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9-万氏秘传片玉心书-第19页

<篇名>防风败毒散属性:生地、防风、连翘、升麻、荆芥穗、牛蒡子。玄 参、酒柏,人参、桔梗、甘草,水煎服。
<目录>卷五\发热门<篇名>地骨皮散属性:知母、柴胡、甘草(炙)、地骨皮、赤茯苓,半夏,
姜三片引,水煎服。
<目录>卷五\发热门<篇名>人参当归散属性:人参、归身,生地黄、地骨皮,柴胡、甘草,生姜 引。
<目录>卷五\发热门<篇名>四顺散属性:解小儿膈热 当归、大黄(酒蒸)、赤芍、甘草,水煎服。
祖传治发热,不间其症,脾胃虚弱者,以胃苓丸、竹叶,炒 米汤吞下;元气虚者。以凉惊丸、竹叶、薄荷、灯心汤送下。随 症用引。
西 江 月 小儿病则生热,须知得病根苗。风寒外感热来潮,饮食内伤 烦躁。吐泄疟痢疮疥,变蒸痘疹如烧,骨蒸体热渐成痨,谓治般般 分晓。
若是风寒外感,面红又恶风寒,惺惺散子妙难言,有咳参苏 效验。饮食内伤可下,三黄脾积相添,再加集圣保平安,莫使脾 虚难转。
吐泄胃苓最妙,赤白痢用香连,疟家平疟解邪先(9)疮疥胡 麻丸散。变蒸小儿常病。不须妄用汤丸,如逢痘疹别科传,集圣 专调疳软。
治热汗下休错,误汗误下伤人,应汗而下痞满侵,应下而汗 惊定。只为不明表里,致令儿命早倾,果难捉摸且因循,药用胃苓 集圣。
<目录>卷五<篇名>哮喘门属性:哮喘之症有二,不离痰火。
有卒感风寒而得者,有曾伤盐水而得者,有伤醋汤而得者,
至天阴则发,连绵不已。轻则用五虎汤一帖,重则葶苈丸治之。
此皆一时急解之法,若要断根,常服五圣丹,外用灸法。
<目录>卷五\哮喘门<篇名>五圣丹属性:天南星(煨)一两,半夏(泡七次),陈皮(去白盐水拌) 一两,甘草四钱,杏仁四十九粒(另研)。先以南星,半夏 二味研末,姜汁、皂角汁拌匀和作饼。又将甘草。陈皮 研末,取竹沥一碗,以药和成饼子;培干,又浸湿,又 焙干,以竹沥尽为度。再研杏仁泥,蒸蜜和为九。临时 噙化一丸,以薄荷汤送下。
<目录>卷五\哮喘门<篇名>灸法属性:取心穴(在背上)、足三里穴,各三壮,仍禁酸成辛热之物。
西 江 月 哮喘症虽有二,皆由痰火中藏,或被风寒袭外方,内被盐水 醋呛。亦有乳呛而得,致令攻腠为殃,用药调理法虽良,断根灸法 为上。
哮喘多成宿疾,天阴欲雨连绵,治时发表及行痰,九宝时常 灵验。表邪未除五虎,里实葶苈为先,不须砒时作成丸,误了孩儿 命短。
<目录>卷五<篇名>咳嗽门属性:咳嗽治法有三、有发汗,有下泄,有清补。
如初起挟风寒外感者,轻则苏沉九宝汤,重则五虎场,一帖 即效。
如咳久,身热喘急,此肺中伏火也,以葶苈丸利之。
如咳久肺虚,连绵不已,即当补肺,阿胶散主之。
如咳久连声不已,口鼻出血者,茅根汤主之。
如夏月得咳嗽者,以加味白虎汤治之。不可汗下 (方见疟 门)。
如咳痰甚者,以利痰丸主之(方见惊门)。
如咳久成龟胸者,以葶苈丸主之。
如咳嗽吐血者,二陈汤加姜汁主之。
如咳嗽咽痛声嘎者。以甘桔汤主之。
<目录>卷五\咳嗽门<篇名>苏沉丸宝汤属性:此发散之药也。
桑白皮(去赤)、甘草,大腹皮、官桂、陈皮、苏叶、
麻黄(不去节)、乌梅(一个)、薄荷叶、杏仁(不去皮尖) 各等分,姜引,水煎服,微汗为度。
<目录>卷五\咳嗽门<篇名>五虎汤属性:此发散之上药也。
麻黄七分,杏仁一钱,甘草四分,细茶(炒)七分,
白石膏一钱五分;水煎服,发汗禁风。
<目录>卷五\咳嗽门<篇名>葶苈丸属性:泄肺喘,通水道。
甜葶苈(略炒)、黑牵牛(炒),杏人(去皮尖,炒),汉 防己。各等分,共为末,然后入杏仁泥和之,枣肉同捣为 丸。淡姜汤送下。
<目录>卷五\咳嗽门<篇名>阿胶散属性:定喘,消痰,止嗽,此补肺之药也。
牛蒡子、甘草、杏仁,马兜苓、阿胶(粉炒成珠)、糯 米,水煎服。
<目录>卷五\咳嗽门<篇名>茅根汤属性:陈皮(去白)、半夏(炒)、茯苓、甘草、天冬(去心)、
杏仁泥、片芩、栀子、贝母、知母、石膏、瓜萎霜。生 地、桔梗,水煎,取茅根自然汁和服。
凡咳嗽日久,面青而光,其气喘促,哽气时多出声,唇白如 练,此肝气旺而肺气绝者,不治。
凡咳嗽日久,喉舌生疮,其声嘎者,不治。
凡咳嗽日久,胸高而喘,肩与肚胁俱动,加惊搐者,不治。
凡咳嗽日久,潮热喘急,一咳之时,面青黑,目上窜,血从 口鼻长出者,此木火旺盛而肺已绝,不治。
凡咳嗽日久,面白,唇青,目闭(10)闷乱,头摇手摆者,此 肺气将绝,不治。
西 江 月 小儿或病咳嗽,医家症要分明,咳为有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