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均州山。(属
湖广。)叶圆长背白有芒,茎独
植高二尺许。气香似艾,采亦端阳。治诸般风劳,止遍身疼痛。
(谟)按∶艾叶,《本经》及诸注释悉云∶生于田野,类蒿复道者为佳,未尝以州土拘
也。世俗反指此为野艾,至贱
视之。端午节临,仅采悬户,辟疫而已。其治病症,遍求蕲州所产独茎、圆叶、背白、有芒
者,称为艾之精英。倘有收
藏,不吝价买。彼处仕宦,亦每采此。两京送人,重纸包封,以示珍贵。名益传远,四方尽
闻。今以形状考之,九牛草
者即此。人多不
识,并以艾呼。经注明云∶气虽艾香,实非艾种。医用作炷,以灸风湿痹疼、痨热积聚。尝
获效者,亦因辛窜可以通利
关窍而已。谓之全胜真艾,未必能然。大抵人之常情,贵远贱近。泥于习俗,胶固不移。纵
有《本经》之文,诸家之注,
何尝着一目视,以为真伪之别耶?噫!可胜叹哉!可胜叹哉!
<目录>卷之三\草部下
<篇名>地榆
内容:\r江宁府地榆\pj204.bmp\r
\r衡州地榆\pj205.bmp\r
味苦、甘、酸,气微寒,气味俱薄。阴中阳也。无毒。山谷俱有生长,八月采根曝干
。恶麦门冬,宜人头发。虽理血病,惟治下焦。止妇人带下崩中,及月经不断;却小儿疳热
泻痢,驱积瘀时行。止痔 来红,禁肠风下血。散乳 ,愈金疮。因性沉寒,故诸血热者可
用。倘若虚寒水泻冷痢,切宜忌之。
第一卷五加皮款后,(谟)按∶宜参看。
<目录>卷之三\草部下
<篇名>紫草
内容:\r紫草\pj206.bmp\r
味苦,气寒。无毒。人家园圃,多有种栽。三月采根,可煎染紫。凡资入药,去根取
茸。益气补中,通窍利水。治目黄成疸,疗腹满作疼。合膏敷疥癣疮疡,单煮托豌豆疮疹。
<目录>卷之三\草部下
<篇名>茜草
内容:\r茜草\pj207.bmp\r
\r茜根\pj208.bmp\r
味苦,气寒。阴中微阳。无毒。多产郊原,一名地血。苗牵长蔓延草上,根紫色收采
春初。煎汁可染绛红,入药勿犯铜铁。疗中多蛊毒,吐下血如烂肝;治跌久损伤,凝积血成
瘀块。虚热崩漏不止,劳伤吐衄时来;女子经滞不行,妇人产后血晕。凡诸血证,并建奇功
。除乳结为痈,理体黄成疸。
<目录>卷之三\草部下
<篇名>马鞭草
内容:\r马鞭草\pj209.bmp\r
味甘、苦,气微寒。有小毒。江淮州郡多,村墟陌路有。苗叶类菊,又若野狼牙。高
二三尺茎圆,抽四五穗花紫。(春开细碎紫色,秋复再花。)穗较鞭鞘不异,故以马鞭为名。
主下部 疮并金疮积血作疼,研末敷妙;(曾治杨梅疮,用此煎汤,先熏后洗,汤气才到便
觉爽快,候温洗之,痛肿随减。)通女人月水及血气成症结瘕,生捣煎良。(醇酒煎服。)去
小腹卒痛难当,禁久疟发热不断。绞肠痧即效,缠喉痹极灵。杀诸般疰虫,消五种痞块。
<目录>卷之三\草部下
<篇名>夏枯草
内容:\r夏枯草\pj210.bmp\r
味苦、辛,气寒。无毒。旷野平原,随处俱有。叶类旋覆,花似丹参。冬至后发生
,
夏至时枯瘁,故谓夏枯草也。四月收采,洗净阴干。凡用拯 ,王瓜为使。破症坚 瘤结气
,散瘰 鼠 头疮。寒热堪驱,湿痹兼却。
(谟)按∶夏枯草禀纯阳之气,得阴气即枯,故逢夏至梗枯也。丹溪有言∶善补养厥阴
血脉之
功,能治肝虚目疼、冷泪不止、羞明怕日、久视昏花。用夏枯草五钱、香附子一两,研细为
散,茶调下咽,服之诚有神功。惜乎!《本经》未之及也。
<目录>卷之三\草部下
<篇名>百部
内容:\r百部\pj211.bmp\r
味甘、苦,气微温。又云∶微寒。无毒。一云∶有小毒。随处生长,用惟取根。劈开
去心,酒浸火炒。主肺热上气,止年久咳嗽急求;治传尸骨蒸,杀寸白蛔虫须用。又专治虱
,亦可去疳。烧汤洗牛马身虱不生,烧烟熏树木蛀虫即死。人家烧烬,尽逐蠓蝇。
<目录>卷之三\草部下
<篇名>百合
内容:\r滁州百合\pj212.bmp\r
\r成州百合\pj213.bmp\r
味甘,气平。无毒。洲渚山野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