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子皆曰皮杀虫,又曰续筋骨。《经》中不言。
<目录>卷第十三<篇名>虎杖根属性:\r虎杖根\pd348.bmp\r 微温,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症结。
陶隐居云∶田野甚多,此状如大马蓼,茎斑而叶圆。极主暴瘕,酒渍根服之也。今按陈 藏器本草云∶虎杖主风在骨节间,及血瘀,煮汁作酒服之。叶捣敷蛇咬。一名苦杖。茎上有 赤点者是。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生下湿地,作树,高丈余,其茎赤,根黄。二月、八 月采根,晒干。所在有之。尔雅云∶ ,虎杖。注云∶似红草而粗大,有细刺,可以染赤。
药性论云∶虎杖,使。一名大虫杖也。味甘,平,无毒。主治大热烦躁,止渴利小便,压一 切热毒,暑月和甘草煎,色如琥珀可爱,堪看,尝之甘美。瓶置井中,令冷彻如冰,白瓷器 及银器中盛,似茶啜之。时人呼为冷冻饮料子,又且尊于茗。能破女子经候不通,捣以酒浸常服。
有孕人勿服,破血。日华子云∶治产后恶血不下,心腹胀满,排脓,主疮疖痈毒,妇人血运,
扑 图经曰∶虎杖,一名苦杖。旧不载所出州郡,今处处有之。三月生苗,茎如竹笋状,上 有赤斑点,初生便分枝丫。叶似小杏叶。七月开花,九月结实。南中出者,无花。根皮黑色,
破开即黄,似柳根。亦有高丈余者。《尔雅》云∶ ,虎杖。郭璞云∶似荭草而粗大,有细 刺,可以染赤是也。二月、三月采根,曝干。河东人烧根灰贴诸恶疮。浙中医工取根洗去皴 皮,锉焙,捣筛蜜丸如赤豆,陈米饮下,治肠痔下血,甚佳。俗间以甘草同煎为饮,色如琥 珀可爱,瓶盛置井中,令冷彻如冰,极解暑毒。其汁染米作糜糕益美。
雷公云∶凡使,勿用天蓝并斑柚根,其二味根形味相似,用之有误。采得后细锉,却用 上虎枝叶 一夜,出,晒干用。外台秘要∶治卒暴症,腹中有物硬如石,痛刺昼夜,若不治 之,百日内死。取虎杖根,勿令影临水上,可得石余许,洗干捣作末, 米五升,炊饭内搅 之,好酒五斗渍,封候药消饭浮,可饮一升半,勿食 鱼、盐。症当出。亦可但取其一斗干,
捣酒渍饮之,从少起,日三,亦佳。此治症,乃胜诸大药。肘后方∶治时疫伤寒毒,攻手足,
肿疼痛欲断方∶用虎杖根锉,水煮,适寒温,以渍手足,令踝上有水尺许止之。《伤寒类要》
同集验方∶治五淋。苦杖不计多少为末,每服二钱,用饭饮下,不拘时候。
衍义曰∶虎杖根,微苦,《经》不言味。此草药也。《蜀本·图经》言∶作木高丈余,此 全非。虎杖大率皆似寒菊,然花、叶、茎、蕊差大为异。仍茎、叶有淡黑斑。自六、七月旋 旋开花,至九月中方已,花片四出,其色如桃花,差大,外微深。陕西山麓水次甚多。今 天下暑月多煎根汁为饮;不得甘草,则不堪饮。《药性论》云∶和甘草煎,尝之甘美。其味 甘,即是甘草之味,非虎杖也。论其攻治,则甚当矣。
<目录>卷第十三<篇名>五倍子属性:\r五倍子\pd349.bmp\r 味苦、酸,平,无毒。疗齿宣疳 ,肺脏风毒流溢皮肤,作风湿癣疮,瘙痒脓水,
下血不止,小儿面鼻疳疮。一名文蛤。在处有。其子色青,大者如拳,内多虫。一名百虫仓。
图经曰∶五倍子,旧不着所出州土,云在处有之,今以蜀中者为胜。生肤木叶上,七月 结实,无花。其木青黄色。其实青,至熟而黄。大者如拳,内多虫。九月采子,曝干。生津 液最佳。
陈藏器序云∶五倍子,治肠虚泄痢,熟汤服。博济方∶治风毒上攻眼,肿痒涩痛,不可 忍者,或上下睑 赤烂,浮翳、瘀肉侵睛。神效驱风散∶五倍子一两,蔓荆子一两半,同杵 末。每服二钱,水二盏,铜、石器内煎及一盏澄滓,热淋洗。留滓二服,又根据前煎淋洗。大 能明眼目,去涩痒。经验后方∶治小儿吐不定。五倍子二个(一生一熟),甘草一握(用湿 纸 裹,炮过),同捣末。每服米泔调下半钱,立瘥。丹房镜源∶五倍子佐铅。
衍义曰∶五倍子,今染家亦用。口疮,以末掺之,便可饮食。
<目录>卷第十三<篇名>伏牛花属性:\r伏牛花\pd350.bmp\r 味苦、甘,平,无毒。疗久风湿痹,四肢拘挛,骨肉疼痛。作汤,主风眩头痛,五 痔下血。一名隔虎刺花。花黄色,生蜀地,所在皆有。三月采。
图经曰∶伏牛花,生蜀地,所在皆有,今唯益、蜀近郡有之,多生川泽中。叶青细,似 黄柏叶而不光。茎赤有刺。花淡黄色,作穗,似杏花而小。三月采,阴干。
<目录>卷第十三<篇名>天竺黄属性:味甘,寒,无毒。主小儿惊风,天吊,镇心明目,去诸风热,疗金疮,止血,滋养 五脏。一名竹膏。人多烧诸骨及葛粉等杂之。按《临海志》云∶生天竺国,今诸竹内,往往 得之。(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平,治中风痰壅,卒失音不语,小儿客忤及痫痰。
此是南海边竹 衍义曰∶天竹黄,自是竹内所生,如黄土着竹成片。凉心经,去风热,作小儿药尤宜,
和缓故也。
<目录>卷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