入蜜半盏以下,煎七分,早上空腹服。
<目录>卷之七\诸疝证治<篇名>牡丹丸属性:治寒疝,心腹刺痛,休作无时。及治妇人月病,血刺疼痛。
川乌头(炮令焦黑去皮尖) 牡丹皮(四两) 桂心(五两) 桃仁(炒去皮尖,五两,别研) 上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下;妇人醋汤下。
<目录>卷之七\诸疝证治<篇名>小茴香丸属性:治小肠气,腹痛。
茴香 胡椒(等分)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下。
<目录>卷之七\诸疝证治<篇名>苦楝丸属性:治肝肾气虚,风冷相搏,心腹绞痛,攻刺腰背,不能禁受,下注阴器,肿痒疼 痛。久服养肾活血,驻颜轻身耐老,进美饮食。
川楝(一十一个,锉碎分三去,一用巴豆十粒去皮同炒焦黑色,去巴豆不用;又用斑蝥七 个同炒焦,去斑蝥;又用海金沙七钱重同炒,去海金沙不用) 茴香(炒) 破故纸(炒) 葫 芦巴(炒) 木香(炮,各一两) 乌药(二两)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丸,汤、酒任下。
<目录>卷之七\诸疝证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