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取茎中白汁,敷疔肿,出根。又取汁滴痈上,立溃。碎茎、叶敷蛇咬。根主赤白痢及骨蒸,并煮服之。今人种为菜,生食之。久食轻身,少睡,调十二经脉,利五脏,霍乱后胃气逆烦。生捣汁饮之,虽冷,甚益人。不可同血食(一本作蜜),食作痔疾,苦苣即野苣也,野生者,又名KT 苣。今人家常食为白苣。江外、岭南、吴人无白苣,尝植野苣,以供厨馔。(新补)

  衍义曰:苦苣,捣汁敷疔疮,殊验。青苗阴干,以备冬月,为末,水调敷。

  卷第二十七

  苜蓿

  味苦,平,无毒。主安中,利人,可久食。

  陶隐居云:长安中乃有苜蓿园,北人甚重此,江南人不甚食之,以无味故也。外国复别有苜蓿草,以疗目,非此类也。唐本注云:苜蓿茎、叶平,根寒。主热病,烦满,目黄赤,小便升,令人吐利,即愈。臣禹锡等谨按孟诜云:患疸黄人,取根生捣,绞汁服之,良。又,利五脏,轻身;洗去脾胃间邪气,诸恶热毒。少食好,多食当冷气入健人,更无诸益。日华子云:凉,去腹脏邪气,脾胃间热气,通小肠。

  食疗:彼处人采根,作土黄 也。又,安中,利五脏,煮和酱食之,作羹亦得。

  衍义曰:苜蓿,唐・李白诗云:天马常衔苜蓿花,是此。陕西甚多,饲牛、马。嫩时,人兼食之,微甘淡,不可多食,利大小肠。有宿根,刈讫又生。

  卷第二十七

  荠

  味甘,温,无毒。主利肝气,和中。其实,主明目,目痛。

  陶隐居云:荠类又多,此是今人可食者,叶作菹羹亦佳。《诗》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是也。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荠子,味甘,平。患气人食之,动冷疾,主青盲病不见物,补五脏不足。其根、叶烧灰,能治赤白痢,极效。孟诜云:荠子,入治眼方:中用。不与面同不可食。陈士良云:实,亦呼菥 子。主壅,去风毒邪气,明目,去视物鲜明。四月八日收实,良。其花捋去席下辟虫。日华子云:荠菜,利五脏。根,疗目疼。

  圣惠方:治暴赤眼,疼能碜涩。荠菜根汁点目中。

  三种陈藏器余

  卷第二十七

  蕨叶

  似老蕨,根如紫草。按蕨,味甘,寒,滑。去暴热,利水道,令人睡,弱阳。小儿食之,脚弱不行。生山间,人作茹食之。四皓食之而寿,夷、齐食蕨而夭,固非良物。《搜神记》曰:郗鉴镇丹徒,二月出猎。有甲士折一枝,食之,觉心中淡淡成疾。后吐一小蛇,悬屋前,渐干成蕨,遂明此物不可生食之也。

  食疗:寒。补五脏不足。气壅经络筋骨间,毒瓦斯。令人脚弱不能行。消阳事,令眼暗,鼻中塞,发落,不可食。又,冷气人食之,多腹胀。毛诗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又曰:言采其薇。

  齐采薇而食,恐蕨非薇也。今永康道江居民,多以醋腌而食之。

  卷第二十七

  翘摇

  味辛,平,无毒。主破血,止血,生肌。亦充生菜食之。又生五种黄病,绞汁服之。

  生平泽,紫花,蔓生,如劳豆。《诗义疏》云:苕饶,幽州人谓之翘饶。《尔雅》云:柱天,摇车也。

  食疗:疗五种黄病。生捣汁,服一升,日二,瘥。甚益人,利五脏,明耳目,去热风,令人轻健。长食不厌,煮熟吃,佳。若生吃,令人吐水。

  卷第二十七

  甘蓝

  平,补骨髓,利五脏六腑,利关节,通经络中结气,明耳目,健人,少睡,益心力,壮筋骨。此者是西土蓝,阔叶,可食。治黄毒者作菹,经宿渍色黄,和盐食之,去心下结伏气。

  食医心镜:甘蓝菜作齑菹,煮食并得。壶居士陇西多种食之,汉地少有,多食令人少睡。

  卷第二十八

  (己酉添加衍义)

  卷第二十八

  蓼实

  蓼实 味辛,温,无毒。主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面目浮肿,痈疡。叶,归舌,除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

  马蓼

   去肠中蛭虫,轻身。生雷泽川泽。

  陶隐居云:此类又多,人所食有三种:一是紫蓼,相似而紫色;名香蓼,亦相似而香,并不甚辛而好食;一是青蓼,人家常有,其叶有园者、尖者,以园者为胜,所用即是此。干之以酿酒,主风冷,大良。马蓼,生下湿地,茎斑,叶大有黑点。亦有两三种,其最大者名笼(音鼓),即是荭草,已在上卷中品。唐本注云:《尔雅》云,荭,一名茏 ,大者名 (丘轨切),则最大者不名笼 ,陶误呼之。又有水蓼,叶大似马蓼而味辛。主被蛇伤,捣敷之;绞取汁服,止蛇毒入腹心闷者。又水煮渍脚捋之,消香港脚肿。生下湿水旁。今按: 陈藏器本草云:蓼,主 癖。每日取一握煮服之,人霍乱转筋,多取煮汤及热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