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身轻。平寒清肺。肺主气。所
以益气。心主血。味苦清心。清则血充华面。所以耐老。而面白可悦也。心为十二官之主。
心安十二官皆安。所以长年也。
制 方:
茵陈同川莲、干葛、黄柏、苡仁、北味。治酒疸。同二术、茯苓、泽泻、车前、木通、
陈皮
、神曲、红曲。治谷疸。同生地、石斛、木瓜、牛膝、黄柏。治女劳疸。
<目录>卷二\草部下
<篇名>【夏枯草】
内容:气寒。味苦辛。无毒。主寒热。瘰 鼠 。头疮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轻
身。
夏枯草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太阳膀胱寒水经。味苦辛无毒。得地火金之味。入手少
阴心经、手太阴肺经。遇火令而枯。禀金水之气独全。水制火。金平木。故专主少阳相火。
风木胆经之症。气味轻清。少阳也。太阳主表。表邪外入。则太阳有病。而恶寒发热矣。其
主之者。味辛可以散表寒。味苦可以清热也。瘰 鼠 。皆少阳胆经风热之毒。夏枯草禀金
水之气味。所以专入少阳。解风热之毒也。头乃太阳行经之地。膀胱湿热则生头疮。其主之
者。气寒清热。味苦燥湿也。积聚而有形可征谓之症。乃湿热结气也。味辛可以散结。味苦
可以燥湿热。所以主之也。瘿亦少阳之症。其主之者。以夏枯草专治少阳之症。而辛散之功
也。
湿邪伤下。脚肿湿痹。无非湿也。苦能燥湿。所以主之。且入肺与膀胱。而有祛湿之力。
湿
胜则身重。既有祛湿之功。所以能轻身也。
制 方:
夏枯草末。治血崩不止。及赤白带下。夏枯草可代柴胡升发。可代甘菊清肝。同白茯、
白术
、黄柏。治湿热。同连翘、金银花、贝母、元参、薄荷、花粉、紫背天葵、甘草。治瘰 有
功效。用数两煎汤。煮甘菊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白芨、白蔹、甘草、生地、白芷、半
枝莲。消一切肿毒甚神。
<目录>卷二\草部下
<篇名>【丹参】
内容:气微寒。味苦。无毒。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
满益气。
丹参气微寒。禀天初冬寒水之气。入手太阳寒水小肠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
入手
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心腹者。心与小肠之区也。邪气者。湿热之邪气也。气寒则清
热。味苦则燥湿。所以主之。肠小肠也。小肠为寒水之腑。水不下行。聚于肠中。则幽幽如
水走声响矣。苦寒清泄。能泻小肠之水。所以主之。小肠为受盛之官。本热标寒。所以或寒
或热之物。皆能积聚肠中也。其主之者。味苦能下泄也。积聚而至有形可征谓之症。假物成
形谓之瘕。其能破除之者。味苦下泄之力也。心与小肠为表里。小肠者心火之去路也。小肠
传
化失职。则心火不能下行。郁于心而烦满矣。其主之者。苦寒清泄之功也。肺属金而主气。
丹参清心泻火。火不刑金。所以益气也。
制 方:
丹参同牛膝、生地、黄 、黄柏。则健走飞步。同麦冬、沙参、五味、甘草、青蒿、花
粉。
治烦满。同牛膝、木瓜、萆 、 、杜仲、续断。治脊强脚痹。专一味。治湿热疝气。自
汗出欲死者。为末水丸。治软脚病。
<目录>卷二\草部下
<篇名>【益母子】
内容:气微温。味辛甘。无毒。主明目益精。除水气。久服轻身。
益母气微温。禀天初春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甘无毒。得地金土之味。入手太阴
肺经
、足太阴脾经。气味俱升。阳也。肝为藏血之脏。脾为统血之脏。辛甘益血。目得血则能视
。所以明目。脾者阴气之原也。肺者津液之原也。甘辛能润。所以益精。脾者为胃行津液者
也。肺者相传之官。通调水道者也。辛甘益脾肺。则津液行而水道通。所以除水气。久服益
肝脾肺。肺主周身之气。脾主周身之血。肝为生生之脏。以生气血。气血生。生长旺。自然
身轻矣。(茎)主疹痒。所以可浴儿也。
制 方:
益母子童便煎服。能下死胎。同川芎、归身、白芍、生地、杜仲、阿胶、续断丸。安胎
止痛
。同生地、白芍、麦冬、青蒿、五味、阿胶。治胎漏下血。
<目录>卷二\草部下
<篇名>【红花】
内容:气温。味辛。无毒。主产后血晕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
亦主蛊毒。
红花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
经。
气味俱升。阳也。肝为藏血之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