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甲木之气以生。升而微降。阳中阴也。
【主治】〔白芍〕主缓中。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中恶腹痛腰痛。女人一切病。胎前
产
腠理。和血
逆喘咳。太
溶溶如坐水
逐贼血。
鳌按、本草载芍药气性功用。向来皆不分赤白。至经疏始条析之。其旨精微。今因从之。
【归经】入脾肺肝三经。为收敛之品。(兼补剂泻剂 脾肺引经药 肝脾血分药)
【前论】丹溪曰。芍药泻脾火。性味酸寒。冬月必以酒炒。凡腹痛都是血脉凝涩。亦必
酒
后
仲
时珍曰。白芍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芍散邪。能行血中之滞。产后肝血已虚。不可更
泻。
家血
补
白名金芍药。赤名木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白补血。赤行血。白下气。赤补气。
白止痛。赤利小便。
【禁忌】经疏曰。白芍酸寒。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肠胃中觉冷等症。均
忌。
<目录>卷九\涩剂
<篇名>五味子
内容:味、皮甘。肉酸。核辛苦。都具咸味。性温。无毒。得地之阴。兼天之阳气以生。
可降。阴中微阳也。苁蓉为使。恶玉竹。
【主治】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本经) 养五脏
除
热。
足。收
庵)
【归经】入肺肾二经。为收敛滋润之品。(兼补剂 肺经血分药 肾经气分药)
【前论】东垣曰。酸以收逆气。肺寒气逆。宜此与干姜同治之。又五味收肺气。乃火热
必用
分量
水脏
气浮
鳌按、东垣丹溪。皆以五味为治火热之药。独寇氏专据本经性温。谓治肺虚寒。不取其
除热
宜
【禁忌】经疏曰。嗽初起脉数。有实火。及肝家有动气。肺家有实热。痧疹初发。及一
切停
【炮制】时珍曰。凡使。以北产紫黑者良。入滋补药。蜜浸蒸。入劳嗽药。生用。俱捶
碎核
<目录>卷九\涩剂
<篇名>覆盆子
内容:味甘酸。性微温。无毒。
【主治】主起事。缩小便。泽肌肤。乌髭发。女人食之有子。同蜜为膏。治肺气虚寒。
(备
要)
【归经】入肝肾二经。为补涩之品。(兼补剂 益肾脏而固精 补肝虚而明目)
【前论】寇氏曰。此能收缩小便。服之当覆其溺器。故名。 士材曰。强肾无燥热之偏。
固
【炮制】雷公曰。凡使。淘去黄叶皮蒂。酒蒸晒干用。
以上涩剂草部
<目录>卷九\涩剂
<篇名>椿樗白皮
内容:香者名椿。臭者为樗。味苦。性寒。无毒。禀地中之阴气以生。降也。阴也。
【主治】主疳 。樗根尤良。(开宝) 杀疳虫蛔虫疥 。鬼疰传尸。蛊毒下血。赤白
久
痢。
不住。
湿。去脾胃陈
【归经】入胃大肠二经。为固肠燥湿之品。(苦燥湿 寒胜热 涩收敛)
【前论】丹溪曰。椿根白皮性凉而能涩血。凡湿热为病宜用。但痢疾滞未尽。勿用。 孟
诜
满
气
鳌按、时珍以樗皮为性利。但樗皮亦能止泻。毕竟是涩药。
【禁忌】经疏曰。凡脾胃虚寒者。崩带属肾家真阴虚者。忌。以其徒燥也。滞下积气未
尽者
【炮制】备要曰。凡使二皮。以东引者良。去粗皮。或醋炙蜜炙用。
<目录>卷九\涩剂
<篇名>秦皮
内容:味苦。性寒。无毒。禀西北高寒之气而生。降也。阴也。大戟为使。恶吴萸。
【主治】主风寒湿痹。洗洗寒气。除热。目中青翳白膜。(本经) 男子少精。妇人带
下。
小
煎水
敷。(
【归经】入肝胆二经。兼入肾经。为收敛之品。(兼补剂 眼科要药)
【前论】范汪曰。秦皮之功。以能除肝热而明目。故治目疾惊痫。以其收涩而寒。故治
崩带
<目录>卷九\涩剂
<篇名>诃黎勒
内容:即诃子。味苦酸涩。性温。无毒。降也。阴也。
【主治】主冷气。心腹胀满。下食。(开宝) 破胸膈结气。通利津液。(甄权) 下宿
物。止
腹虚痛。
之。及煎
【归经】入肺大肠二经。为收敛之品。(生用清金保肺行气煨用固气实肠温胃)
【前论】寇氏曰。气虚人宜缓缓少用。以此虽涩肠。而又泄气也。 庵曰。肺敛则音
开。
嗽
【禁忌】经疏曰。凡气虚嗽。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