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房中有子,如梅李大,皆黄赤色。小儿食之能除热,亦主黄病,多效。臣禹锡等谨按蜀本云:根如菹芹,白色,绝苦。捣其汁治黄病,多效。尔雅云: ,寒浆。注:今酸浆草,江东人呼曰苦 。
图经曰:酸浆,生荆楚川泽及人家田园中,今处处有之。苗似水茄而小,叶亦可食。实作房如囊,囊中有子,如梅李大,皆赤黄色。小儿食之尤有益。可除热。根似菹芹,色白,绝苦。
捣其汁饮之治黄病,多效。五月采,阴干。《尔雅》所谓 (音针),寒浆。郭璞注云:今酸浆草,江东人呼为苦 是也。今医方稀用。
千金方:治妇人赤白带下。三叶酸草阴干为末。空心酒下三钱匕。灵苑方:治卒患诸淋,遗沥不止,小便赤涩疼痛。三叶酸浆草,人家园林亭槛中,着地开黄花,味酸者是。取嫩者净洗,研绞自然汁一合,酒一合,搅汤暖,令空心服之,立通。
衍义曰:酸浆,今天下皆有之。苗如天茄子,开小白花,结青壳。熟则深红,壳中子大如樱,亦红色。樱中腹有细子,如落苏之子,食之有青草气。此即苦耽也。今《图经》又立苦耽条,显然重复。《本经》无苦耽。
卷第八
紫参
紫参 味苦、辛,寒、微寒,无毒。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疗肠胃大热,唾血,衄血,肠中聚血,痈肿,诸疮,止渴,益精。一名牡蒙,一名众戎,一名童肠,一名马行。生河西及冤句山谷。三月采根,火炙使紫色。(畏辛夷。)
陶隐居云:今方家皆呼为牡蒙,用之亦少。唐本注云:紫参,叶似羊蹄,紫花青穗,皮紫黑,肉红白,肉浅皮深,所在有之。牡蒙,叶似及己而大,根长尺余,皮肉亦紫色,根苗并不相似。虽一名牡蒙,乃王孙也。紫参,京下见用者是,出蒲州也。臣禹锡等谨按吴氏云:牡蒙,神农、黄帝:苦。季氏:小寒。生河西或商山。圆聚生,根黄赤有纹,皮黑中紫。五月华紫赤,实黑大如豆。药性论云:紫参,使,味苦。能散瘀血,主心腹坚胀,治妇人血闭不通。
图经曰:紫参,生河西及冤句山谷,今河中解、晋、齐及淮、蜀州郡皆有之。苗长一、二尺,根淡紫色如地黄状,茎青而细,叶亦青似槐叶,亦有似羊蹄者。五月开花,白色似葱花,亦有红紫而似水荭者。根皮紫黑,肉红白色,肉浅而皮深。三月采根,火炙令紫色。又云:六月采,晒干用。张仲景治痢,紫参汤主之。紫参半斤,甘草二两。以水五升煎紫参,取二升纳甘草煎取半升,分温三服。
卷第八
本
本 味辛、苦,温、微温、微寒,无毒。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除风头痛,长肌肤,悦颜色,辟雾露润泽,疗风邪 曳,金疮,可作沐药面脂。
实
主风流四肢。一名鬼卿,一名地新,一名微茎。生崇山山谷。正月、二月采根,曝干,陶隐居云:俗中皆用芎 根须,其形气乃相类。而《桐君药录》说芎 苗似 本,论说花实皆不同,所生处又异。今东山别有 本,形气甚相似,唯长大尔。唐本注云: 本,茎、叶、根,味与芎 小别。以其根上苗下似 根,故名 本。今出宕州者佳也。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 本,臣,微温。畏青葙子。能治一百六十种恶风,鬼疰,流入腰痛冷,能化小便,通血,去头风, 。日华子云:治痫疾并皮肤疵 ,酒 ,粉刺。
图经曰: 本,生崇山山谷,今西川、河东州郡及兖州、杭州有之。叶似白芷香,又似芎。
但芎 似水芹而大, 本叶细耳。根上苗下似禾 ,故以名之。五月有白花,七、八月结子,根紫色。正月、二月采根,曝干,三十日成。
卷第八
石苇
石苇 味苦、甘,平,无毒。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止烦下气,通膀胱满,补五劳,安五脏,去恶风,益精气。一名石 (之夜切),一名石皮。用之去黄毛,毛射人肺,令人咳不可疗。生华阴山谷石上,不闻水及人声者良。二月采叶,阴干。滑石(臣禹锡等谨按蜀本作络石)、杏仁为之使,得菖蒲良。
陶隐居云:蔓延石上,生叶如皮,故名石苇。今处处有。以不闻水声、人声者为佳。出建平者,叶长大而浓。唐本注云:此物丛生石旁阴处,不蔓延生。生古瓦屋上,名瓦苇。用疗淋亦好也。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石苇,使,微寒。治劳及五淋,胞囊结热不通,去膀胱热满。日华子云:治淋沥,遗溺。入药须微炙。
图经曰:石苇,生华阴山谷石上,今晋、绛、滁、海、福州,江宁府皆有之。丛生石上,叶如柳,背有毛而斑点如皮,故以名。以不闻水声者良。二月、七月采叶,阴干用。南中医人炒末,冷酒调服,疗发背皆甚效。石苇一名石皮,而福州自有一种石皮,三月有花。其月采叶煎浴汤,主风。又有生古瓦屋上者,名瓦韦,用治淋亦佳。
卷第八
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