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57-证类本草-宋-唐慎微-第266页

杉,其木如柏,作松理,肌细软,堪为器用也。
今注彼子与此殊类,既未知所用,退入有名无用。臣禹锡等谨按孟诜云:平。多食一、二升,佳。不发病,令人能食消谷,助筋骨,行营卫,明目轻身。
食疗云治寸白虫,日食七颗,七日满,其虫皆化为水。
外台秘要治白虫。榧子一百枚,去皮,只然啖之,能食尽佳。不然,啖五十枚亦得。经宿虫消下。
衍义曰:榧实,大如橄榄,壳色紫褐而脆,其中子有一重粗黑衣,其仁黄白色,嚼久渐甘美。五痔人常如果食之,愈。过多则滑肠。
卷第十四
栾荆
栾荆 味辛、苦,温,有小毒。主大风,头面手足诸风,癫痫狂痉,湿痹寒冷疼痛。俗方:大用之,而本草不载,亦无别名。但有栾花,功用又别,非此花也。
唐本注云:按其茎、叶都似石南,干亦反卷,经冬不死,叶上有细黑点者,真也,今雍州所用者是。而洛州乃用石荆当之,非也。(唐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栾荆子,君,恶石膏,味甘、辛,微热,无毒。能治四肢不遂,主通血脉,明目,益精光。决明为使。
图经曰:栾荆,旧不着所出州郡,今生东海及淄州、汾州。性温,味苦,有小毒。苗叶主大狂痉痹冷病。苏恭云:茎、叶都似石南,干亦自反,经冬不凋,叶上有细黑点者,真也。今诸郡所上者,枝茎白,叶小圆而青色,颇似榆叶而长,冬夏不枯。六八月采子。与地沥青同熬,涂驼畜疮疥或淋炸药中用之,亦名顽荆。
衍义曰:栾荆,即前所谓牡荆也,不合更立此条。况《本经》元无栾荆,已具蔓荆实条中。
卷第十四
扶木皮
味苦,平,有小毒。去风血,香港脚疼痹, 损瘀血,痛不可忍。取白皮火炙,酒浸服之,和五木皮煮作汤,捋香港脚疼肿,杀瘃(陟玉切)虫风瘙。烧作灰置酒中,令味正,经时不败。生江南山谷。树大十数围,无风叶动华反而后合。《诗》云:棠棣之华偏其反。而郑注云:棠棣, 也,亦名 杨。崔豹云: 杨,圆叶弱蒂,微风大摇。(新补 见陈藏器。)
卷第十四
木鳖子
木鳖子 味甘,温,无毒。主折伤,消结肿恶疮,生肌,止腰痛,除粉刺 ,妇人乳痈,肛门肿痛。藤生。叶有五花,状如薯蓣,叶青色面光。花黄。其子似栝蒌而极大,生青,熟红,肉上有刺。其核似鳖,故以为名。出郎州及南中。七、八月采之。(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醋摩消肿毒。
图经云木鳖子,出郎州及南中,今湖、岭诸州及杭、越、全、岳州亦有之。春生苗,作蔓,叶有五花,状如山芋,青色面光。四月生黄花,六月结实,似栝蒌而极大,生青,熟红,肉上有刺。其核似鳖,故以为名。每一实,有核三、四十枚,八月、九月采。岭南人取嫩实及苗叶作茹蒸食之。
孙用和治痔方:以木鳖子三枚,去皮杵碎,砂盆内研如泥,以百沸汤一大碗,以上入盆器内,坐上熏之至通,手即洗,一日不过三、二次。
衍义曰:木鳖子,蔓生,岁一枯。叶如蒲桃,实如大栝蒌,熟则红黄色,微有刺,不能刺人。
九月、十月熟,实中之子曰木鳖子。但根不死,春旋生苗,其子一头尖者为雄。凡植时,须雌雄相合,麻缕缠定;及其生也,则去其雄者,方结实。
卷第十四
药实根
味辛,温,无毒。主邪气,诸痹疼酸,续绝伤,补骨髓。一名连木。生蜀郡山谷。
采无时。
唐本注云:此药子也,当今盛用,胡名那绽,出通州、渝州。《本经》用根。恐误载根字。子、味辛,平,无毒。主破血,止痢,消肿,除蛊疰蛇毒。树生,叶似杏,花红白色,子肉味酸、甘,用其核仁。
图经文具黄药条下。
卷第十四
钓藤
钓藤 微寒,无毒。主小儿寒热,十二惊痫。
陶隐居云:出建平。亦作吊藤字。唯疗小儿,不入余方。唐本注云:出梁州。叶细长,茎间有刺,若钓钩者是。臣禹锡等谨按蜀本云:味苦。药性论云:钓藤,臣,味甘,平。能主小儿惊啼,螈 热拥。日华子云:治客忤胎风。
图经曰:钓藤,《本经》不载所出州土,苏恭云:出梁州,今亦兴元府有之。叶细茎长,节间有刺若钓钩。三月采。字或作吊。葛洪治小儿方:多用之。其赤汤治卒得痫,用吊藤、甘草二合。服如小枣大,日五、夜三。大良。又《广济》及《崔氏方》吊藤皮。
衍义曰:钓藤,中空,二《经》不言之。长八、九尺,或一、二丈者。湖南、北,江南、江西山中皆有。小人有以穴隙间致酒瓮中盗取酒,以气吸之,酒既出,涓涓不断。专治小儿惊热
卷第十四
栾华
栾华 味苦,寒,无毒。主目痛泪出,伤 ,消目肿。生汉中川谷。五月采。(决明为之使。)
唐本注云:此树,叶似木槿而薄细,花黄似槐而小长大。子壳似酸浆,其中有实如熟豌豆,圆黑坚硬,堪为数珠者,是也。五月、六月花可收,南人取合黄连作煎,疗目赤烂,大效。
花以染黄色,甚鲜好。
图经曰:栾华,生汉中川谷,今南方:及都下园圃中或有之。叶似木槿而薄细。花黄似槐而稍长大。子壳似酸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