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点下。
<目录>卷之五<篇名>暑湿风温证治属性:暑者,六气之一,能与风湿并合为病,循经流入诸脏,但与寒不相得,故有暑湿风温之 证。暑湿者,恶寒反热,自汗,关节尽痛,头目昏眩,手足倦怠,不自胜持,此并伤暑湿所 致也。风温者,头痛身热,常汗出,体重喘息,四肢不收,嘿嘿欲眠,此由先伤风后伤暑所 致也。治之各有方法。
<目录>卷之五\暑湿风温证治<篇名>茯苓白术汤属性:治冒暑毒,加以着湿;或汗未干即浴,皆成暑湿。
茯苓 干姜(炮) 甘草(炙) 白术 桂心(各一两)
上为锉末。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目录>卷之五\暑湿风温证治<篇名>葳蕤汤属性:治风温,兼疗冬温,及春月中风伤寒,发热,头眩痛,咽喉干,舌强,胸内疼 痛痞满,腰背拘急。
葛根 麻黄(去节,汤,焙干秤) 甘草(炙) 白薇 川芎 羌活 杏仁(各半两,去皮尖) 石膏(一两,碎) 葳蕤(三分) 青木香(一分)
上锉散。每服五钱,水盏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之。木香冬用一两,春用半两。
<目录>卷之五<篇名>君火论属性:五行各一,唯火有二者,乃君相之不同。相火则丽于五行,人之日用者是也;至于君火 ,乃二气之本源,万物之所资始。人之初生,必投生于父精母血之中而成形。精属肾,肾属 水,故天一而生水;血属心,心属火,故地二而生火;识为玄,玄属水,故天三而生木,乃 太一含三引六之义也。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之数也。则知精血乃财成于识,以识动则 暖,静则息,静息无象,暖触可知。故命此暖识以为君火,正《内典》所谓暖识息三连持寿 命者是也。然其所以谓之君者,以不行炎暑,象君之德;万物资始,象君之化;位居少阳,
象君之政;神明出入,象君之令。故君亦天也,天亦君也。干以元亨利贞而营运于其上,君 以德化政令而辅成于其下。天道顺序,则生长化收藏,不失其时;君道助顺,故进退存亡,
不失其正,其实皆一理也。成象取法,虽主配于心肾,推而明之,一点精明,无物不备。是 宜君火之用,上合昭昭,下合冥冥,与万物俱生,而无所间断也。医者苟不明此,皆堕于术 数伎艺,与夫瞽史之用易,拘拘于卜筮休咎之中。吾见其大蔽圣人之道,未闻有益于天下后 世也。悲夫! <目录>卷之五<篇名>五运论属性:夫五运六气,乃天地阴阳营运升降之常道也。五运流行,有太过不及之异;六气升降,
则有逆从胜复之差。凡不合于德化政令者,则为变眚,皆能病患。故《经》云∶六经波荡 ,五气倾移。太过不及,专胜兼并。所谓治化,人应之也,或遇变眚,聿兴灾 ,因郁发以 乱其真常,不德而致折复,随人脏气虚实而为病者,谓之时气。与夫感冒中伤,天行疫 ,显然不同。前哲知夫天地有余不足违戾之气,还以天地所生德味而平治之。经论昭然,
人鲜留意,恐成湮没,故叙而纪之。
<目录>卷之五<篇名>五运时气民病证治属性:凡遇六壬年,发生之纪,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 肠鸣,胁支满;甚则忽忽善怒,眩冒癫疾。为金所复,则反胁痛而吐,甚则冲阳绝者死。
<目录>卷之五\五运时气民病证治<篇名>苓术汤属性:治脾胃感风,飧泄注下,肠鸣腹满,四肢重滞,忽忽善怒,眩冒颠晕,或左胁偏疼。
白茯苓 浓朴(姜汁制炒) 白术 青皮 干姜(炮) 半夏(汤泡去滑) 草果(去皮) 甘草(炙,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三片,枣两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之。
凡遇六戊年,赫曦之纪,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疟,少气咳喘,血溢泄 泻,嗌燥耳聋,中热,肩背热甚,胸中痛,胁支满,背髀并两臂痛,身热骨痛,而为浸淫。
为水所复,则反谵妄狂越,咳喘息鸣,血溢泄泻不已;甚则大渊绝者死。
<目录>卷之五\五运时气民病证治<篇名>麦门冬汤属性:治肺经受热,上气咳喘,咯血痰壅,嗌干耳聋,泄泻,胸胁满,痛连肩背 ,两臂膊疼,息高。
麦门冬(去心) 香白芷 半夏(汤洗去滑) 竹叶 甘草(炙) 钟乳粉 桑白皮 紫菀(取茸) 人参(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两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凡遇六甲年,敦阜之纪,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
体重烦冤,甚则肌肉痿,足痿不收,行善 ,脚下痛,中满食减,四肢不举。为风所复 ,则反腹胀,溏泄肠鸣;甚则大溪绝者死。
<目录>卷之五\五运时气民病证治<篇名>附子山茱萸汤属性:治肾经受湿,腹痛寒厥,足痿不收,腰 痛,行步艰难;甚则中满,食 不下,或肠鸣溏泄。
附子(炮去皮脐) 山茱萸(各一两) 木瓜干 乌梅(各半两) 半夏(汤洗去滑) 肉豆蔻 (各三分) 丁香 藿香(各一分)
上锉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