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石榴皮杵末,茄子枝汤下。斗门方:治女子血脉不通。用根东生者取一握炙干,浓煎一大盏,服之瘥。妇人赤白带下同治。广利方:治吐血,衄血。以百叶石榴花作末,吹在鼻中瘥。
石榴东引根一握,净洗细锉,用水三升,煎取半碗以下,去滓,五更一大团,永绝根本,一日吃粥补。古今录验:治冷热不调,或下带水,或升汁,每服五合,至二升尽,即断。小儿以意服衍义曰:安石榴,有酸、淡两种,旋开单叶花,旋结实,实中子红,孙枝甚多,秋后经雨则自坼裂。道家谓之三尸酒,云三尸得此果则醉。河阴县最多。又有一种,子白,莹澈如水晶者唯酸石榴皮合断下药,仍须老木所结及收之陈久者,佳。微炙为末,以烧粟米饭为丸,梧桐子大,食前热米饮下三十至五十丸,以知为度。如寒滑,加附子、赤石脂各一倍。
卷第二十三 下品
梨
梨 味甘、微酸,寒。多食令人寒中,金疮,乳妇尤不可食。
陶隐居云:梨种复殊多,并皆冷利,俗人以为快果,不入药用,食之多损人也。唐本注云:梨削贴汤火疮,不烂,止痛,易瘥。又主热嗽,止渴。叶,主霍乱,吐痢不止,煮汁服之。
今按别本注云:梨有数种,其消梨,味甘,寒,无毒。主客热,中风不语,又疗伤寒热发,解石热气,惊邪,嗽,消渴,利大小便。又有青梨、茅梨等,并不任用。又有桑梨,唯堪蜜冷中,不可多食。臣禹锡等谨按孟诜云:梨除客热,止心烦,不出停冷,去椒食之。又方:去核纳酥蜜,面裹,烧令熟,食之。又取梨肉纳酥中煎,停冷食之。又捣汁一升,酥一两,蜜一两,地黄汁一升,缓火煎,细细含咽。凡治嗽,皆须待冷,之,反伤矣,令嗽更极不可救。如此者,可作羊肉汤饼饱食之,便卧少时。又胸中痞塞热结者,可多食好生梨,即通。卒暗风失音,不语者,生捣汁一合,顿服之热结图经曰:梨,旧不着所出州土,今处处皆有。而种类殊别,医家相承用乳梨、鹅梨。乳梨出其香则类甚多儿《海上一大两,消讫,细细含咽立定。又治卒患赤目, 肉,坐卧痛者,取好梨一颗,捣绞取汁,黄连三医不效,青城山邢道人以此梨绞汁而进,帝疾遂愈。后复求之,苦无此梨。常山忽有一株,因缄实以进,帝多食之,解烦躁殊效,岁久木枯,不复有种者,今人不得而用之。又,江宁府信州出一种小梨,名鹿梨。叶如茶,根如小拇指,彼处人取其皮,治疮癣及疥癞,云甚效。八月采。近处亦有,但采其实作干,不闻入药。
食疗云:金疮及产妇不可食,大忌。圣惠方:治小儿心脏风热,昏懵躁闷,不能食。用梨三枚切,以水二升,煮取汁一升,去滓,入粳米一合,煮粥食之。梅师方:治霍乱,心痛利,无水一升,煎取一升服。又云:正月、二月勿食梨。钱相公疗蠼 尿疮干即易。又方:小儿寒疝腹痛,大汗出。浓煮梨叶汁七合,顿服,以意消息,可作三、四度饮之。又方:治中水毒。取梨叶一把熟杵,以酒一盏搅服之。北梦诊之曰:风疾已深,请速归去。朝士复见 州马医赵鄂者,复诊之,曰:只有一法,请官人试吃消梨,不限多少,咀 不及,绞汁而饮。到家旬日,唯吃消梨,顿爽矣。庄子:譬犹楂梨桔柚耶,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魏文诏曰:真定郡梨,甘若蜜,脆若菱,可以解烦渴。
衍义曰:梨,多食则动脾,少则不及病,用梨之意须当斟酌。唯病酒烦渴人,食之甚佳,终不能却疾。
卷第二十三 下品
林檎
林檎 味酸、甘,温。不可多食,发热涩气,令人好睡,发冷痰,生疮疖,脉闭不行。其树似柰树,其形圆如柰。六月、七月熟,今在处有之。(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孟诜云:林檎,主止消渴。陈士良云:此有三种,大长者为柰;圆者林檎,夏熟;小者味涩为 ,秋熟。日华子云:林檎无毒,下气,治霍乱肚痛,消痰。
图经曰:林檎,旧不着所出州土,今在处有之。或谓之来禽,木似柰,实比柰差圆,六、七月熟。亦有甘、酢二种。甘者早熟,而味脆美;酢者差晚,须熟烂乃堪啖。病消渴者,宜食之生冷痰,今俗间医人亦干之。入治伤寒药,谓之林檎散。
食疗云:温。主谷痢、泄精。东行根治白虫、蛔虫。消渴,好睡,不可多食。又,林檎味苦、涩,平,无毒。食之闭百脉。食医心镜:治水痢。以十枚半熟者,以水一升,煎取一升,和林檎,空心食。子母秘录:治小儿痢。林檎、构子杵取汁服,以意多与服之,瘥。又方:羸瘦。杵林檎末,以和醋敷上,癖和移处,就敷之。
卷第二十三 下品
李核仁
李核仁 味苦,平,无毒。主僵仆跻瘀血,骨痛。
根皮
大寒,主消渴,止心烦,逆奔气。
实
味苦,除痼热,调中。
陶隐居云:李类又多,京口有麦李,麦秀时熟,小而甜脆,核不入药。今此用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