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门<篇名>当归百解散属性:当归、赤芍、大黄、川芎、升麻、薄荷叶、干葛、
麻黄、黄芩、甘草、枳壳、皂角刺,葱萎引。
<目录>卷五\丹毒门<篇名>拂毒散属性:半夏一钱,贝母、大黄、朴硝、五倍子各二钱半。
共为末,淡醋调敷患处,干则易之。
小儿或因跌仆,刀斧破伤皮肤,风邪侵袭伤处,发此谓之破 伤风。宜内服疏风活血散,外以紫金丹涂之。
疏风活血散 当归、生地、川芎、赤芍、荆芥、防风、甘草、红 花、苏木。水煎服,入酒少许。
西 江 月 小儿赤游丹毒,虽有十种原根,皆由心火热多深,上下游移 不定,其色泽如丹石,故称丹毒之名,治法方册甚分明,全在医家 体认。
小儿流丹最毒,十种发出不同,自上而下莫至胸,上下至肾 可恸,半周之内休见,满周病此宜攻,蜞针的的有神功,内解外敷 兼用。
内解归梢赤芍,羌活荆芥防风,升麻甘草地黄通,竹叶玄参 煎用。外用益元敷贴,更加寒水相同,三朝五日急相攻,惊搐灵丹 如梦。
治丹用功次第,从头一一铺陈,解表下毒药先行,次用蜞针 吮进。若是蜞针不便,须臾急用砭针,然后涂药救孩身,此法前人 已定。
捷法先须解毒,或将利药疏通,初起涂敷莫胡攻,毒入于里 遏壅。解毒无价散子,防风升麻汤同,利药灵应有神功,只在医人 善用。
经验治丹妙法,而今说与后人,先将灵应涤病身,下后才施 涂润。田螺捣饼敷贴,或用水调灶心,又将南星大黄停,芒硝研匀 水浸。
烘热衣与儿,火丹遂成之。芒硝寒水石,青黛石膏奇。赤痣 因何起,胎中受热多。原来无大害,不必请医和。
<目录>卷五<篇名>斑疹、隐疹门属性:小儿斑疹,其掀肿于外者,属少阳相火也,谓之斑。红点在 皮肤之中不出者,厉少阴君火也,谓之疹。
其症有阴阳轻重之别,阳斑用托里消热,化斑凉血,此急治 其标也。阴疹用调中温胃,其疹自消,此缓则治其本也。大抵安里 之药多,发表之药少,首尾不可妄下。
阳毒者,或发于面部,或发于背部,或发于四肢,极其稠 密,状如锦纹。红赤着,胃热也。紫黑者,胃烂也。一则下之 早,其热乘虚而入胃,一则下之晚,其胃热不得发越,当服消斑 青黛饮。
阴疹者,或出于胸背、手足稀而小者,此由失守之火,聚于 胸中,上薰于肺,传于皮肤,而成斑点,如蚊蚋蚤虱所咬,而非 锦纹也。宜服理中汤主之,其火自降,其斑自退矣。
斑疹若自吐泻者,慎勿乱治。因其毒气,上下皆出,宜调中 气。若吐泻之后,遍身发斑如锦纹者,此热即乘虚入胃,其症多得 于夏天,化斑汤主之。
<目录>卷五\斑疹、隐疹门<篇名>消斑青黛饮属性:黄连、甘草、石膏、知母、柴胡、山栀仁、玄参、
升麻、生地、黄芩、人参、青黛,生姜三片,豆豉二十 粒引。
<目录>卷五\斑疹、隐疹门<篇名>调中汤属性:苍术、陈皮、砂仁、白芍(炒)、甘草(炙)、藿香叶、
桔梗、半夏、白芷、羌活、枳壳、川芎,姜三片引。
<目录>卷五\斑疹、隐疹门<篇名>化斑汤属性:人参、石膏、知母、甘草、水竹叶,粳米引。
如斑红者易治,黑者难治。
小儿瘾疹多属于脾,以其隐隐在皮肤之间,发而多痒。或不 红者,并风与湿而成也。加味羌活散治之,或加减攻毒散亦效。
<目录>卷五\斑疹、隐疹门<篇名>加味羌活散属性:羌活、前胡、人参、桔梗、甘草、薄荷叶、枳壳、
川芎、天麻、茯苓、蝉退,姜三片引。
<目录>卷五\斑疹、隐疹门<篇名>加减攻毒散属性:羌活、枳壳、前胡、柴胡、当归、川芎、枳壳、桔 梗、茯苓、人参、甘草、薄荷叶、防风、荆芥、苍术、
芍药、生地,姜枣引。
续诸疮验方 小儿眉丛中生疮,浸淫不干者,名曰链银疮。用穿 山甲前膊上甲,炙焦为末,入轻粉少许,清油调敷。
冻耳成疮者,内服防风通圣散,外用铅粉,以水擂 细,将艾揉烂,焚成乌色,研末敷之。
<目录>卷五\斑疹、隐疹门<篇名>防风通圣散属性:防风、川芎、当归、薄荷叶、大黄(炒)、山栀仁、
赤芍、麻黄(去节)、连翘、石膏、黄芩、桔梗、滑石、
荆芥、白术、甘草,加干葛,生姜引。
身上生疮如粟米大,成块成路极痛者,此名龙缠疮。用珍 珠、凤尾草,捣汁搽之。又以渣调清油敷之,效。
<目录>卷五\斑疹、隐疹门<篇名>又验方属性:取糯米不拘多少,浸胀擂浆,淀粉搽之。
<目录>卷五\斑疹、隐疹门<篇名>治天泡疮方属性:以韭菜地蚯蚓粪,炒干研撮细末,油调搽。
小儿手足生疮,疮头黑,破流黄水,四畔浮浆极痛者,此名 鱼脐疮。用蛇皮烧存性,研细末,鸡蛋清、清油调搽。
阴囊生疮溃烂,皮脆子欲坠者,此名脆囊症,乃湿热也。用 紫苏叶为末,湿则渗之,干则清油调搽。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