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忌诸血、无鳞
鱼、莱菔、葱、蒜、铁器。
【主治】主瘰 。消痈肿。疗头面风疮。五痔。主心痛。益血气。黑髭发。悦颜色。久
服长
【归经】入肝肾二经。为益血祛风之品。(兼涩剂 滋补良药白入气分赤入血分)
【前论】汪颖曰。苦坚肾。温补肝。甘益血。涩收敛精气。能止诸疟。大约疟邪在阴分
久而
【禁忌】经疏曰。首乌为益血之品。忌与附、桂等诸燥热药同用。
以上补剂草部



<目录>卷四\补剂上

<篇名>侧柏叶

内容:味苦涩。性微寒。无毒。感秋令。得金气之全而生。可升可降。阴也。肉桂、牡蛎
恶菊花。宜酒。
【主治】主吐血衄血崩中。肠风尿血痢血。一切血症。去冷风湿痹。生肌。各依方面采
阴干
【归经】入肝肾二经。为益阴凉血之品。(补阴要药 养阴滋肺而燥土最清血分)
【前论】陆佃曰。柏有数种。入药惟取叶扁而侧生者。故曰侧柏。
【炮制】雷公曰。凡使柏叶。或炒或生用。



<目录>卷四\补剂上

<篇名>柏子仁

内容:味辛甘。性平。无毒。畏菊花。
【主治】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风湿痹。久服令人润泽。耳目聪明。(本经)疗恍

虚损
【归经】入心经。兼入肝肾二经。为滋润之品。(养心气润肾燥 透心肾而悦脾 助脾
滋肝)
【前论】苏颂曰。凡补脾药多燥。此润药而其气清香。大能舒脾。燥脾药中。兼用最良。

【禁忌】经疏曰。肠滑作泻。膈间多痰。阳道数举。肾家有热。暑湿作泻者。均忌。
【炮制】雷公曰。酒浸一宿。晒干炒研去油用。油透者勿用。



<目录>卷四\补剂上

<篇名>血竭

内容:味甘咸。性平。有小毒。禀土气而兼水化。降也。阴也。得密陀僧良。
【主治】主心腹猝痛。金疮血出。破积血。止痛生肉。祛五脏邪气。(开宝)
伤折打损一切疼痛。血气搅刺。内伤血聚。补虚。并宜酒服。(李 )补心包络肝血不足。(
好古)敷恶疮疥癣久不合。性急不可多使。却引脓。(大明)
【归经】入肝心包二经。为和血之品。(专除血痛散瘀生新)
【前论】李 曰。血竭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味甘咸而走血。肝心包皆主血。故入之。


【禁忌】经疏曰。凡血病无瘀积者忌。一名麒麟竭。
【炮制】雷公曰。先研粉筛过。入丸散中。若同众药捣。则作尘飞。



<目录>卷四\补剂上

<篇名>茯神

内容: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主辟不祥。疗风眩风虚。五劳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安魂
魄。
【归经】入心经。兼入肝经。为宁神定志之品。
【前论】士瀛曰。神农本草止言茯苓。名医别录始添茯神。而主治皆同。后人治心病必
用茯
分。
【禁忌】经疏曰。病患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忌用。



<目录>卷四\补剂上

<篇名>桑寄生

内容:味苦甘。性平。无毒。感桑之精气而生。
【主治】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充肌肤。安胎。(本经)主女子崩中。内伤不足。

后余
牢固。
【归经】入肝肾二经。为益血之品。
【前论】寇氏曰。桑寄生难得真者。真者下咽必验。若用他木寄生。未必效。且恐有害
也。



<目录>卷四\补剂上

<篇名>杜仲

内容:味辛甘。性温。无毒。微禀阳气。浓得金气而生。降也。阳中阴也。恶元参、蛇蜕。
【主治】主腰膝酸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本经)
脚中
腰不利
(好古)
【归经】入肾肝二经。为助益腰膝之品。(色紫归肝经气分 肝充则筋健肾充则骨强)
【前论】时珍曰。杜仲古方只知滋肾。惟好古言是肝经气分药。润肝燥。补肝虚。发前
人所
实。
身重
者。
【禁忌】经疏曰。肾虚火炽者忌。即用。当与知、柏同入。



<目录>卷四\补剂上

<篇名>枣仁

内容:味酸。性平。无毒。禀木之气而兼土化以生。可升可降。阳中阴也。恶防己。
【主治】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痛湿痹。久服安五脏。(本经)烦心不得眠。脐

下痛
骨风。
【归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