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桑耳作羹,空心下饭饱食之,日三食之。待孔卒痛如乌啄,取大小豆各一升,合捣作两囊蒸之及热,更互坐之,即瘥。千金方:治口疮白漫漫。取桑树汁,先以发拭口,次以汁敷之。又方八月、九月中刺,手足犯恶露肿,多杀人。以桑枝三条,纳灰中炮令极热,破断,以头柱疮口上,令热尽即易之。尽二条,则疮自烂,仍取韭白敷疮上,以布帛急裹之。若有肿者更作,用薤白佳。肘后方:治人少小鼻衄,小劳辄出。桑耳无多少,熬令焦,捣末。每衄发,辄以杏仁大塞鼻,数度即可断。《深师方》同。葛氏方:卒小便多,消渴。入地三尺取桑根,剥取白皮,炙令黄黑,锉,以水煮之令浓,随意饮之,亦可纳少米,勿入盐。又方:产后下血不止,炙桑白皮煮水饮之。又方:血露不绝。锯截桑根,取屑五指撮,取醇酒服之。日三。又方:因疮而肿者,皆因中水浸中风寒所作,其肿入腹则杀人。多以桑灰淋汁渍,冷复易,取愈。《梅师方》同。又方:饮食中蛊毒,令人腹内坚痛,面黄青,淋露骨立,病变无常。取桑木心,锉得一槲,着釜中以水淹之,令上有三斗水,煮取二斗,澄取清,微火煎,得五升。宿勿食,旦服五合,则吐蛊毒出。梅师方: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取东引花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饮。
又方:治金疮止痛。取桑柴灰研敷疮上,佳。经验方:治咳嗽甚者,或有吐血殷鲜。桑根白皮一斤,米泔浸三宿,净刮上黄皮,锉细,入糯米四两,焙干。一处捣为末。
每服米饮调下一、两钱。又方:治青盲,此一法当根据而用之,视物如鹰鹘,有此效。正月八、二月八、三月六、四月六、五月五、六月二、七月七、八月二十五、九月十二、十月十二、十一月二十六、十二月晦,每遇上件神日,用桑柴灰一合,以煎汤沃之,于瓷器中澄令极清,以药汁稍热洗之。如觉冷,即重汤煮令得所,不住手洗,遇上件日不得不洗,缘此神日本法也。经验后方治肺毒疮如大风疾。绿云散:以桑叶好者,净洗过,熟蒸一宿,候晒干曝为末。水调二钱匕服。又方:坠马拗损。以桑根白皮五斤为末,水一升煎成膏,敷于损处,便止。
以后亦无宿血,终不发动。广利方治泻血不止。桑耳一大两,熬令黑,以水一大升三合,煎取六大合,去滓。空心分温三服。又方:治蛇咬疮,桑树白皮汁敷之瘥。又方:治金疮。
取新桑白皮烧灰和马粪涂疮上,数易之。胜金方:治小儿渴。用桑叶不拘多少,用生蜜逐叶上敷过,将线系叶蒂上绷,阴干细切,用水煎汁。服之瘥。钱相公箧中方:治蜈蚣及蜘蛛毒。
取桑白皮汁敷之,效。子母秘录:治落胎下血不止。以桑木中蝎虫烧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又方:小儿重舌。桑白皮煮汁,涂乳饮之。又方小儿鹅口,桑白皮汁和胡粉敷之。杨氏产乳:凡子不得与桑椹子食,令儿心寒。宫气方:治小儿舌上生疮如粥皮。桑白皮汁敷之,三、两度瘥。仙方桑椹熟时,收之晒干。为末,蜜和丸桐子大。空心酒服四十丸,长服之良。
史记:桑树根旁行出地者,各为伏蛇。治心痛一绝。《本经》云:桑根出土者杀人。此用治心痛,宜更研访。毛诗泮水篇云:食我桑椹,怀我好音。氓诗无食桑葚,注:葚,桑实也。食过则醉,伤其性。丹房镜源桑灰结汞。
衍义曰:桑根白皮条中言:桑之用稍备;然独遗乌椹,桑之精英尽在于此。采摘,微研,以布滤去滓,石器中熬成稀膏,量多少入蜜,再熬成稠膏,贮瓷器中。每抄一、二钱,食后、夜
卷第十三
竹叶
竹叶一 竹叶二 (音谨)竹叶。味苦,平、大寒,无毒。主咳逆上气,溢筋,急恶疡,杀小虫,除烦热,风痉,喉痹,呕吐。
根
作汤,益气止渴,补虚下气,消毒。汁主风 。
实
通神明,轻身益气。生益州。
淡竹叶
味辛,平,大寒。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
沥
大寒。疗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
皮茹
微寒。主呕 ,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苦竹叶及沥
疗口疮,目痛,明目,利九窍。
竹笋
(蜀本作诸笋。) 味甘,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可久食。
陶隐居云:竹类甚多,此前一条云:是 竹,次用淡、苦尔。又一种薄壳者,名甘竹叶,最胜。又有实中竹、篁竹,并以笋为佳,于药无用。凡取竹沥,唯用淡、苦、 竹尔。竹实出蓝田?舀而无实,而顷来斑斑有实,状如小麦,堪可为饭。今按陈藏器本草云:苦竹笋,主不睡,去面目并舌上热黄,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热气,健人。诸笋皆发冷血及气。淡竹根煮取汁,主丹石发热渴,除烦热。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淡竹叶,味甘,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