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内容:味咸。性平。无毒。乃人溺之积气结成。降也。阴也。
【主治】主疗鼻衄。汤火灼疮。(本经) 治传尸劳热。肺痿。心膈热。吐血羸瘦。渴
疾。
(
肌肤
症积满
阴降火
【归经】入肝肾三焦膀胱四经。为除热降火之品。
【前论】丹溪曰。人中白能泻肝三焦膀胱火。盖膀胱乃此物之故道也。又曰。气有余即
是火
惜哉
之圣药
时珍
治鼻
于肺
【禁忌】经疏曰。凡虚寒。及溏泄。或阳虚无火。食不消者。二物均忌。
以上泻剂人部
<目录>卷七\泻剂下
<篇名>夜明砂
内容:味辛。性寒。无毒。
【主治】主面痈肿。皮肤洗洗时痛。腹中血气。破寒热积聚。除惊悸。(本经) 烧灰。
酒服方
【归经】入肝经。为散血明目之品。(本经血分药)
【前论】时珍曰。此为蝙蝠屎中未化蚊蚋眼。但蝙蝠有毒。切不可入药。
【炮制】雷公曰。凡使。淘去灰土恶臭。取细砂。晒干焙用。
<目录>卷七\泻剂下
<篇名>犀角
内容:味苦酸咸。性寒。无毒。可升可降。阳中阴也。升麻、松脂为使。恶乌头。忌盐。
【主治】主百毒蛊疰。邪鬼瘴气。杀钩吻鸩羽蛇毒。除邪不迷惑魇寐。(本经) 疗伤
寒
温疫。
心。 热闷。赤痢。(海藏) 猝中恶心痛。筋骨中风。心风烦闷。中风失音。(孟诜) 凉
心。
黑陷。消痈化脓。定惊。明目。能消胎气。(备要)
【归经】入心肝二经。兼入胃经。为彻上彻下。散邪清热。凉血解毒之品。
【前论】宗 曰。鹿用茸。犀用尖。其精锐之力。尽在是也。 时珍曰。五脏六腑。皆
禀气于
故能入阳
鳌按、犀性走散。比诸角尤甚。故能清心镇肝。入胃而化血解热消毒也。
【禁忌】经疏曰。能消胎气。孕妇忌食。痘疮气虚无大热。伤寒阴症发躁。脉沉细。足
冷。
<目录>卷七\泻剂下
<篇名>羚羊角
内容:味苦咸。性寒。无毒。降也。阳中阴也。
【主治】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辟蛊毒恶鬼不祥。安心气。常不魇寐。(本
经)
不通
【归经】入心肝肺三经。为散邪清热之品。
【前论】好古曰。今痘科多用以清肝火。而本草不言。缺略也。 庵曰。目为肝窍。
此能
魂。
血血
通。
【禁忌】经疏曰。心肝二经。虚而有热者宜。若虚而无热。忌用。
<目录>卷七\泻剂下
<篇名>熊胆
内容:味苦。性寒。无毒。阳中阳也。恶防己、生地黄。
【主治】主时气热盛。变为黄胆。暑月久痢。疳 心痛。疰忤。(苏恭) 治诸疳耳鼻
疮
恶疮
【归经】入心胃心包三经。兼入胆脾大肠三经。为除热去邪之品。
【前论】钱乙曰。熊胆佳者通明。每以米粒许点水中。连转如飞者良。余胆亦转。但缓
耳。士材曰。熊胆入胆。从其类也。清火定惊之功。较胜诸胆。时珍曰。大能清心平肝。杀
虫退
【禁忌】经疏曰。小儿不因疳症而目生障翳。及痘后蒙蔽者。均忌。
<目录>卷七\泻剂下
<篇名>刺皮
内容:味苦。性平。有小毒。得酒良。畏桔梗、麦冬。
【主治】主五痔阴肿痛引腰背。阴蚀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本经) 疗腹痛疝积。
烧灰
(甄权) “ 肉”主反胃。炙黄食。(藏器)
【归经】入胃经。为凉血之品。
【前论】寇氏曰。 皮治胃逆。开胃气有功。
【炮制】时珍曰。 黑存性。一云。细锉炒黑用。
以上泻剂禽兽部
<目录>卷七\泻剂下
<篇名>龙齿
内容:味涩。性寒。无毒。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铁器。
【主治】主大人惊痫诸痉。癫疾狂走。心下结气。不能喘息。小儿五惊十二痫。(本经)
小
儿身热不可近。大人骨间寒热。治蛊毒。杀精物。(别录) 治烦闷狂热鬼魅。(日华)
【归经】入心肝二经。为镇心安魂。除烦清热之品。
【前论】仲淳曰。龙骨入心肝肾肠。龙齿单入心肝。故骨兼有止泻涩精之用。齿惟定惊
安
魂
【禁忌】经疏曰。龙齿禁忌。约与骨相似。
以上泻剂鳞部
<目录>卷七\泻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