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思,或久患疟痢。若觉内热,或饮食难化作酸,属虚火
,须加炮姜,其功甚速。即前方加半夏、陈皮。
\x香砂六君子汤\x 即六君子加香附、藿香、砂仁。
\x四物汤\x 治血虚发热,或寒热往来,或日晡发热、头目不清,或烦燥不寐、胸膈作胀,
或胁作痛,尤当服之。
当归(酒浸) 熟地黄(各三钱) 白芍(二钱) 川芎(一钱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x加味四物汤\x 即前方加山栀、柴胡、牡丹皮。
\x八珍汤\x 治肝脾伤损、血气虚弱、恶寒发热,或烦躁作渴,或寒热昏愦,或胸膈不利、
大便不实,或饮食少思、小腹胀满等症。
人参 白术 茯苓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黄(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锉一剂。姜枣煎服。加黄 、肉桂各一钱,名十全大补汤。
\x十全大补汤\x 治气血俱虚,发热恶寒,自汗盗汗,肢体倦怠;或头痛眩晕,口干作渴。
又治久病虚损,口干少食,咳而下利,惊悸发热;或寒热往来,盗汗自汗,晡热内热,遗精
白浊;或二便见血,小腹作痛,小便短少,大便干涩;或大便滑泄,肛门下坠,小便频数,
阴茎痒痛等症。
\x补中益气汤\x 治中气不足,或误服克伐,四肢倦怠,口干发热,饮食无味;或饮食失节
,劳倦身热,脉洪大而无力;或头痛恶寒自汗;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脉微细软弱,自汗
,体倦少食;或中气虚弱而不能摄血;或饮食劳倦而患疟痢等症,因脾胃虚而不能愈者;或
元气虚弱,感冒风寒,不胜发表,宜用此代之;或入房而后,劳役感冒;或劳役感冒而后入
房者,急加附子。愚谓人之一身,以脾胃为主。脾胃气实,则肺得其所养,肺气既盛,水自
生焉。水升则火降,水火既济而令天地交泰之会矣。脾胃既虚,四脏俱无生气,故东垣先生
着《脾胃》《内外伤》等论,谆谆然皆以固脾胃为本,所制补中益气汤又冠诸方之首。观其
立方本旨可知矣。故曰补肾不若补脾,正此谓也。前所言治症概举其略,余当仿此而类推之
。是方之妙,并注以表明之。
人参 黄 (蜜炒) 白术(炒) 甘草(炙,各一钱半) 当归(一钱) 陈皮(五分) 柴胡 升麻
(各二分)
上锉一剂。姜枣水煎,空心午前服。
\x六味丸\x 一名地黄丸。一名肾气丸。治肾虚作渴、小便淋闭、气壅痰涎、头目眩晕、眼
花耳聋、咽燥舌痛、腰腿痿软等症,及肾虚发热、自汗盗汗、便血诸血、失喑、水泛为痰之
圣药,血虚发热之神剂。又治肾阴虚弱、津液不降、败浊为痿,或治咳逆。又治小便不禁,
收精气之虚脱。为养血滋肾、制火导水,使机关利而脾土健实。
熟地黄(八两,杵膏,忌铁器) 山茱萸(酒蒸,去核) 干山药(各四两) 牡丹皮 白茯苓(
去皮) 泽泻(各三两)
上各另为末,和地黄膏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滚水送下。
\x八味丸\x 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虚寒,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或下元冷惫,
脐腹疼痛,夜多漩溺。即前方加肉桂、附子各一两。而《经》云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此
药也。
\x加减八味丸\x 治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发热作渴,口舌生疮,或牙龈溃蚀,咽喉作痛,
或身体憔悴,寝汗发汗,五脏齐损。
即六味丸加肉桂一两、五味子四两。
\x加减金匮肾气丸\x 治脾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或肚腹胀痛、四肢浮肿,或喘急痰
盛,已成蛊症,其效如神。此症多因脾胃虚弱,治失其宜,元气复伤而变症者,非此药不能
救。
白茯苓(三两) 川牛膝(酒洗,去芦) 肉桂 泽泻 车前子 山茱萸(酒蒸,去核) 山药
牡丹皮 附子(制,五钱) 熟地黄(四两,拍碎酒浸,杵膏)
上为细末,和地黄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米饮送下。
\x加味八珍丸\x 大补血气、壮脾胃、益虚损。
当归(酒洗,二两) 南芎(一两二钱) 白芍(酒炒,一两半) 熟地黄(酒蒸晒干,二两) 人参(
去芦,二两) 白术(去芦,炒,二两) 白茯苓(去皮,二两) 粉草(蜜炙,七钱) 陈皮(二两)
惊悸怔忡,加远志(甘草水泡,去骨,二两),酸枣仁(炒,一两);阴虚火动,属虚劳者,去
人参一两,加黄柏、知母(俱酒炒)各一两。上为细末,用首男胎衣一具,长流水洗净;次入
麝香二、三分,再揉洗,用布绞干;以好酒二升,煮极烂如泥,和前药,如干,再入酒糊为
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盐汤送下,或酒亦可,晚上米汤下。
\x天真丸\x 治一切虚损,形容枯槁,四肢羸弱,饮食不进,肠胃溏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