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药》闸极木皮,《拾遗》 木枝叶。
【释名】 (与楠字同)。
时珍曰
【集解】藏器曰∶ 木高硕,叶如桑,出南方山中。
宗 曰∶楠材,今江南造船皆用之,其木性坚而善居水。久则当中空,为白蛾所穴。
时珍曰∶楠木生南方,而黔、蜀诸山尤多。其树直上,童童若幢盖之状,枝叶不相碍。
叶似豫章,而大如牛耳,一头尖,经岁不凋,新陈相换。其花赤黄色。实似丁香,色青,不
可食。干甚端伟,高者十余丈,巨者数十围,气甚芬芳,为梁栋器物皆佳,盖良材也。色赤
者坚,白者脆。其近根年深向阳者,结成草木山水之状,俗呼为骰柏楠,宜作器。
\x楠材\x
【气味】辛,微温,无毒。藏器曰∶苦,温,无毒。
大明曰∶热,微毒。
【主治】霍乱吐下不止,煮汁服(《别录
【附方】新三。
水肿自足起∶削楠木、桐木煮汁渍足,并饮少许,日日为之。(《肘后方》)
心胀腹痛,未得吐下∶取楠木削三、四两,水三升,煮三沸,饮之。(
耳出脓∶楠木烧研,以棉杖缴入。(《圣惠方》)
\x皮\x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霍乱吐泻,小儿吐乳,暖胃正气,并宜煎服(李 )。



<目录>木部第三十四卷\木之一

<篇名>樟

内容:(《拾遗》)
【释名】时珍曰∶其木理多纹章,故谓之樟。
【集解】藏器曰∶江东KT 船多用樟木。县名豫章,因木得名。
时珍曰∶西南处处山谷有之。木高丈余。小叶似楠而尖长,背有黄赤茸毛,四时不凋。
夏开细花,结小子。木大者数抱,肌理细而错纵有纹,宜于雕刻,气甚芬烈。豫、章乃二木
名,一类二种也。豫即钓樟,见下条。
\x樟材\x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恶气中恶,心腹痛鬼疰,霍乱腹胀,宿食不消,常吐酸臭水,酒煮服,无药处
用之。煎汤,浴香港脚、疥癣风痒。作履,
【发明】时珍曰∶霍乱及干霍乱须吐者。以樟木屑煎浓汁吐之,甚良。又中恶
死者,以樟木烧烟熏之,待苏乃用药。此物辛烈香窜,能去湿气、辟邪恶故也。
【附方】新一。
手足痛风,冷痛如虎咬者∶用樟木屑一斗,急流水一石,煎极滚泡之,乘热安足于桶上
熏之。以草荐围住,勿令汤气入目。其功甚捷,此家传经验方也。(虞抟《医学正
\x瘿节\x
【主治】风疰鬼邪(时珍)。
【附方】新一。
三木节散∶治风劳,面色青白,肢节沉重,膂间痛,或寒或热,或躁或嗔,思食不能食,
被虫侵蚀,症状多端。天灵盖(酥炙,研)二两,牛黄、人中白(焙)各半两,麝香二钱,
为末。
别以樟木瘤节、皂荚木瘤节、槐木瘤节各为末五两,每以三钱,水一盏,煎半盏,去滓,调
前末一钱,五更顿服,取下虫物为妙。(《圣惠方》)



<目录>木部第三十四卷\木之一

<篇名>钓樟

内容:(《别录》下品)
【校正】并入《拾遗》枕材。
【释名】乌樟(弘景)、KT
时珍曰∶樟有大、小二种,紫、淡二色。此即樟之小者。按∶郑樵《通志》云∶钓樟亦
樟之类,即《尔雅》所谓“KT ,无疵”是也。又相如赋云∶ 、楠、豫、章。颜师古注
云∶
豫即枕木,章即樟木。二木生至七年,乃可分别。观此,则豫即《别录》所谓钓樟者也。根
似乌药香,故又名乌樟。
【集解】弘景曰∶钓樟出桂阳、邵陵诸处,亦呼作乌樟,
恭曰∶生郴州山谷。树高丈余。叶似楠叶而尖长,背有赤毛,若枇杷叶上毛。八月、九
月采根皮,晒干。
炳曰∶根似乌药香。
藏器曰∶枕生南海山谷。作KT 船,次于樟木。
\x根皮\x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金疮止血,刮屑敷之,甚验(《别录》)。磨服,治霍乱(萧炳)。治奔豚香港脚水
肿,煎汤服。亦可浴疮痍疥癣风瘙,并研末敷之(大明)。
\x茎叶\x
【主治】置门上,辟天行时气(萧炳)。



<目录>木部第三十四卷\木之一

<篇名>乌药

内容:(宋《开宝》)
【释名】旁其(《拾遗》)、
时珍曰∶乌以色名。其叶状似 鲫鱼,故俗呼为 树。《拾遗》作旁其,方音讹也。
南人亦呼为矮樟,其气似樟也。
【集解】藏器曰∶乌药生岭南。邕州、容州及江南。树生似茶,高丈余。一叶三丫,叶
青阴白。根状似山芍药及乌樟,根色黑褐,作车毂纹,横生,八月采根。其直根者不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