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8-万氏秘传外科心法-第5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蒲公英一把,雄黄一钱,乳香一钱,没药一钱。
以好酒一瓶,煮药十余沸,再入白蜜四两,葱七根,又煮三、四沸,去葱,尽量饮醉被盖卧睡,出汗为度,
治男女一切痈肿,初起服此立效。以上三方真秘传,须珍重之。
【目录】卷之二【篇名】背图形八症(一)
属性:\r背图形八症\p04-a57a1.bmp\r
1. 脑发 2. 腮 3.上背发(在天柱下) 4.中背发(正对前心)

5.下背发(正对脐) 6.腰背发 7.暗发(骑马痈) 8.赤腮痈(即 腮)
【目录】卷之二\背图形八症(一)

【篇名】脑发属性:脑发生于巅顶,由督脉太阳经所生也,乃阴阳不和,气热上 壅,积聚不散,故成此毒。若不速治,顶裂髓枯,不可救也。先用败毒流气饮,次以内托流气饮,后用白芷散,
外用敷方。

八味败毒流气饮
苏叶、桔根、枳壳(麸炒)、甘草、防风、人参、羌活、白芍。水煎。

食后服。

十五味内托流气饮
人参、木香、炙黄 、炙甘草、浓朴(姜汁炒)、苏叶、肉桂(去皮)、枳壳、桔根、槟榔、乌药、当归、

白芷、川芎、防风。
空心服。

六味白芷散
白芷、 本、升麻、黄连、忍冬藤、龙胆草。

空心服。

六味外用敷方
龙胆草、忍冬藤、白芷、牛黄、雄黄、地骨皮。

以上各等分,洗净,酒浸透,捣极细,敷毒处四围,神效。
【目录】卷之二\背图形八症(一)
【篇名】腮属性:腮毒生于牙根耳庭之前后,通于肝肾,由少阳、阳明经所生也,亦名赤腮痈,乃气血不行壅滞颊腮,宜用 清肝流气饮一、二剂,后用托里饮,外用万灵膏。如初起时觉痒,用艾灸六、七壮,并颊车肩井穴内各灸三壮,
甚效。

清肝流气饮
桔根、枳壳、白茯苓、柴胡、羌活、甘草、石膏、防风、浓朴、乌药、官桂、木香、姜枣引。

食后服。

托里饮
人参、当归、黄 (蜜炙)、川芎、赤芍、甘草、防风、浓朴、乌药(去皮)、官桂、木香。姜枣引。

食后服。

六味敷方
青蒿(春夏取苗,秋冬取根)、二花、雄黄。生葱、黄泥、蜂蜜。

各等分,捣细成饼,侧卧贴之,若初起用之,即愈。
【目录】卷之二\背图形八症(一)
【篇名】上背发属性:上背发生于百劳骨下三、四节之间,由督脉、太阳经所生也。受病在胸身,经生肺肝,乃心经郁热,后因怒 气伤肝,热郁不伸,乃生背发。内经曰∶“营气不从,逆于肉里”,至生痈疽。先宜败毒流气饮一、二剂,次用 护心托里饮。如危甚,用神效忍冬汤,外须用敷药,待脓尽用生肌散。初起如黄豆大时,宜用海马崩毒法,次用 四围灸法,如轻可减半矣。此症大忌房事、秽气、香味等项。

十味败毒流气饮
人参、桔根、枳壳(麸炒)、甘草、防风、荆芥(少许)、柴胡、川芎、白芷、白芍。姜枣引。

空心服。

十味护心托里饮
黄连、栀子、连翘、羌活、桔根、白芷、连子、干葛、升麻、防风。姜引。

空心服。

十四味流气饮
黄连、羌活、柴胡、木香、陈皮、紫苏、当归、生地、川芎、甘草、乌药、槟榔、官桂、连翘。

空心服。

十二味神效忍冬汤
忍冬藤、龙胆草、 本、羌活、炙黄 、柴胡、黄连(酒炒)、甘草节、川芎、荆芥、白芷、防风。溃后加 人参。

水煎温服。

十味敷方
忍冬藤、龙胆草、仙人掌、山龙甲(即松树根上绿衣)、地龙鳞(即地龙皮刺)、雄黄、地骨皮、连翘、白 芷、火炭草。

将酒糟捣碎,敷疮上四围,即止痛,待痛止脓尽上生肌散,可也。

海马崩毒法
以热水从肘后先洗起,至手六经起端处止,日行数十次,内服前方以泻其毒,洗至指甲尖,亦不可住手,看 疮势穣方可住手,

盖手三阳俱系督脉所属,洗手至穣时,势从根本而泄,毒从根本而消,甚勿轻视。此方治发背、搭手、对口俱效,
必要初起时为之。

二味神仙一醉失笑散
蒲公英、忍冬藤各二钱。

以好酒煮热,尽量饮之醉,仍以生葱一根,灌蜜入内要满,以灰火煨热压酒,以被盖睡取汗,汗出而愈。并 治上中下三背发及三手搭,并乳发,立效。
铁箍散亦可用。
【目录】卷之二\背图形八症(一)
【篇名】中背发属性:中背发生于背中心,是因血壅出而不能归肝,心志不遂,郁热不泄,气血积聚而成毒。初起宜疮口四围多着 艾灸,勿使长益。内服忍冬汤加失笑散,铁箍散皆可用,多服人参败毒散三、四剂,次用五香连翘汤六、七剂,
再用排脓散,敷上生肌散自愈,切勿妄行钩割,慎之慎之。

人参败毒散
人参、桔根、甘草、川芎、白茯苓、枳壳、前胡、羌活、独活、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