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前论】丹溪曰。甘草味甘。大缓诸火。东垣曰。凡心火乘脾。腹中急痛。腹皮急缩者。
宜
用之得其平。仲淳曰。凡解毒必入甘草。盖诸毒遇土则化。甘草为土精。故能化毒。解一切
邪气。纲目曰。甘草头生用。能行肝胃二经瘀浊之血。消肿导毒。甘草梢生用。治胸中积热
。去茎中痛。加酒煮延胡索、苦楝子尤妙。李言闻曰。欲达下焦。须用梢子。
鳌按、甘草功用甚多。各本草所详亦甚繁而难记。因总括前贤笺记而举其要如左。甘草
入和
邪热
能协和诸药。使不相争。资其土气而生肌。藉其甘味而止痛。通行十二经脉而益精养气。壮
骨
和筋。故有国老之称。而为九土之精也。
【禁忌】经疏曰。凡中满人。呕家。酒家。诸湿肿满。及胀满病。均忌。
【炮制】纲目曰。生用则补脾胃不足而泻心火。炙用则补三焦元气而解表寒。炙法用长
流水
<目录>卷四\补剂上
<篇名>黄
内容:味甘。性微温。无毒。禀天之阳气。地之冲气以生。可升可降。阳也。茯苓为使
甲、白藓皮。
【主治】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痔 。补虚。小儿百病。(本经)女人
子
脏冷
主虚喘
及诸经
【归经】入肺大肠二经。为实表助气泻火之品。
【前论】宏景曰。虚而客热。用出白水者凉补之。虚而客冷。用出陇西者温补之。好古
曰。
补
发
气盛则无陷下之忧也。嘉谟曰。凡痈疮毒瓦斯。化则成脓。补气故能内托。若不能成脓。死不
治。毒盛而元衰也。痘亦然。
【禁忌】经疏曰。黄 功能实表。有表邪者忌。又能助气。气实者忌。又能塞补不足。
胸膈
人多
<目录>卷四\补剂上
<篇名>沙参
内容:味甘苦。性微寒。无毒。禀天地清利之气而生。降多于升。阴也。反藜芦。恶防己、
一名白参。
【主治】主专益肺气。补中。血结。惊气。除寒热。(本经)疗胸痹心腹痛。结热。邪
气
头痛
养肝
【归经】入肺经。兼入脾肾二经。为补阴泻火之品。(兼泻剂)
【前论】元素曰。肺寒者用人参。肺热者用沙参。李言闻曰。人参甘苦温。其体重实。
专补
因而
【禁忌】经疏曰。脏腑无实热。肺虚寒客作嗽者。均忌。
<目录>卷四\补剂上
<篇名>丹参
内容:味苦。性微寒。降也。阴中阳也。畏咸水。反藜芦。
【主治】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除瘕破症。止烦满。益气。(本经)
养血
节疼痛
肿毒。
【归经】入心肝肾三经。为去瘀生新之品。(兼泻剂 心与心包血分药)
【前论】萧炳曰。丹参治风软脚。可逐奔马。曾用实有效。
【禁忌】经疏曰。北方产者良。孕妇无故。忌。
<目录>卷四\补剂上
<篇名>葳蕤
内容:即玉竹。味甘。性平。无毒。禀天地清和之气。而得稼穑之甘以生。可升可降。阳中
阴也。畏咸卤。
【主治】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悦颜色。(本经)心腹中结气。虚
热。
湿
润心
及劳疟
【归经】入心肺二经。为益阴长阳之品。(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
【前论】罗天益曰。凡头痛不止者。属外感。宜发散。乍痛乍止者。属内伤。宜补益。
又有
不同
症。
虚症俱用
【炮制】雷公曰。竹刀刮去皮节。洗净蜜水浸一宿。蒸了。焙干用。
<目录>卷四\补剂上
<篇名>白术
内容:味甘。性温。无毒。禀初夏之气。正得土之冲气以生。阴中阳也。可升可降。忌蛤、
雀、桃、李、菘菜、青鱼。
【主治】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本经)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
消痰
痛。胃
瘕。(大
风虚。主
(好古)
【归经】入脾胃二经。为安土除痹之品。(在血补血在气补气除湿祛寒疏风辟恶)
【前论】缪仲淳曰。二术俱为阳草。故祛邪之功胜。而益阴之效亏。药性偏长。物无兼
力。
术能
何
【炮制】备要曰。肥白者出浙地。名云头术。燥白者出宣歙。名狗头术。瘥胜于浙。糯
米泔
<目录>卷四\补剂上
<篇名>金毛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