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根用。其根之劲促者。另成他类。有入秋放花如荻。实尖黑
。长分许。粘衣刺人者。管也。有茎端开叶。茎上有粉。根头有毛者。黄菅也。又有生湖南
及江淮间。叶脊三棱。臭如蒲草者。菁也。(包藉缩酒用)又丛生如芦。叶大如蒲。高六七
尺者。芒也。根都劲促。不堪入药。(之颐)
味甘气寒。阳中之阴。入手少阴足太阴阳明经。能除内热。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
瘀血血闭寒热。(除热所以益气。血热则瘀。瘀则闭。闭则寒热作。)治肺热喘急。伤寒哕逆。
及客热在肠胃。止诸血吐衄。妇人崩中漏下。月经不匀。通血脉淋沥。(皆血分虚热所致)
止渴利小便。下五淋。并治水肿黄胆。(诸本草)同麦冬生地杞子。治劳伤内热。同生地麦
冬苏子枇杷叶白芍甘草蒲黄童便。治诸血。同牛膝生地童便。治血热经枯而闭。同竹茹麦冬
石膏人参。治伤寒胃热哕逆。同枇杷叶竹茹麦冬。治火炎内热。反胃上气。又同芦根水煎饮
之。治反胃上气。食入即吐。同赤白茯苓赤小豆车前子薏仁木瓜石斛木通芍药。治水肿。同
生地天麦冬车前子牛膝茯苓黄柏五味枸杞童便。治溺血。温病热哕。(伏热在胃。令人胸满
气逆。逆则哕。)同葛根煎汁饮之。哕止辍服。虚后水肿。(因饮水多。小便不利。)用白茅
根一大把。赤小豆三升。水三升。煮干。去茅。食豆水。随小便下也。
〔论〕白茅春夏之交而华。至秋即枯。故采根以六月。夫当火土司令时。其气不禀乎燥
热。反全其甘寒。是于至阳之中而禀清和之阴。即以清阴达其至阳之化者。(犹值阴寒之候
。乃有独禀阳和之气者。自能令阴气益畅。)之颐谓为阳中之阴。不妄也。总纪其功。在除
胃中伏热而裕阴以和阳。所治吐衄诸血证。固非以通利为功。亦不以止蓄为事。盖其能行
能止者。皆阳从外而依阴。阴从中而起阳。流行坎止。应乎自然之节尔。(丹皮茅根侧柏藕
节。俱能清血分中火。血药须之。)至热散阴和而阳愈宣。是以又有虚后水肿之效也。
缪氏云。凡因寒发哕。中寒呕吐。及湿痰停饮发热。并不得服。
〔修治〕 掘土中得之。弗用露根。洗净捣烂。
\x茅花\x
气味甘温。煎饮并塞鼻。止吐衄血。又敷炙疮不合。(日华子)准绳方。用茅花同诸味。
治尿血。
<目录>卷七\山草部
<篇名>龙胆草
内容:产吴兴者胜。直下抽根一二十条。类牛膝而短。一种味极苦涩。经冬不凋。名
石龙胆。类同而种别。(核)
根苦涩。大寒。气味俱浓。沉而降。阴也。足厥阴少阳经气分药。又入足少阴阳明经。
草龙胆是少阳枢药。少阳化气。属相火。用苦寒对待治之。(之颐)主肝胆邪热。下焦湿火
肿痛。疗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目中肿痛诸患。除胃中伏热。湿热黄胆。时气温热。热泻下
痢。治小儿壮热骨热。惊痫入心。时疾热黄。(诸本草)除下部风湿及湿热。(肝胆为风木之
脏。而藏血者。固易为湿热之病。)治脐下至足肿痛。并寒湿香港脚。下行之功与防己同。酒
浸则能上行外行。治眼中之病必用。如两目赤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当以柴胡为主。
胆草为使。(洁古)同苦参牛胆。治谷疸。同生地。治湿热伤血分。侵入大肠。以致卒下血。
同白芍甘草茯神麦冬木通。主小儿惊痫入心。壮热骨热。时疾热黄。口疮。同苦参蛆虫灰青
黛
〔论〕百物之生。气在味先。寒者水之气。热者火之气。气寒味苦者。本下降之气而泄。
气热味苦者。即本上升之气而泄。然阳者其精奉于上。元气以升为补。不若阴寒。其精降于
下。合于味之苦者。乃为泄也。龙胆草气大寒。味甚苦。就水中大泄火热。故用以治肝胆火。
并湿中蓄热者。夫肝胆表里。为相火所寄。与手厥阴少阳。历遍三焦之间。下合于脾肾之阴
以病。则为湿热。上合于肺胃之阳以病。则为风热。种种见证。须明其为本病为合病而用之
。或主或辅。庶乎适宜。要之。此等苦寒。可以治后天气血之病。不可以治先天元阴元阳之
病。即治气血。亦治有余而为热之病。非治不足而为热之病也。人身相火。在包络三焦则为
先天。在肝胆即为后天。后天藉先天以生。先天藉后天以成。如后天气血诸病。累及先天。
有时须于胆草。(惟肝胆为后天相火。故每与中五之土相为用。相为病。义见胡黄连条下。)
如泄后天相火。反致有伤谷气。又岂得为肝之利益哉。故用者宜审。
缪氏云。大寒纯阴。能除实热。胃虚血少之人。不可轻视。亦弗空腹服。令人溺不禁。
以其太苦。下泄太甚也。
〔修治〕 铜刀刮去须土。锉细。甘草水浸一宿。晒干。虚人酒炒黑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