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凝结。此等年数深远,侵大侵长,坚硬不可移者,名曰石瘿。皮色不变者,名曰 肉瘿。筋脉露结者,名曰筋瘿。赤脉交结者,名曰血瘿。随忧愁消长者,名曰气瘿。五瘿者,不可决破。决破 则脓血崩溃,多致夭枉难治。瘤则有六种∶骨瘤、脂瘤、肉瘤、脓瘤、血瘤、筋瘤。亦不可决破,决破则亦难 医。肉瘤尤不可治,治则杀人。唯脂瘤破而去其脂粉则愈。
瘿瘤,气血凝滞也。
消瘤五海散
海带 海藻 海布 海蛤 海螵蛸(各二两半) 木香(二两) 三棱 莪术 桔梗 细辛 香附米 猪琰子(七个,陈壁土炒,去油焙干。)
上为末,每服七分半,食远米汤下。
消肿溃坚汤
(方见瘰 ) 治瘿瘤结核通用。
内府秘传方
治瘿气神效。
海藻(热水洗净) 昆布(洗净) 海带 海螵蛸 海粉(飞过) 海螺(醋炙) 甘草(少许) 如颈下 摇者,用长螺;颈不摇用圆螺。
上各等分为末,炼蜜为丸,如圆眼大,每夜临卧,口中噙化一丸,功效不可言也。
【目录】卷之五【篇名】肺痈属性:脉∶寸口脉数而实者,肺痈也。若脉微紧而数者,未有脓也;若紧甚而数者,已有脓也。又脉短而涩者,
自痊;浮大者难治。
肺痈之候,口干喘满、咽燥而渴,甚则四肢浮肿、咳唾脓血,或腥臭浊味,胸中隐隐而微痛者,肺痈也。
大凡肺痈当咳嗽短气、胸满时唾脓血,久久如粳米粥者,难治。若呕脓而不止者,亦不可治也,其呕而脓自止者 ,自愈。其面色当白而反赤者,此火克金,不可治也。
肺痈者,咳唾有脓血也。
桔梗汤
治肺痈咳唾脓血、咽喉多渴、大小便不利。
桔梗 贝母 当归 栝蒌仁 桑白皮 防风 杏仁(去皮尖) 百合 黄 (蜜炒) 枳壳(麸炒) 薏苡 仁甘草(各等分)
上锉剂,生姜煎,食后服。大便闭加大黄;小便闭加木通,喘急加葶苈;口燥加片芩;一方加玄参、地骨皮。
治肺痈方
用薏苡仁略炒为末,糯米饮调服;或入粥煮 吃亦可;或水煎服。当下脓血自安。
焊肺丹
凡治肺痈,必以此药间而服之,以护膈膜不致溃透心肺,最为切当。即蜡矾丸,用蜜水送下。
(方见痈疽。)
一男子,咳吐痰脓,胸腹膨胀,两寸及右关脉皆洪数,此火不能生土,而土不能生金也。用桔梗汤为主,
佐以补中益气汤而愈。(方见补益。)
【目录】卷之五【篇名】肺痿属性:脉∶寸口脉数而虚,肺痿也。
肺痿之候,久嗽不已,汗出过度,重亡津液,便如烂瓜,下如豕脂,小便数而不渴。渴者自愈,欲饮水者 欲瘥,此由肺。多唾涎沫而无脓血者,肺痿也。有汗出恶风、咳嗽短气、鼻塞项强、胸胀胁满,久而不瘥,已 成肺痿也。
肺痿者,久嗽不已,无脓血也。
薏苡散
治肺痿咳嗽,其症辟辟燥咳,胸隐隐而痛,肺弱无力。
当归 白芍(酒炒) 黄芩 人参(去芦) 五味子 黄 (蜜炙) 麦门冬(去心) 桑白皮 百部 薏苡仁(各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服。
胸前有孔,常出血水者,谓之心漏也。
鹿子丸
治胸前有孔,兼治腰痛。
嫩鹿茸(去毛,酥炙微黄) 大附子(泡去皮脐) 盐花(各等分)
上为末,枣肉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好酒送下。
【目录】卷之五【篇名】心痛属性:(即胃脘痛)
脉∶心痛微急,痛甚伏入,阳微阴弦,或短又数;紧实便难;滑实痰积;心痹引背,脉微而大,寸沉而迟,
关紧数锐。
心痛初起者,胃中有寒也。
姜桂汤
治初起胃脘寒痛。
干姜 良姜 官桂(各七分) 藿香 苍术(米泔制) 浓朴(姜汁炒) 陈皮 甘草(炙) 木香 茴香(酒炒) 枳壳(麸炒) 砂仁 香附(炒。各等分)
上锉一剂,姜三片,水煎,磨木香服。痛甚加乳香;手足厥冷,脉沉伏加附子,去良姜。
心痛稍久者,胃中有郁热也。
清热解郁汤
栀子(炒黑,二钱) 枳壳(麸炒) 西芎 黄连(炒) 香附(炒。各一钱) 陈皮 干姜 (炒黑。各五分) 苍术(米泔浸,七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热服。服后戒饮食半日。渣再煎服。
清膈散
治心胃刺痛,憎寒壮热,口干烦躁不卧,时痛时止。
柴胡(二钱) 黄芩(一钱半) 黄连 枳实 栀子(酒炒) 竹茹 赤芍(各一钱)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水煎服。痛甚加姜汁三匙。
心痛大便实者,宜利,则痛随利减也。
枳实大黄汤
治大便结实不通,胃中痛者。(方见腹痛。)
利气丸
(方见诸气。)
心痛原素喜食热物者,死血留于胃口也。
活血汤
治热伤胃口,死血作痛。(方见腹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