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连,头生一叶而性冷。一种大如雀髀,名雀髀斛,生酒渍服,乃言胜干者。亦如麦斛,叶在茎端,其余斛如竹,节间生叶也。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石斛,君。
益气除热,主治男子腰肢软弱,健阳,逐皮肌风痹,骨中久冷虚损,补肾,积精,腰痛,养肾气,益力。日华子云:治虚损劣弱,壮筋骨,暖水脏,轻身益智,平胃气,逐虚邪。
图经曰:石斛,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今荆、湖、川、广州郡及温、台州亦有之,以广南者为佳。多在山谷中。五月生苗,茎似竹节,节节间出碎叶。七月开花,十月结实,其根细长,黄色。七月、八月采茎。以桑灰汤沃之,色如金,阴干用。或云以酒洗,捋蒸炙成,不用灰汤。其江南生者有二种:一种似大麦,累累相连,头生一叶,名麦斛。一种大如雀髀,名雀髀斛,唯生石上者胜。亦有生栎木上者,名木斛,不堪用。
雷公云:凡使,先去头土了,用酒浸一宿,漉出于日中曝干,却用酥蒸,从巳至酉,却徐徐焙干用。石斛锁涎,涩丈夫元气。如斯修事,服满一镒,永无骨痛。
衍义曰:石斛,细若小草,长三、四寸,柔韧,折之如肉而实。今人多以木斛浑行,医工亦不能明辨。世又谓之金钗石斛,盖后人取象而言之。然甚不经。将木斛折之,中虚如禾草,长尺余,但色深黄光泽而已。真石斛,治胃中虚热有功。
卷第六
巴戟天
巴戟天 味辛、甘,微温,无毒。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疗头面游风,小腹及阴中相引痛,下气,补五劳,益精,利男子。生巴郡及下邳山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覆盆子为之使,恶朝生、雷丸、丹参。)
陶隐居云:今亦用建平、宜都者,状如牡丹而细,外赤内黑,用之打去心。唐本注云:巴戟天苗,俗方名三蔓草。叶以茗,经冬不枯,根如连珠,多者良,宿根青色,嫩根白紫,用之亦同。连珠肉浓者为胜。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巴戟天,使。能治男子夜梦,鬼交泄精,强阴,除头面中风,主下气,大风血癞。病患虚损,加而用之。日华子云:味苦。安五脏,定心气,除一切风,治邪气,疗水肿。又名不凋草,色紫如小念珠,有小孔子,坚硬难捣。
图经曰:巴戟天,生巴郡及下邳山谷,今江淮、河东州郡亦有之,皆不及蜀州者佳。叶似茗经冬不枯,俗名三蔓草,又名不凋草。多生竹林内。内地生者,叶似麦门冬而浓大,至秋结实。二月、八月采根,阴干,今多焙之。有宿根者青色,嫩根者白色,用之皆同,以连珠肉浓者胜。今方家多以紫色为良。蜀人云:都无紫色者。彼方人采得,或用黑豆同煮,欲其色紫,此殊失气味,尤宜辨之。一说蜀中又有一种山律根,正似巴戟,但色白。土人采得,以醋水煮之乃紫,以杂巴戟,莫能辨也。真巴戟,嫩者亦白,干时亦煮治使紫,力劣弱,不可用。今两种,市中皆是。但击破视之,其中而紫鲜洁者,伪也。真者击破,其中虽紫,又有微白惨如粉色,理小暗也。
雷公曰:凡使,须用枸杞子汤浸一宿,待稍软漉出,却用酒浸一伏时,又漉出,用菊花同熬令焦黄,去菊花,用布拭令干用。
衍义曰:巴戟天,本有心,干缩时,偶自落,或可以抽摘,故中心或空,非自有小孔子也。
今人欲要中间紫色,则多伪以大豆汁沃之,不可不察。外坚难染,故先从中间紫色。有人嗜酒,日须五、七杯。后患香港脚甚危,或教以巴戟半两,糯米同炒,米微转色,不用米,大黄一两,锉、炒,同为末,熟蜜为丸,温水服五、七十丸,仍禁酒,遂愈。
卷第六
白英
味甘,寒,无毒。主寒热,八疸,消渴,补中益气。久服轻身延年。一名谷菜,一名白草。生益州山谷。春采叶,夏采茎,秋采花,冬采根。
陶隐居云:诸方药不用。此乃有 (音斛)菜,生水中,人蒸食之。此乃生山谷,当非是。又有白草,叶作羹饮,甚疗劳,而不用根、华。益州乃有苦菜,土人专食之,皆充健无病,疑或者此。唐本注云:此鬼目草也。蔓生,叶似王瓜,小长而五桠。实圆,若龙葵子,生青,熟紫黑,煮汁饮,解劳。东人谓之白草。陶云白草,似识之而不的辨。今按陈藏器本草云:白英,主烦热,风疹,丹毒,疟瘴寒热,小儿结热。煮汁饮之。一名鬼目。《尔雅》云:苻,鬼目。注:似葛,叶有毛,子赤如耳 珠,若云子熟黑,误矣。又按别本注云:今江东人夏月取其茎、叶煮粥,极解热毒。
卷第六
白蒿
白蒿 味甘,平,无毒。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久服轻身,耳目聪明,不老。生中山川泽。二月采。
陶隐居云:蒿类甚多,而俗中不闻呼白蒿者,方药家既不用,皆无复识之,所主疗既殊佳,应更加研访。服食七禽散云:白兔食之,仙。与前庵 子同法尔。唐本注云:《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