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为伤湿,为后泄,为寒,为神劳,为忧伤过度,为腹
满。细而紧为 瘕积聚,为刺痛。细而滑为僵仆,为发热,为呕吐。
数为热,为虚,为吐,为痛,为烦渴,为烦满。
动为痛,为惊,为挛,为泄,为恐。
虚为寒,为虚,为脚弱,为食不消化,为伤暑。
促,经并无文。
释曰∶其促有五∶一曰气,二曰血,三曰饮,四曰食,五曰痰。但脏热则脉数,以气血
痰饮留滞不行则止促,止促非恶脉也。
结为痰,为饮,为血,为积,为气。
释曰∶气寒脉缓则为结,数则为促,虽缓数不同,结亦当如促脉分别可也。
散,经无文。
释曰∶六腑气绝于外,则手足寒,上气;五脏气绝于内,则下利不禁,甚者不仁,其脉
皆散,散则不聚,病亦危矣。
革为满,为急,为虚寒相搏,妇人半产漏下。
释曰∶革者革也,固结不移之状。三部应之,皆危脉也。
代者,一脏绝,他脏代至。
释曰∶代,真死脉,不分三部,随应皆是。
如前所例,皆本圣经,学人当熟读,令心开眼明,识取体状,然后交络互织,所谓六经
流注,五脏相传,各以部位推寻,使了然不昧。其如随病分门,诸脉证状,尤当参对审详之
。如是精诚,方可为医者之万分;不尔则倚傍圣教,欺罔贤良,为含灵之巨贼,幸宜勉旃。



<目录>卷之二

<篇名>太医习业

属性:国家以文武医入官,盖为养民设。未有不自学古而得之者,学古之道,虽别而同。为
儒必读五经三史,诸子百家,方称学人。医者之经,《素问》《灵枢》是也;史书,即诸家
本草是也;诸子,《难经》《甲乙》《太素》《中藏》是也;百家,《鬼遗》《龙树》《金
镞刺要》《铜人》《明堂》《幼幼新书》《产科保庆》等是也。儒者不读五经,何以明道德
性命,仁义礼乐;医不读《灵》《素》,何以知阴阳运变,德化政令。儒不读诸史,何以知
人材贤否,得失兴亡;医不读本草,何以知名德性味,养生延年。儒不读诸子,何以知崇正
卫教,学识醇疵;医不读《难》《素》,何以知神圣工巧,妙理奥义。儒不读百家,何以知
律历制度,休咎吉凶;医不读杂科,何以知脉穴骨空,奇病异证。然虽如是,犹未为博,况
经史之外,又有文海类集,如汉之班马,唐之韩柳,及我大宋,文物最盛,难以概举,医文
汉亦有张仲景华佗,唐则孙思邈王冰等,动辄千百卷,其如本朝《太平圣惠》《乘间集效》
《神功万全》《备见崇文》《名医别录》,岂特汗牛充栋而已哉?使学人一览无遗,博则博
矣,倘未能反约,则何以适从。予今所述,乃收拾诸经筋髓,其亦反约之道也。读医方者,
当推上圣养民设教为意,庶不负于先觉也。



<目录>卷之二

<篇名>五科凡例

属性:凡学医,必识五科七事。五科者,脉病证治,及其所因;七事者,所因复分为三。故因
脉以识病,因病以辨证,随证以施治,则能事毕矣。故《经》曰∶有是脉而无是诊者,非也
。究明三因,内外不滥,参同脉证,尽善尽美。
凡学脉,须先识七表八里九道名体证状,了然分别,然后以关前一分应动相类,分别内
外及不内外。又须知二十四脉,以四脉为宗,所谓浮沉迟数,分风寒暑湿,虚实冷热,交结
诸脉,随部说证,不亦乎。
凡审病,须先识名,所谓中伤寒暑风湿瘟疫时气,皆外所因;脏腑虚实,五劳六极,皆
内所因;其如金疮 折,虎野狼毒虫,涉不内外。更有三因备具,各有其名,所谓名不正
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学不可不备。
凡学审证,须知外病自经络入,随六经所出,井营输源经合各有穴道,起没流传,不可
不别。内病自五脏郁发,证候各有部分,溢出诸脉,各有去处。所谓上竟上,头项胸喉中事
也;下竟下,腹肚腰足中事也。
凡用药,须熟读本草,广看方书,雷公炮灸,随方过制,汗下补吐,轻重涩滑,燥润等
性,量病浅深,饮服多寡,五德五味,七情八反,升合分两,朝代不同,一一备学,将欲对
治,须识前后。故《经》曰∶先去新病,病当在后。
凡治病,先须识因,不知其因,病源无目。其因有三,曰内,曰外,曰不内外。内则七
情,外则六淫,不内不外,乃背经常,《金匮》之言,实为要道。《巢氏病源》,具列一千
八百余件,盖为示病名也,以此三条,病源都尽,不亦反约乎。
凡学医,既明五科,每科须识其要。脉有浮沉迟数,病有风劳气冷,证有虚实寒热,治
有汗下补吐,若于三因推明,外曰寒热风湿,内曰喜怒忧思,不内外曰劳逸作强,各有证候
,详而推之,若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