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阳气之分。而思虑色
欲。损伤血分。又有阴血阳血之异。盖血阴气阳者。分阴分阳之义。而气血各有阴阳者。阴
阳互根之理也。大法阳气虚者。宜桂附兼参 峻补。阴气虚者。参术甘草缓而益之。阴分血
虚者。生地元参龟板知柏补之。阳分血虚者。茯苓参归远志之类补之。此实前人之所未发也
。统治诸证。总先明于火与热之分。先哲言阳虚生寒。寒生湿。湿生热。阴虚生火。火生燥
。燥生风。此火热之介。然而不移者。火固热也。第所谓少火者。乃阴中之真阳。不指气之
热者以名火也。若指气之热者以为火。是属壮火而非少火矣。所谓肺热还伤肺者。乃肺热干
于阴之证。此属虚火不可投参者也。所谓养正邪自除者。乃肺热无干于阴分之证。此属虚热
可以投参者也。大都人身诸病。干于阴分者居其强半。故肺热还伤肺之言。未可概非。至人
身虚病无干于阴分。而止属阳分者虽少。亦确有之。故养正邪自除之言。间亦中的。总先明
于虚热虚火之辨而可已。参之用舍。惟血证最宜分明。仁斋云。人身之血。赖气升降。气清
则和。气浊则乱。故凡治血逆者。莫先清气。又云。血遇热则宣流。故止血多用凉药。然亦
有气虚挟寒。阴阳不能相守。荣气虚散。血亦错行。所谓阳虚阴必走是也。此证必外有虚冷
之状。法当温中。使血自归于经络。统绎二义。其治悬若冰炭。然同是血帅于气。气为血先
之义耳。所谓气清则和者。阳得阴以为守。则阳中之阴降。阴降而阳随之。是之谓和。和则
不逆矣。浊者阳不得阴以为守。因僭越而上亢。是之谓乱。乱则何所不至而成逆矣。至于气
虚者。血不得其统驭之主而亦妄行。犹所谓无主乃乱也。同是血逆。而治有不得不异者。故
肺热干于阴。与无干于阴。固参用舍之分。至于血证虽有异治。然俱已伤其阴矣。又惟气浊
气虚之分。必从主乎血者以为治柄也。气之清浊虚实。最关于血者。其义何如。曰。凡人气
有营卫之分。气之阳属卫。阴属营。阳先而阴从之。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脉络。脉络先盛。
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乃大盛。即此可知阳为阴之先。血乃气之充。气之清浊虚实。
最与血相关也。治血证辄言引血归经。归经者云何。经曰。胃者水谷气血之海。胃之所出气
血者。(如行路从某道出之出)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又曰。五脏之道。皆
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生。是故守经隧焉。即此观之。则气之浊。气之虚
者。即所谓血气不和。而百病生者也。皆不得至于经而行其血气者也。然必本于气。能化血
之脏以取责焉。盖气之浊与气之虚。举不能入心而为血之主。入脾而为血之统。入肝而为血
之藏。又焉能入于经隧。以归五脏六腑之大络乎。人身之血。固无处不周。然脏腑之络。系
于经络。而经隧之能通血气者。尤在于气为之主。此所以责其本而治肺也。然则归经是其末
图。求本惟在治肺。是乃所谓善守经隧者矣。
〔修治〕 以其生时背阳。故不喜见风日。凡生用宜 咀。熟用宜隔纸焙之。或熟酒润
透。 咀焙熟用。并忌铁器。
参芦 气味苦温。人参入手太阴补阴中之阳者也。芦则反是。大泻太阴之阳。主吐虚劳
痰饮。(弱者以参芦代瓜蒂)一女子性躁。味浓。炎月因大怒而呃作。举身跳动。昏不知人。
丹溪用人参芦半两。逆流水一盏半。煎一碗饮之。大吐顽痰数碗。大汗。昏睡一日而安。此
证暴因怒逆。肝木乘火侮肺。故呃大作而神昏。参芦善吐痰。尽则气降而火衰。金气复位。
即此可见大泻太阴之阳。一人作劳发疟。服疟药变为热病。舌短痰嗽。六脉洪数而滑。此痰
蓄胸中。非吐不愈。以参芦汤加竹沥二服。涌出胶痰三块。次与人参黄 当归。煮服半月乃
安。



<目录>卷七\山草部

<篇名>沙参

内容:出淄齐潞随江淮荆湖州郡沙碛中。根长尺许。若黄土地中者。根则短小。根茎俱有白
汁如乳。故一名羊乳。八九月采者白而实。春月采者微黄而虚。干时宛似人参。中黄外白。
但体轻松。味淡而短耳。(核)今世所用者。不知为何许物。(之颐)
根味甘微苦。气微寒。(苦者味之阴。寒者气之阴。甘乃土之冲气所化。合斯三者。故
能补五脏之阴。)足厥阴本经药。(养肝之功居多)又为脾经气分药。更入手太阴经。主治补
中。清肺热益肺气。疗胸痹结热。邪气头疼。散血结。养肝气。宣五脏风气。治久咳肺痿。
皮间邪热。惊气。(常欲眠而多惊烦者最宜。又惊气上逆。不能 之使下者。功用颇捷。)疝
气。方书治中风咯血。着痹谵妄。肺寒者用人参。肺热者用沙参代之。取其味甘也。(洁古)
人参甘苦温。其体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