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至痈疽溃处,甚验。
时珍曰∶皂荚刺治风杀虫,功与荚同,但其锐利直达病所为异耳。《神仙传》云∶左亲
骑军崔言∶一旦得大风恶疾,双目昏盲,眉发自落,鼻梁崩倒,势不可救。遇异人传方∶用
皂角刺三斤烧灰,蒸一时久,晒干为末。食后浓煎大黄汤调一匕,饮之。一旬眉发再生,肌
润目明。
后入山修道,不知所终。又刘守真《保命集》云∶疠风乃营气热,风寒客于脉而不去。
宜先用桦皮散服五、七日,后灸承浆穴七壮。三灸后,每旦早服桦皮散,午以升麻葛根汤下
钱氏泻青
仍戒房
服,直候虫尽为绝根也。新虫嘴赤,老虫嘴黑。
【附方】新十二。
小儿重舌∶皂角刺灰,入朴硝或脑子少许,漱口,掺入舌下,涎出自消。(《普济方》)。
小便淋闭∶皂角刺(烧存性)、破故纸等分,为末。无灰酒服。(《圣济总录》)。
肠风下血∶便前近肾肝,便后近心肺。皂角刺灰二两,胡桃仁、破故纸(炒)、槐花(炒)
各一两,为末。每服一钱,米饮下。(《普济方》)。
伤风下痢∶风伤久不已,而下痢脓血,日数十度。用皂角刺、枳实(麸炒)、槐花(生
用)
各半两,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下,日二服。(《袖珍方
胎衣不下∶皂角棘烧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熊氏《补遗》)。
妇人乳痈∶皂角刺(烧存性)一两,蚌粉一钱,和研。每服一钱,温酒下。(《直指方》)。
乳汁结毒,产后乳汁不泄,结毒者。皂角刺、蔓荆子各(烧存性)等分为末。每温酒服二
钱。(《袖珍方》)。
腹内生疮∶在肠脏不可药治者。取皂角刺不拘多少,好酒一碗,煎至七分,温服。其脓
血悉从小便中出,极效。不饮酒者,水煎亦可。(
疮肿无头∶皂角刺烧灰,酒服三钱。嚼葵子三、五粒。其处如针刺为效。(《儒门事亲》)。
癌瘭恶疮∶皂角刺(烧存性,研),白芨少许,为末,敷之。(《直指方》)。
大风疠疮∶《选奇方》∶用黄柏末、皂角刺灰各三钱,研匀,空心酒服。取下虫物,并不
损人。食白粥两、三日,服补气药数剂。名神效散。如四肢肿,用针刺出水再服。忌一切鱼、
肉、发风之物。取下虫大小长短其色不一,约一、二升,其病乃愈也。(《仁存方》)。
发背不溃∶皂角刺(麦麸炒黄)一两,绵黄 (焙)一两,甘草半两,为末。每服一大
钱,酒一盏,乳香一块,煎七分,去滓温服。(《普济本事方》)
\x木皮、根皮\x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风热痰气,杀虫(时珍)。
【附方】新二。
肺风恶疮瘙痒∶用木乳(即皂荚根皮,秋冬采如罗纹者,阴干炙黄)、白蒺藜(炒)、黄
、人参、枳壳(炒)、甘草(炙)等分为末。沸汤每服一钱。(《普济方》)。产后肠脱
用皂角树皮半斤,皂角核一合,川楝树皮半斤,石莲子(炒,去心)一合,为粗末,以水煎
汤,乘热以物围定,坐熏洗之。挹干,便吃补气丸药一服,仰睡。(《妇人良方》)
\x叶\x
【主治】入洗风疮渫用(时珍)。
【附录】鬼皂荚 藏器曰∶生江南泽畔。状如皂荚,高一、二尺。作汤浴,去风疮疥癣。
叶,去衣垢,沐发令长
<目录>木部第三十五卷\木之二
<篇名>肥皂荚
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肥皂荚生高山中。其树高硕,叶如檀及皂荚叶。五、六月开白花,结
荚长三、四寸,状如云实之荚,而肥浓多肉。内有黑子数颗,大如指头,不正圆,其色如漆
而甚坚。中有白仁如栗,煨熟可食。亦可种之。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
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相感志》言∶肥皂荚水,死金鱼,辟马蚁, 见之则不
就。亦物性然耳。
\x荚\x
【气味】辛,温,微毒。
【主治】去风湿下痢便血,疮癣肿毒(时珍)。
【附方】新九。
肠风下血∶独子肥皂(烧存性),一片为末,糕糊丸;一片为末,米饮调,吞下。(《普
济方》)
下痢禁口∶肥皂荚一枚,以盐实其内,烧存性,为末。以少许入白米粥内,食之即效。
(《乾坤生意》)。
风虚牙肿∶老人肾虚,或因凉药擦牙致痛。用独子肥皂,以青盐实之,烧存性,研末
掺之。或入生樟脑十五文。(《卫生家宝方》)。
头耳诸疮,眉癣、燕窝疮∶并用肥皂( 存性)一钱,枯矾一分。研匀,香油调,涂之。
(《摘玄方》)。
小儿头疮∶因伤汤水成脓,出水不止。用肥皂烧存性,入腻粉,麻油调搽。(《海上方》)。
腊梨头疮,不拘大人、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