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51-药征-第13页

姜味辛夏汤证曰∶呕。
栝蒌薤白半夏汤证曰∶心痛。
黄连汤证曰∶欲呕吐。
附子粳米汤证曰∶腹中雷鸣。又云∶逆满呕吐。
小陷胸汤证曰∶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
以上十四方,半夏皆半升。
半夏苦酒汤证曰∶咽中伤生疮。
甘遂半夏汤证曰∶心下续坚满。
以上二方,半夏十四枚,或十二枚,近半升。
半夏散证曰∶咽中痛。
半夏干姜散证曰∶干呕吐逆、吐涎沫。
半夏麻黄丸证曰∶心下悸。
以上三方,半夏诸药等分。
上历观此诸方,半夏主治痰饮呕吐也明矣;其余诸证,呕而有痰者,一是皆半夏治焉。
互 考 呕者,生姜主之。呕而有痰者,半夏主之。
小半夏汤、五苓散,其所治大同而小异。小半夏汤治呕吐有痰饮者,五苓散治呕吐而小 便不利也。
大半夏汤证,其载《金匮要略》者,盖非古也。今从《外台秘要》之文。
辨 误 余尝读《本草纲目》半夏条曰∶孕妇忌半夏,为其燥津液也;不思之甚矣。古语有之曰∶ 有 不得用其药。悲夫!夫妊娠者,人为而天赋也,故仲景氏无有养胎之药。娩身之后亦然。故 方其有疾而药也,不建禁忌。故妊娠呕吐不止者,仲景氏用干姜人参半夏丸。余亦尝治孕妇 留饮掣痛者,与十枣汤数剂,及期而娩,母子不害也。古语所谓有故无损者,诚然诚然,孕 妇忌半夏,徒虚语耳。
品 考 半夏 和、汉无别。锉用焉。世医姜汁掣之。此因本草入毒草部。而恐畏其毒,遂杀其 能者 <目录>卷中<篇名>芫花内容:主逐水也。旁治咳掣痛。
考 证 十枣汤证曰∶引胁下痛。又曰∶咳。
张仲景氏用芫花,莫过于十枣汤也。为则试服芫花一味,必大泻水。则其逐水也明矣。
辨 误 本草芫花条。慎微曰∶《三国志》云∶魏初平中,有青牛先生常服芫花,年百余岁,常 如五六十。时珍曰∶芫花乃下品毒物,岂堪久服,此方外迂怪之言,不足信也。为则曰∶方 外迂怪之说,固无论于疾医之道也。下品毒物,岂堪久服,时珍过矣!时珍过矣!有病毒而 毒药以攻之,岂不堪久服邪?学人勿眩焉。
品 考 芫花 汉产为良。本邦亦出焉。本邦所产,今之所鬻者,颇多伪也,不可不正矣。本邦 俗称志计武志,是真芫花也。
<目录>卷中<篇名>五味子内容:主治咳而冒者也。
考 证 小青龙汤证曰∶咳。
苓桂五味甘草汤证曰∶时复冒。
以上二方,五味子皆半升。
上观此二方。则五味子所主治也,咳而冒者明矣。
互 考 五味子、泽泻,皆主治冒者,而有其别。五味子治咳而冒者,泽泻治眩而冒者也。
辨 误 余尝读本草,有五味子收肺补肾之言,是非疾医之言也。原其为说,由五脏生克而来也。
夫 品 考 五味子 朝鲜之产,是为上品,汉次之。本邦之产,其品稍劣,锉用。
<目录>卷中<篇名>栝蒌实内容:主治胸痹也,旁治痰饮。
考 证 小陷胸汤证曰∶结胸。
栝蒌薤白白酒汤证曰∶胸痹、喘息咳唾。
栝蒌薤白半夏汤证曰∶胸痹、不得卧。
枳实薤白桂枝汤证曰∶胸痹。
以上四方,栝蒌实皆一枚。
上历观诸方。其治胸痹及痰饮也明矣;所谓胸痹者,胸膈痞塞是也。
互 考 枳实薤白桂枝汤条曰∶胸痹云云。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金匮要略》,
往 喘息咳唾,则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胸痹而心下痞硬,则人参汤主之。此所以不可相代也,
学人思诸。
品 考 栝蒌实 颂曰∶其形有正圆者,有锐而长者,功用皆同。今用世所谓玉章者,李时珍曰∶ 栝 <目录>卷中<篇名>葛根内容:主治项背强也。旁治喘而汗出。
考 证 葛根黄连黄芩汤证曰∶喘而汗出。(说在互考中)
以上一方,葛根半斤。
葛根汤证曰∶项背强。
葛根加半夏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桂枝加葛根汤证曰∶项背强。
以上三方,葛根皆四两。
为则曰∶葛根主治项背强急也。葛根汤及桂枝加葛根汤,皆足以征焉。
互 考 葛根黄连黄芩汤,其用葛根最多,而无项背强急之证,盖阙文也。施诸下利喘而汗出者,
终 葛根加半夏汤条曰∶太阳与阳明合病,此须疾医之言也,不取焉。葛根汤证而呕者,此 方即主之也。
品 考 葛根 和、汉无异种。药铺所谓生干者,是为良也。锉用。
<目录>卷中<篇名>防己内容:主治水也。
考 证 木防己汤证曰∶支饮。
防己茯苓汤证曰∶四肢肿。
防己黄 汤证曰∶身重。又曰∶肿及阴。
以上三方,防己皆四两。
己椒苈黄丸证曰∶肠间有水气。
以上一方,防己一两。
上历观此诸方,其治水也明矣,未见施诸他证者也。
互 考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