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9-万氏秘传片玉心书-第26页

如物伤损,白球红赤如血,谓之 血眼。内服玉液丸,外用贴法。
小儿生下日久之后,目不见物者,谓之雀目,此肝虚也。用 地黄丸治之,以猪羊肝吞压。
小儿痘疹之后,目内有膜者,以谷精散主之。
小儿热病,其目羞明喜暗者,此风热也。宜解风熟,以清阳 散火汤主之。
小儿吐泻后,目有白膜,闭不能开,及无精光者,难治。
<目录>卷五\目病门<篇名>泻黄散属性:藿香叶七分,山栀仁一钱,石膏五分,甘草七分 半,防风二钱,右锉细,用蜜拌炒,但微炒为末。水煎 温服。
<目录>卷五\目病门<篇名>真金散属性:黄连,黄柏、当归、赤芍各二钱,杏仁(去皮尖)五 钱,右锉细,用乳汁浸一宿。晒干为末。生地黄汁调一 字,频频点眼,以新帛醮荆芥汤洗之。
<目录>卷五\目病门<篇名>生地黄汤属性:生地黄、赤芍、川芎、当归、甘草、天花粉,各等 分为末,每少许,灯心汤调服。
<目录>卷五\目病门<篇名>贴药属性:用生地黄、黑豆,湿研成膏,贴目上,其血自散。
如血泪既出,肿黑自消。甚妙。
<目录>卷五\目病门<篇名>谷精草散属性:谷精草一两,蝉退(去翅足)三钱,蜜蒙花五钱,白 蒺藜(炒去刺)三钱,共为末,每用一钱。取雄猪肝一 两,竹刀剖开,擦药于内,以草束定,水煮肝熟,令儿食肝 饮汤。
<目录>卷五\目病门<篇名>清阳散火汤属性:黄芩、荆芥穗、川芎、防风、薄荷叶、甘草、连翘、
山栀仁、当归、石膏、羌活,水煎温服。
小儿惊风。目斜视而不转睛者,灸风池穴,目左斜,灸右 穴,右斜,灸左穴。
西 江 月 小儿眼目多病,皆因自食酸甘,脏生邪热炙其肝,冲发于目 为患。或为赤肿痒痛,或多眵泪遮幔,甚则翳膜掩瞳间,更有睛 盲雀眼。
眼目部分当识,五脏各属一位,黑珠属肝白珠肺,瞳仁又属 肾水。大小两角虽异,心火是则属之,上下两胞属何如,脾上中 央定位。
目内若见赤色,心经积热上冲。导赤加连并防风,更有洗心 堪用。又或现出黄色,此为脾热蒸攻,泻黄散子有神功,此方又 医浮肿。
小儿目患赤痛,难用点药医攻,只将汤药内疏通,外用敷药 止痛。汤药洗心肝散,敷药田螺连同,二味共研要通融,纸摊贴 之休动。
如或要用点药,莫将眩药妄行[35],只把黄连细研匀,将大田 螺水浸,药末纳入螺内,须臾黄水流行(36),蘸水点入眼中存,
热退凉生痛定。
目痛肝经风热,泻肝散是仙方,外用乳洗目清凉,勿使点药 轻妄。久病目生白膜,肝虚之症消详,虚则补母用地黄,养血养 精为上。
<目录>卷五<篇名>耳病门属性:耳窍属肾,耳珠前属少阳。耳病有五,皆由于肾经气实,热 气上冲于耳,遂使津液壅而为脓,为清汁也。亦有因沐浴,水入 耳中,灌为聋耳。内服蔓荆子敢,外用龙骨散搽之。
耳珠前后生疮,浸淫不愈者,黄药散主之。
耳旁赤肿者,此热毒也。若不急治,必成大痈,外用敷毒 散,内服消毒饮。
凡耳暴聋者,此气闭也,通窍丸主之。
百虫入耳者,以清油灌之,其虫即出,又用两刀两耳边 磨。其虫闻磨刀声即出。
<目录>卷五\耳病门<篇名>脓耳方属性:用蛇退焙黑存性,研末,吹入耳中甚效。
<目录>卷五\耳病门<篇名>蔓荆子散属性:蔓荆子、甘草、干葛花、升麻、赤芍、前胡、桑白 皮(炒)、木通、麦冬、生地黄、赤茯苓,姜枣引,水煎 服。
<目录>卷五\耳病门<篇名>龙骨散属性:龙骨、白枯矾各三钱、麝香少许,黄丹(锻)二钱,
胭脂一钱,共为细末,以绵展干脓,用简吹药入耳。
<目录>卷五\耳病门<篇名>黄药散属性:黄柏、白枯矾、海螺蛸、滑石、龙骨,各等分,为 末,湿用干搽,干用猪抽调敷。
<目录>卷五\耳病门<篇名>敷毒散属性:用绿豆粉,不拘多少,或豆研细末,以淡醋调敷肿 处,干则易之。
<目录>卷五\耳病门<篇名>消毒散属性:羌活、防风、黄芩、连翘(去心格)、桔梗、甘草、
人参、川芎、当归、柴胡,水煎服。
<目录>卷五\耳病门<篇名>通窍丸属性:用磁石一钱为末,麝香五厘,同研成丸,如枣核 大,绵裹之,纳耳中。又以锈铁一块,热酒泡过,含口 中,须臾气即通矣。
西江 月 寻常耳中水出,日久干结难通,虽然辟耳聤不为凶,只恐成脓 堪痛。治在少陌风热,肾经湿热同攻,红绵鳝血可消脓,方子分明 选用。
<目录>卷五\耳病门<篇名>鼻病门属性:鼻为肺之窍,鼻塞者,盖肺气不通于窍。然肺主皮毛,风寒 外感,则肺气壅闭而鼻塞。川芎膏主之。
鼻涕者,肺为风寒所袭,而津液不收,则为鼻涕,细辛散主 之。
齆鼻者,肺受风寒,久而不散,脓涕结聚不开。使不闻香 臭,则成齆矣。万金膏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