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57-证类本草-宋-唐慎微-第245页


卷第十三
松罗
为吐汤,利水道。一名女萝。生熊耳山川谷松树上。五月采,阴干。
陶隐居云:东山甚多,生杂树上,而以松上者为真。《毛诗》云:茑(音鸟)与女萝,施于松上。茑是寄生,以桑上者为真,不用松上者,此互有同尔。今详《经》云:松萝当用松上者。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松萝,使,味苦、辛,微热。能治寒热,能吐胸中客痰涎,去图经文具桑寄生条下。
卷第十三
毗梨勒
毗梨勒 味苦,寒,无毒。功用与庵摩勒同。出西域及岭南交、爱等州,戎人谓之三果。
唐本注云:树似胡桃,子形亦似胡桃。核似诃梨勒,而圆短无棱,用亦同法。(唐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毗梨勒,使。能温暖肠腹,兼去一切冷气。蕃中人以此作浆甚热。
海药:谨按《唐志》云:生南海诸国。树不与诃梨子相似,即圆而毗也。味苦带涩,微温,无毒。主乌髭发,烧灰干血效。
卷第十三
庵(音谙)摩勒
味苦、甘,寒,无毒。主风虚热气。一名余甘。生岭南交、广、爱等州。
唐本注云:树叶细似合欢。花黄,子似李、柰,青黄色,核圆作六、七棱,其中仁亦入药用。今按陈藏器本草云:庵摩勒,主补益,强气力。合铁粉用一斤,变白不老。取子压取汁,和油涂头,生发去风痒,初涂发脱,后生如漆。人食其子,先苦后甘,故曰余甘。(唐本先附)
图经曰:庵摩勒,余甘子也。生岭南交、广、爱等州,今二广诸郡及西川蛮界山谷中皆有之。木高一、二丈,枝条甚软。叶青细密。朝开暮敛如夜合,而叶微小,春生冬凋。
三月有花,着条而生,如粟粒,微黄。随即结实作荚,每条三、两子,至冬而熟,如李子状,青白色,连核作五、六瓣,干即并核皆裂,其俗亦作果子啖之。初觉味苦,良久更甘,故以名也。
海药:生西国。大小如枳桔子状。梵云:庵摩勒果是也。味苦、酸、甘,微寒,无毒。
主丹石伤肺,上气咳嗽。久服轻身,延年长生。凡服乳石之人,常宜服也。
衍义曰:庵摩勒,余甘子也。解金石毒,为末,作汤点服。佛经中所谓庵摩勒果者是此,盖西度亦有之。
卷第十三
郁金香
味苦,温,无毒。主蛊野诸毒,心气鬼疰,鸦鹘等臭。陈氏云:其香十二叶,为百草之英。按《魏略》云:生秦国。二月、三月有花,状如红蓝;四月、五月采花,即香也。
(今附)
十二叶为贯,捋以煮之用为鬯,为百草之英,合而酿酒,以降神也。以此言之,则草也,不当附于木部。
陈藏器云:味苦,平,无毒。主一切臭,除心腹间恶气鬼疰。入诸香药用之。生大秦国。

卷第十三
卫矛
卫矛 味苦,寒,无毒。主女子崩中下血,腹满汗出,除邪,杀鬼毒蛊疰,中恶腹痛,去白虫,消皮肤风毒肿,令阴中解。一名鬼箭。生霍山山谷。八月采,阴干。
陶隐居云:山野处处有。其茎有三羽,状如箭羽,俗皆呼为鬼箭。而为用甚稀,用之削取皮羽。今注医家用鬼箭,疗妇人血气,大效。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鬼箭,使,一名卫矛,有小毒。能破陈血,能落胎,主中恶腰腹痛及百邪鬼魅。日华子云:鬼箭羽,味甘、涩。
通月经,破症结,止血崩带下,杀腹脏虫及产后血咬肚痛。
图经曰:卫矛,鬼箭也。出霍山山谷,今江淮州郡或有之。三月以后生茎,苗长四、五尺许。其干有三羽,状如箭翎。叶亦似山茶,青色。八月、十一月、十二月采条茎,阴干。
其木亦名狗骨。《崔氏方》疗恶疰在心,痛不可忍,有鬼箭羽汤。《集验方》疗卒暴心痛,或中恶气毒痛,大黄汤亦用鬼箭,皆大方:也。
雷公云:凡使,勿用石茆,根头真似鬼箭,只是上叶不同,味各别。采得后只使箭头用,拭上赤毛,用酥缓炒过用之。每修事一两,用酥一分,炒酥尽为度。外台秘要:治乳无汁。
鬼箭五两,水六升,煮取四升。一服八合,日三,亦可作灰水服方寸匕,日三,大效。
衍义曰:卫矛,所在山谷皆有之,然未尝于平陆地见也,叶绝少,其茎黄褐色,若柏皮,三
卷第十三
海桐皮
海桐皮 味苦,平,无毒。主霍乱中恶,赤白久痢,除疳 疥癣,牙齿虫痛,并煮服及含之。水浸洗目,除肤赤。堪作绳索,入水不烂。出南海已南山谷。似梓一作桐白皮。(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温。治血脉麻痹疼痛,及目赤。煎洗。
图经曰:海桐皮,出南海以南山谷,今雷州及近海州郡亦有之。叶如手大,作三花尖。
皮若梓白皮而坚轫,可作绳,入水不烂。不拘时月采之。古方:多用浸酒治风蹶。南唐筠州刺史王绍颜撰《续传信方》着其法云:顷年予在姑熟之日,得腰膝痛不可忍。医以肾脏毒攻刺,诸药莫疗。因览《传信方》备有此验。立修制一剂,便减五分。步履便轻,故录之耳。
海桐皮二两,牛膝、芎 、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两,甘草半两,薏苡仁二两,生地黄十两,八物净洗焙干细锉,生地黄以芦刀子切,用绵一两都包裹,入无灰酒二斗浸,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