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聪耳明目。(本经) 止渴。
益肾
【归经】入脾胃二经。兼入心肾二经。为固本益精之品。(兼补剂)
【前论】张子野曰。人之食芡。必枚啮而细嚼之。使华液流通。转相灌输。其功胜于乳
汁也
【禁忌】经疏曰。生食动风冷气。小儿不宜多食。以难化也。
以上涩剂果部



<目录>卷九\涩剂

<篇名>赤石脂

内容:味甘酸辛。性大热。无毒。禀土金之气而生。色赤又兼火象。降也。阳中阴也。畏
恶大黄、松脂。
【主治】主养心气。明目。益精。疗腹痛肠 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痈疽疮痔。及女子
崩漏
浓肠胃
【归经】入心肾大肠三经。为固敛之品。(兼重剂 降而能收直达下焦血分要药)
【前论】东垣曰。赤石脂固肠胃。有收敛之能。下胞衣。无推荡之峻。 仲淳曰。大小
肠下
分。故为久痢泄 要药。又能去恶血。盖恶血化。则胞胎无阻。东垣云。胞胎下不。涩剂可
以下之是也。
【禁忌】经疏曰。凡火热暴注者。不宜用。滞下全是湿热。于法当利。自非的受寒邪下
利白




<目录>卷九\涩剂

<篇名>白石脂

内容:味甘酸。性平。无毒。恶松脂。畏黄芩、黄连、甘草。
【主治】主养肺气。浓肠。补骨髓。疗五脏惊悸不足。心下烦。止腹痛。下水。肠 热
溏。
【归经】入肺大肠二经。为固敛之品。(兼重剂 降而能收直达下焦气分要药)
【前论】弘景曰。五色石脂。本经疗体亦相似。别录分条具载。今俗惟用赤白二脂。断
下痢



<目录>卷九\涩剂

<篇名>禹余粮

内容:味甘。性平。无毒。丹皮为使。伏五金。制三黄。
【主治】主咳逆寒热烦满。下赤白。血闭。症瘕大热。(本经) 疗小腹痛结烦疼。(别
录)
(纲目
【归经】入胃大肠二经。为固下之品。(兼重剂 二经血分药)
【前论】子和曰。此手足阳明血分重剂也。其性涩。故主下焦前后诸病。李知先诗云。
下焦



<目录>卷九\涩剂

<篇名>明矾

内容:味酸。性寒。无毒。甘草为使。恶牡蛎。畏麻黄。即白矾。
【主治】主寒热泄痢。白沃。阴蚀恶疮。目痛。坚骨齿。除痼热在骨髓。去鼻中息肉。
(开
宝) 除湿追涎。化痰坠浊。除风杀虫。止血定痛。蚀恶肉。生好肉。治惊痫。喉痹。齿痛
。风眼。崩带。脱肛。阴蚀。阴挺。痈疽疔肿。瘰 疥癣。虎犬蛇虫咬伤。(备要)
【归经】入脾经。为燥湿坠痰之品。
【前论】陈师古曰。矾石之用有四。吐利风热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诸血痛脱肛阴
挺疮
取其



<目录>卷九\涩剂

<篇名>皂矾

内容:一名绿矾。味酸。性凉。无毒。
【主治】 主疳及诸疮。(苏恭) 喉痹。牙虫。口疮。恶疮疥癣。酿鲫鱼烧灰服。疗

风泻
【归经】入脾经。为燥湿化痰之品。
【前论】洁古曰。皂矾酸涌收涩。燥湿解毒化涎之功。与白矾同。而力则差缓也。
【禁忌】经疏曰。皂矾虽能消肉食坚积。然能令人作泻。胃弱人不宜多用。服此者终身
忌食
【炮制】雷公曰。凡使。以深青莹净者良。 赤用。



<目录>卷九\涩剂

<篇名>胆矾

内容:一名石胆。味酸辛。性寒。有小毒。畏桂、辛夷、芫花、白薇。
【主治】主明目目痛。金疮。诸痫痉。女子阴痛。石淋。寒热。崩中下血。诸邪毒瓦斯。
(本
经) 散症积。咳逆上气。及鼠 恶疮。(别录) 治虫牙。鼻中息肉。(大明) 带下赤白

【归经】入胆经。为吐风痰敛咳逆之品。(兼宣剂 涌吐风热痰涎 发散风木相火)
【前论】周密曰。治咽口齿疮毒。殊有奇功。有患喉痹欲死者。鸭嘴胆矾末醋调灌之。
大吐
以上涩剂石部



<目录>卷九\涩剂

<篇名>乌爹泥

内容:即孩儿茶。味苦涩。性平。无毒。
【主治】主清上膈热。化痰生津。涂金疮。一切诸疮。生肌定痛。止血收湿。(纲目) 治

【归经】入肺经。为清散之品。(幼科外科要药)
【前论】仲淳曰。本是茶末。故能清上膈。又得地中之阴气。故能凉血清热。治金疮以
下诸
【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