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糯糊和作饼及酒炒者。皆不佳。煎剂宜新鲜。气则上达。
灸火宜陈久。气乃下行。用陈久艾叶。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其
法拣取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内。木杵捣熟。罗去渣。取白者再捣。至柔烂如绵为度。用
时焙燥。则灸火得力。(濒湖)艾难着力。若入白茯苓三五片同研。即时可作细末。亦一异
也。(洪容斋)
<目录>卷九\隰草部
<篇名>茵陈蒿
内容:入药用山茵陈。家莳者力薄。二月生苗。其茎如艾叶。如淡色青蒿而背白。有歧紧细而
扁整。此虽蒿类。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茵陈。
\x茎叶\x
味苦辛甘。气微寒。阴中微阳。入足阳明太阴太阳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胆。
(本经)小便不利。通关节。去滞热。治时疾热狂头痛。头旋风眼。(诸本草)性味苦寒。
为除湿散热结之要药。(仲淳)茵陈因旧苗而发春令。故云发陈也。蘩萧蔚莪。同为蒿属。
不若此草芳香宣发。独能因陈以致新。(子由)疸证有湿热。有燥热。譬之于苗。涝则湿黄。
旱则燥黄。湿则泻之。燥则润之。此阳黄也。又有阴黄。大抵皆以茵陈为主。而佐治各随其
寒热也。(海藏)茵陈五苓散。总治诸疸。得黄连黄柏干葛苜蓿五味子。治酒疸。得二术茯
苓泽泻车前木通橘皮神曲红曲麦冬。治谷疸。同生地仙人对坐草石斛木瓜牛膝黄柏。治女劳
疸。风疾挛
〔论〕茵陈秋后茎枯。经冬不死。至春又生。根水德之所养。而宣木德之用。土之主在
木。其用在水。由木以达水。由水木之达以善上之用。发陈致新。与他味之逐湿热者殊。而
渗利为功者尤难相匹。卢氏谓诸邪成热入中为疸。必从腠理脉络而内薄之。陈丝如腠如理。
如脉如络。芬芳疏利。味苦健行。则入者出结者散矣。黄证湿气胜则如熏黄而晦。热气胜则
如橘黄而明。湿固蒸热。热亦聚湿。皆从中土之湿毒以为本。所以茵陈皆宜。海藏谓阳黄阴
黄皆用之。又云。内伤变黄。只用理中建中。茵陈不必用。试思人身湿热之病居多。如七情
房劳。酒食违宜。劳役过度。伤其中气。以累元气。致脾阴大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者。何
可胜数。第有因如是之损伤。以病黄胆者。亦有损伤而不能调养。以成虚劳者。虚劳虽亦有
发黄。实则区以别矣。海藏所云不必用。当是此类。至于黄证。黄为湿。疸为单阳而无阴。
此阳邪即湿邪之所郁而壅者。湿邪有微甚。及兼热兼寒瘀血之所因不同。其初七情房劳。酒
食劳役。伤其中气。以累元气。脾阴受伤。故病于湿。湿渐化热。热则脾阴之伤愈甚。而胃
阳愈困。更不能行其津液矣。至此湿滋热。热益滋湿。黄与疸合。(黄为湿疸为单阳而无阴)
则脾肾交病矣。先哲曰。小便不利为里实。宜利小便。或下之。无汗为表实。宜发汗。或吐
之。小便赤涩为湿热盛。惟小便清白定属虚。(先哲言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脚弱。
心忪口淡耳鸣。微寒发热。气急便浊诸证。均治以养荣汤。)投以茵陈反为虚虚。然则小便
不利及赤涩者。乃湿兼热甚。因脾之真气衰。无以为水之主。而湿邪壅。水不得土气以行其
化。而阳邪壅。真阴虚。二者交病。大都始于胃。次及脾。更次及肾。自微而甚。皆茵陈之
对治。缘茵陈能达水化。以行木用而救脾也。至于内伤。原属虚证。果至标急。则虽虚而舍
本以治标。若久病脾胃受伤。气血虚弱。必须补助正气。俾邪气渐退。不可过用凉剂。强通
小便。恐肾水枯竭。久而面色黑黄。不可治也。又有元气素弱。避渗利之害。过服滋补。以
致湿热愈增者。则又不可拘于久病调补之例。更有劳役伤气已甚。复因口食冷物。或久雨。
体脆感其气。致寒湿相合以发黄者。此种投姜附术蔻不得不藉茵陈以化湿。所谓阴黄也。总
之。兹物之投于外感之阳黄阴黄皆宜。于内伤之湿热亦宜。(小盒饭黄赤)惟于内伤之寒湿
合者不宜。(小便清白而自利)盖内伤寒湿。为阳气不足之所化。宜投术附。不可以有余之
治法化之也。抑黄病原属中土。洁古乃言茵陈人足太阳。何也。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又
三焦者足太阳少阴之所将。能宣巨阳水化。则能达中土之湿化矣。
〔修治〕采得叶有八角者。阴干。去根。细锉。弗令犯火。
<目录>卷九\隰草部
<篇名>青蒿
内容:所在有之。望春便发。茎如指而肥。叶极纤细。似茵陈而背不白。至夏渐高五六尺许
。秋深开细淡黄花。结子如粟米。茎柔韧。根白硬。苗叶花实并香。功力亦相若也。青蒿茵
陈。人疑两药一种。因老嫩异名。不知叶虽近似。种却不同。青蒿叶背面俱青。且结花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