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57-证类本草-宋-唐慎微-第394页

渴,取濮瓜去皮,每食后嚼吃三、二两,五、七度良。千金方:治小儿渴利,单捣冬瓜汁饮之。肘后方:发背欲死方:取冬瓜,截去头,合疮上。瓜当烂,截去更合之。瓜末尽,疮已敛小矣。即用膏养之。短剧方:食鱼中毒,冬瓜汁最验。孙真人:九月勿食被霜瓜,食之令人成反胃病。古今录验治伤寒后痢,日久津液枯竭,四肢浮肿,口干。冬瓜一枚,黄土泥浓裹五寸,煨令烂熟,去土绞汁服病初得危急。冬瓜不限多少,任吃,神效无比。子母秘录:小儿生一月至五个月,乍寒乍热。炮冬瓜,绞汁服。杨氏产乳疗渴不止。烧冬瓜,绞取汁。细细饮之尽,更作。丹房镜源:冬瓜蔓灰煮汞及丹砂,淬铜、锡。
衍义曰:白冬瓜,一、二斗许大,冬月收为菜,压去汁,蜜煎,代果。患发背及一切痈疸,
卷第二十七
白瓜子
白瓜子 味甘,平、寒,无毒。主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主除烦满不乐,久服寒中。可用面脂,令面悦泽。一名水芝,一名白爪(侧绞切)子。生嵩高平泽。
冬唐本注云:《经》云冬瓜仁也,八月采之。以下为冬瓜仁说,非谓冬瓜别名。据《经》及下条瓜蒂,并生嵩高平泽,此即一物,但以甘字似白字,后人误以为白也。若其不是甘瓜,何因一名白瓜?此即甘瓜不惑。且朱书论白瓜之效,墨书说冬瓜之功,功异条同,陶为深误。
按《广雅》:冬瓜一名地芝,与甘瓜全别,墨书宜附冬瓜科下。瓜蒂与甘瓜共条。《别录》云:甘瓜子,主腹内结聚,破溃脓血,最为肠胃脾内壅要药。本草以为冬瓜,但用蒂,不云俗人或用冬瓜子也。又按本草云:瓜子或云甘瓜子,今此本误作白字,当改从甘也。今按:此即冬瓜子也。唐注称是甘瓜子。谓甘字似白字,后人误以为白。
且《本经》云:主令人悦泽。《别录》云:可作面脂,令人悦泽。
仁,不见用甘瓜子,按此即是冬瓜子明矣。故陶于后条注中云:取核水洗,燥乃檑取仁用之。且此物与甘瓜全别。其甘瓜有青、白二种,子色皆黄,主疗与白瓜经霜亦有白衣,其中子白,白瓜子之号,因斯而得。况陶居以《别录》白冬瓜附于白瓜子之下,白瓜子更不加注,足明一物而不能显辨尔。《别录》瓜字,侧绞切,今以读作瓜字。唐注谬误,都不可凭。臣禹锡等谨按蜀本注:苏云是甘瓜子也。《图经》云:别有胡瓜,黄赤,无味。今据此两说,俱不可凭矣。《本经》云:冬瓜仁也。苏注者。且甘瓜自有青、白二种,只合云白甘瓜也。今据《本经》云:白瓜子即冬瓜仁无疑也。按:冬瓜虽色青,而其中子甚白,谓如白瓜子者,犹如虫部有白龙骨焉,人但看骨之白而不知龙之色也。若以甘瓜子为之,则甘瓜青、白二种,其子并黄色,冬瓜仁,信苏注为妄,《图经》难凭矣!孟诜云:取冬瓜仁七升,以绢袋盛之,投三沸汤中,须臾出曝干,如此三度止。又,与清苦酒渍,经一宿,曝干为末悦,明目,延年不老。又,取子三、五升,退去皮,捣为丸。空腹服三十丸,令人白净如玉。日华子云:冬瓜仁,去皮肤风剥,黑 ,润肌肤。
图经曰:白瓜子,即冬瓜仁也。生嵩高平泽,今处处有之,皆园圃所莳。其实生苗蔓下,大者如斗而更长,皮浓而有毛,初生正青绿,经霜则白如涂粉。其中肉及子亦白,故谓之白瓜仁入药须霜后合取,置之经年,破出核洗,燥乃擂取仁用之。亦堪单作服饵。又有末作汤饮,又作面药,并令人颜色光泽。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七月采瓜犀,以为面脂。犀,瓣也。瓤亦堪作澡豆。其肉主三消渴疾,解积热,利大小肠,压丹石毒。《广雅》一名地芝是也。皮可作丸服,亦入面脂中,功用与上等。
外台秘要:补肝散:治男子五劳七伤,明目。白瓜子七升,绢袋盛,绞沸汤中,三遍讫,以酢五升,渍一宿,曝干,捣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久服瘥。孙真人:治多年损伤不瘥。
衍义曰:白瓜子实,冬瓜仁也,服食中亦稀用。
卷第二十七
甜瓜
寒,有毒。止渴,除烦热,多食令人阴下湿痒生疮,动宿冷病,发虚热,破腹。又令人 弱,脚手无力。少食即止渴,利小便,通三焦间拥塞气,兼主口鼻疮。
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无毒。

治人无发,捣汁涂之,即生。
图经文具瓜蒂条下。
陈藏器序云:甘瓜子,止月经太过,为末去油,水调服。千金方:治口臭。杵干甜瓜子作末,蜜和丸,每旦洗净漱,含一丸如枣核大。亦用敷齿。孙真人食忌:患香港脚人勿食甜瓜,其患永沉水者杀人。又,多食发黄胆病,动冷疾,令人虚羸,解药力。两蒂者杀热,去烦渴。甜瓜去皮,食后吃之,煮皮作羹亦佳。
衍义曰:甜瓜,暑月服之,永不中暑气,多食未有不下利者。贫下多食,至深秋作痢为难治,为其消损阳气故也。亦可以如白甜瓜煎渍收。
卷第二十七
胡瓜叶
味苦,平,小毒。主小儿闪癖,一岁服一叶以上,斟酌与之。生挪绞汁服,得吐下。根捣敷胡刺毒肿。其实味甘,寒,有毒。不可多食,动寒热,多疟病,积瘀热,发疰气,令人虚热,上逆少气,发百病及疮疥,损阴血脉气,发香港脚。天行后不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