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则气浮。代赭之重以镇之。伤寒汗吐下后。
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主旋复代赭汤。(好古) 小儿泻后。眼上。三日不乳。目黄如金。
气将绝。此慢惊风也。宜治肝。用水飞代赭末。每服五分。冬瓜仁煎汤调下愈。急慢惊风。
吊眼撮口。搐搦不定。代赭石火烧醋淬十次。细研水飞。日干。每服一钱或半钱。真金煎汤
调下。连进三服。脚胫上有赤斑。此惊气已出。病当安也。无斑点者不可治。堕胎下血不止。
代赭末一钱。生地汁半盏调服。日三五次。以瘥为度。血崩。赭石火 醋淬七次。为末。白
汤服二钱。诸丹热毒。赭石青黛各二钱。滑石荆芥各一钱。为末。每服钱半。蜜水调下。仍
外敷之。
〔论〕 人身肝脏之气。由阴而升阳者也。升而不能合于天气之阳。则病于风。本经赭
石主治。首言鬼疰贼风。以鬼疰乃元气虚怯之幻象。惟于补益中佐此以镇虚怯。则肝之惊风
自平。何以能之。盖赭石一名铁朱。本金气之化。(山上有赭。其下有铁。)金属天气。而赭
色化赤则从火。是金火合德以畅卫而达营。即木之所以得媾于金而风平者。不仅如铁锈之以
金制木也。若是。则赭石固气分之剂矣。何以能效血分之功欤。曰。阳中之太阳心也。而生
血却在此心。肺合而气盛。气盛而血生。俾清中之浊入胃至脾。而肝乃得司其藏血之职。安
得谓清镇气化不能为血化之地欤。或曰。小儿惊痫。固知病及风木矣。女子崩带。亦专属风
木之病欤。曰。风脏即血脏。血之不获宁谧者。多本脏风木摇之耳。此味以镇浮而平风。则
血不溢。是固然之化机也。但先气而及血。故方书用疗血证者。惟崩漏及之。以女子之血有
余。而气之病于不足以为血患者多也。明于此。则知所以用赭石矣。濒湖专以为血分药。不
知养气丹之用五石。代赭与焉。其所主治曰。诸虚百损。真阳不固。上实下虚。气不升降。
或喘或促。一切体弱气虚之人如此。则非气分药乎。且又曰。并治妇人血海冷惫诸证。是非
由气而及血之证欤。况外丹本草。固以谓为阳石矣。
下部虚寒者不宜。阳虚阴痿者忌。(仲淳)
〔修治〕 赤醋淬。三次或七次。研末水飞。取其相制。并为肝经血分引用也。(濒
湖)
<目录>卷五\石部
<篇名>石绿
内容:石绿。阴石也。生铜坑中。铜得紫阳之气而生绿。绿久则成石。谓之石绿。而铜
生于中。与空青曾青同一根源也。今人呼为大绿。(濒湖)
性有小毒。吐风痰甚效。吐风痰法。拣石绿精好者。研筛水飞。再研。如风痰眩闷。取
二三钱。同龙脑三四豆许研匀。薄荷汁合酒温调服之。偃卧须臾。涎自口角流出。不致呕吐。
功胜他药。(颂) 按此味善吐风痰。以其为铜之祖。气取金气之精。能使木平者。莫是过
也。合龙脑名碧霞散。不可以治湿痰。惟同附子尖乌头尖蝎梢用者。名碧霞丹。乃可治之。
中风之痰。风湿有异。此阳中阴中之分也。世人愦愦者多。
<目录>卷五\石部
<篇名>石胆
内容:胆以色味命名。因其质似矾。俗呼胆矾。出蒲州山穴中。鸭嘴色者为上。产羌里
者色少黑。次之。信州又次之。是物生于石。其经煎炼者即多伪。但以火烧之成汁者。必伪
也。涂于铜铁上。烧之红者。真也。又以铜器盛水。投少许入中。水色不变青碧。数日不异
者。真也。(濒湖) 成块若鸡卵。圆大色青。碧如琉璃。击之纵横解皆成叠。有铜坑内生
者。亦可煎炼而成。今市多以醋揉青矾假充。不可不辨。(嘉谟)
味酸涩。气寒。有毒。入少阳胆经。明目。治目痛及诸痫痉。女子阴蚀痛。并崩中下血。
(本经)入吐风痰药最快。散症积咳逆上气。疗喉蛾。化鼻中 肉。鼠 恶疮。胆矾乃铜之
精液。其性收敛上行。能涌风热痰涎。发散风木相火。又能杀虫。故治咽喉口齿疮毒有奇功。
(濒湖)喉痹极速垂死方。用真鸭嘴胆矾末。醋调灌之。大吐胶痰数升。即瘥。蛊胀及水肿
。用胆矾明亮如翠琉璃者。米醋煮。以君臣之药佐服。胜于铁砂铁蛾。以其入肝胆制脾块故
也。魏清臣消肿黑丸子。即用此。
〔论〕 胆矾气寒。味酸涩。而涩较胜。据其气味。乃是阴不得阳以畅。阳即不得阴以
和。总未离于出地之初气耳。故以对待相火之上逆而化为风淫者。其色青。其味酸涩。似独
全乎出地风木之气化。而还以收降其风邪也。第风木之用。以升出为其能达阴于阳。而酸收
乃其体之根于最初者耳。有收敛于阴。乃能宣散于阳。方书用治胀满黄胆。及去齿风缠喉风
等证。皆由收敛以致宣散之功。是由体而达诸用者也。
再喉痹一症。用胆矾亦宜审处。楼全善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