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狭长尾,腹下有横折,见蛇则呷而食之,江东人谓之陵龟,即《尔雅》所谓小龟也,亦入药用,能疗蛇毒。又一种(子夷切) (以规切),大甲,可以卜,即《尔雅》所谓灵龟也。陶、苏以此为秦龟。
按:《岭表录异》云: ,俗谓之兹夷,盖山龟之大者,人立背上,可负而行。潮、循间甚多,乡人取壳,以生得全者为贵。初用木楔其肉,龟被楚毒,鸣吼如牛,声动山谷,工人以其甲通明黄色者,煮拍陷玳瑁为器,今所谓龟筒者是也。据此乃别是一种山龟,未必是此秦龟也。其入药亦以生脱者为上。凡龟之类甚多,而时人罕复遍识,盖近世货币所不用,而知卜术者亦稀,唯医方:时用龟甲,故尔弗贵矣。方:书中又多用败龟,取钻灼之多者,一名漏天机。一说,入药须用神龟,神龟底壳当心前,有一处四方透明如琥珀色者是矣。其头方,壳圆,脚分别也。又,药中用龟尿,最难得。孙光宪《北梦琐言》载其说云:道士陈钊,言龟之性妒,而与蛇交,或雌蛇至,有相趁斗噬,力小者或至毙。采时取雄龟,于瓷碗中,或小盘中置之,于后以鉴照,龟既见鉴中影,往往淫发而失尿,急以物收取。又以纸炷火上 热,以点其尻,亦致失尿,然不及鉴照之快也。
陈藏器 ,秦龟注:陶云广州有 ,其血主俚人毒箭。按 ,人被毒箭伤,烦闷欲死者。剖取血敷伤处,此是焦铜及螯汁毒,南人多养用之,似龟,生海边。有甲纹,堪为物饰。海药云谨按《正经》云:生在广州山谷。其壳,味带苦,治妇人赤白漏下,破积症,顽风冷痹,关节气壅,或经卜者更妙。凡甲炙令黄,然后入药中。抱朴子, 龟啖蛇,南从皆带龟之尾以辟蛇。蛇中人,刮此物以敷之,其疮亦使愈。
衍义曰:秦龟,即生于秦者。秦地山中多老龟,极大而寿。龟甲即非只秦地有,四方:皆有之,但取秦地所出,大者为胜。今河北独流钓台甚多。取龟筒治疗,亦入众药。只此二种,各逐本条,以其灵于物,方:家故用以补心,然甚有验。
卷第二十 上品
珍珠
珍珠 寒,无毒。主手足皮肤逆胪,镇心。绵裹塞耳,主聋。敷面令人润泽好颜色。粉点目中,主肤翳障膜。(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珍珠,君。治眼中翳障白膜,七宝散用磨翳障,亦能坠痰。日华子云:珍珠子,安心,明目,驻颜色也。
图经曰:珍珠,《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今出廉州,北海亦有之。生珠牡(俗谓之珠母)。
珠牡,蚌类也。按《岭表录异》:廉州边海中有洲岛,岛上有大池,谓之珠池。每岁刺史亲监珠户入池采老蚌,割取珠以充贡。池虽在海上,而人疑其底与海通,池水乃淡,此不可测也。
土人采小蚌肉作脯食之,往往得细珠如米者。乃知此池之蚌,随大小皆有珠矣。而今取珠牡,云得之海旁,不必是珠池中也。其北海珠蚌,种类小别。人取其肉,或有得珠者,但不常有,其珠亦不甚光莹,药中不堪用。又:蚌属中有一种似江珧者,其腹亦有珠,皆不及南海者奇而且多。入药须用新完未经钻缀者为佳。
海药云谨按《正经》云:生南海,石决明产出也。主明目,除面 ,止泄,合知母疗烦热,消渴。以左缠根,治儿子麸豆疮入眼。蜀中西路女瓜亦出珍珠,是蚌蛤产,光白甚好,不及舶上彩耀。欲穿须得金刚钻也。为药须久研如粉面,方:堪服饵。研之不细,伤人腑腑。雷公以牡蛎约重四、五斤以来,先置于平底铛中,以物四向 令稳,然后着珍珠于上了,方:下锉了三件细,以绢罗重重筛过,却更研二丸下了,用。凡使,要不伤破及钻透者,方可用也。外台秘要:疗子死腹中方,珍珠二两,为末,酒调服尽,立出。千金方:治儿胞衣不出,苦酒服珍珠末一珠末以鸡冠血和丸小豆大,以三、四粒纳口中。又方:主镇安魂魄,珠蜜方:炼珍珠如大豆,以蜜一蚬壳,和一服与一豆许,日三。大宜小儿矣。抱朴子:珍珠径寸以上可服,服之可以长久。
酪浆渍之绝谷得长生。
衍义曰:珍珠,小儿惊热药中多用。河北圹泺中,亦有围及寸者,色多微红,珠母与廉州珠母不相类。但清水急流处,其色光白;水浊及不流处,其色暗。余如《经》。
卷第二十 上品
玳瑁
玳瑁 寒,无毒。主解岭南百药毒。俚人刺其血饮,以解诸药毒。大如帽,似龟,甲中有纹。生岭南海畔山水间。(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陈士良云:玳瑁,身似龟,首觜如鹦鹉。肉,平。主诸风毒,行气血,去胸膈中风痰,镇心脾,逐邪热,利大小肠,通妇人经脉。甲壳亦似肉,同疗心风邪,解烦热。
日华子云:破症结,消痈毒,止惊痫等疾。
图经曰:玳瑁,生岭南山水间,今亦出广南。盖龟类也。唯腹、背甲皆有红点斑纹,其大者有如盘。入药须生者乃灵,带之亦可以辟蛊毒。凡遇饮食有毒,则必自摇动,死者则不能,神矣。昔唐嗣薛王之镇南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