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0-万病回春-第109页

为居经,三月一来,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生疮;少 阴脉数,则气淋、阴中生疮;少阴脉弦者,阴中必挺核;少阴脉浮而动,浮则为虚,动则为痛,妇人则漏下。
妇人生死脉诀∶ 《脉经》曰∶妇人漏下赤白,且下血数升,脉急数者死,迟者生。妇人漏下赤白不休,脉小虚滑者生,大 紧实数者死。妇人新生乳子,脉沉小滑者生,实大弦急者死。妇人疝瘕积聚,脉弦急者生,虚弱者死。妇人生 产,因中风寒热病,喘鸣而肩息,脉实而浮缓者生,小急者死。妇人生产之后,寸口脉焱疾不调者死,沉细附 骨不绝者生。金疮在阴处,出血不绝,阴脉不能至阳者死,接阳而复出者生。怀孕六七月,脉实大牢强弦急者 生,若沉而细者死。
丹溪曰∶产前脉细,小产后脉洪数者死。又曰∶产前当洪数,既生而洪数如故,岂得不死。(此亦大概言 之,亦有洪数而生者。)
<目录>卷之六<篇名>调经属性:妇人诸病者,多是气盛而血虚也。
\x调气养血汤\x 专治妇人、室女血气不和,胎前产后诸病。盖妇人以血为主,殊不知血气先不调,然后 血脉不顺,即生诸病。
香附米(炒,一钱) 乌药(一钱) 砂仁(一钱) 当归 川芎 熟地黄(姜汁浸炒。各一钱) 白芍 (酒炒) 甘草 上锉一剂,生姜、枣煎服,或丸或散皆可。气痛加吴茱萸;痰盛加二陈汤全服。
妇人经水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逾不来,或一月两来者,俱是不调之故也。
\x千金调经散\x 治妇人经水不调,或曾经小产,或带下二十六病,腹痛口干,或发热、小腹痛急、手足 烦热、六腑不调、时时泄血、经水不调、久不怀孕。
当归 川芎 白芍(酒炒,各二钱) 人参 阿胶(炒) 牡丹皮 肉桂(各一钱) 吴茱萸(炒,一钱)
麦门冬(去心) 半夏(姜制。各一钱五分) 甘草(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经水先期而来者,血虚有热也。(治当补血清热,经自准也。)
当归(一钱半) 川芎(五分) 白芍(酒炒八分) 生地黄(一钱) 阿胶(炒,五分) 艾叶(三分)
条芩(一钱) 黄芩(姜炒,八分) 黄柏(五分) 知母(五分) 香附(一钱)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温服。
经水过期不来作痛者,血虚有寒也。(治当温经养血,痛自止也。)
当归(一钱半) 川芎(五分) 白芍(酒炒,一钱) 熟地黄(一钱) 桃仁 (二十个,去皮尖研) 红花(三分) 香附(一钱) 肉桂(五分) 蓬术(一钱) 苏木(一钱 木通(八分) 甘草(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温服。
经水将来作痛者,血实气滞也。(腹中阵阵作痛,乍作乍止,气血俱实,治当行经顺气,痛自止也。)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黄 黄连 香附 桃仁(去皮尖) 玄胡索 牡丹皮 莪术(各等分) 红花 (减半)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温服。发热加柴胡、黄芩。
经行着气,作心腹腰胁疼痛者,乃瘀血也。(治当顺气消瘀,痛自止也。)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黄 桃仁(去皮尖) 红花 玄胡索 莪术 青皮(各等分)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经水过期而来,紫黑成块者,气郁血滞也。(治当调经顺气,经自准也。)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黄 桃仁(去皮尖) 红花 牡丹皮 青皮 香附 玄胡索 甘草 上锉一剂,水煎服。
经水过期而来,色淡者,痰多也。(治当活血化痰,经自调也。)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黄 陈皮 半夏(姜炒) 白茯苓(去皮) 甘草(各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服。
经水过期而来作痛者,血虚有热也。(治当生血清热,痛自止也。)
当归 川芎 白芍(酒炒) 生地黄 牡丹皮 桃仁(去皮尖) 红花 木香 玄胡索 香附 甘草 上锉,水煎温服。
经水过多,久不止者,成血崩也。(治当凉血补血,经自止也。)
当归 川芎 白芍(酒炒) 生地黄 白术 条芩 阿胶(炒) 白茯苓(皮不用) 山栀 地榆 荆芥 香附 甘草 上锉,水煎,空心服。久不止者,加茅根汁磨墨同服。
经水行后作痛,气血虚也。(治当调养气血,痛自止也。)
当归 川芎 白芍(酒炒) 熟地黄 人参 白术(去芦) 干姜(炒) 甘草 上锉一剂,姜枣煎服。
经水去多、久不止,发肿满者,是脾经血虚也。(治当补血健脾、利小水,肿自消也。)
当归 川芎 白芍(酒炒) 木香 熟地黄 茯苓 白术 砂仁 大腹皮 陈皮 浓朴(姜汁炒) 苏子 猪苓 木通 香附 玄胡索 牛膝(去芦) 甘草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经水月久不行、发肿者,是瘀血渗入脾经也。(治当活血健脾行气,肿自消也。)
当归 川芎 白芍 桃仁(去皮) 红花 牡丹皮 干姜 肉桂 浓朴 枳壳(麸炒) 木香 香附 牛膝(去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