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并入《海药》无名木皮。
【释名】胡榛子(《拾遗》)、无名子(《海药》)。
【集解】藏器曰∶阿月浑子生西国诸番,与胡榛子同树,一岁胡榛子,二岁阿月浑子也
曰∶按∶徐表《南州记》云∶无名木生岭南山谷,其实状若榛子,号无名子,波斯家
呼为阿月浑子也。
\x仁\x
【气味】辛,温,涩,无毒。
【主治】诸痢,去冷气,令人肥健(藏器)。治腰冷,阴肾虚弱,房中术多用之,得木
香、山茱萸良(李 )。
\x无名木皮\x(《海药》)
【气味】辛,大温,无毒。
【主治】阴肾萎弱,囊下湿痒,并煎汁小浴,极妙( )。
<目录>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篇名>槠子
内容:(《拾遗》)
【校正】原附钩栗,今析出。
【集解】藏器曰∶槠子生江南。皮、树如栗,冬月不凋,子小于橡子。
颖曰∶槠子有苦、甜二种,治作粉食、糕食,褐色甚佳。
时珍曰∶槠子,处处山谷有之。其木大者数抱,高二、三丈。叶长大如栗,叶稍尖而浓
坚光泽,锯齿峭利,凌冬不凋。三、四月开白花成穗,如栗花。结实大如槲子,外有小苞,
霜后苞裂子坠。子圆褐而有尖,大如菩提子。内仁如杏仁,生食苦涩,煮、炒乃带甘,亦可
磨粉。甜槠子粒小,木纹细白,俗名面槠。苦槠子粒大,木纹粗赤,俗名血槠。其色黑者名
铁槠。按∶《山海经》云∶前山有木,其名曰槠。郭璞注曰∶槠子似柞子,可食,冬月采之。
木作屋柱、棺材,难腐也。
\x仁\x
【气味】苦、涩,平,无毒。
时珍曰∶案∶《正要》云∶酸、甘,微寒。不可多食。
【主治】食之不饥,令人健行,止泄痢,破恶血,止渴(藏器)。
\x皮、叶\x
【主治】煮汁饮,止产妇血(藏器)。嫩叶∶贴 疮,一日三换,良(吴瑞)。
<目录>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篇名>钩栗
内容:(《拾遗》)
【释名】巢钩子(《拾遗》)、甜槠子。
瑞曰∶钩栗即甜槠子。
时珍曰∶钩、槠二字,方音相近。其状如栎,当作钩栎。
【集解】藏器曰∶钩栗生江南山谷。木大数围,冬月不凋,其子似栗而圆小。又有雀子
,相似而圆黑,久食不饥。详槠子下。
\x仁\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食之不饥,浓肠胃,令人肥健(藏器)。
<目录>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篇名>橡实
内容:(音象。《唐本草》)
【校正】自木部移入。
【释名】橡斗(《说文》)、皂斗(同)、栎 (音历求)、柞子(音作)、 (杼同。序、
暑
禹锡曰∶案∶《尔雅》云∶栩,杼也。又曰∶栎,其实 。孙炎注云∶栩,一名杼也。
栎,似樗之木也。 ,盛实之房也。其实名橡,有 自裹之。《诗・唐风》云∶集于苞栩
。《秦风》云∶山有苞栎。陆机注云∶即柞栎也。秦人谓之栎,徐人谓之杼,或谓之栩。其
子谓之皂,亦曰皂斗。其壳煮汁可染皂也。今京洛、河内亦谓之杼。盖五方通语,皆一物也。
时珍曰∶栎,柞木也。实名橡斗、皂斗,谓其斗 剜象斗,可以染皂也。南人呼皂如柞
,音相近也。
【集解】颂曰∶橡实,栎木子也。所在山谷皆有。木高二、三丈。三、四月开花黄色,
八、九月结实。其实为皂斗,槲、栎皆有斗,而以栎为胜。
宗 曰∶栎叶如栗叶,所在有之。木坚而不堪充材,亦木之性也。为炭则他木皆不及。
其壳虽可染皂,若曾经雨水者,其色淡。槲亦有壳,但小而不及栎也。
时珍曰∶栎有二种∶一种不结实者,其名曰 ,其木心赤,《诗》云“瑟彼柞 ”是也;
一种结实者,其名曰栩,其实为橡。二者树小则耸枝,大则偃蹇。其叶如槠叶,而纹理皆斜
勾。四、五月开花如栗花,黄色。结实如荔枝核而有尖。其蒂有斗,包其半截。其仁如老莲
肉,山人俭岁采以为饭,或捣浸取粉食,丰年可以肥猪。北人亦种之。其木高二、三丈,坚
实而重,有斑纹点点。大者可作柱栋,小者可为薪炭。《周礼・职方氏》“山林宜皂物,柞、
栗之属”即此也。其嫩叶可煎饮代茶。
\x实\x
【修治】雷曰∶霜后收采,去壳蒸之,从巳至未,锉作五片,晒干用。
周定王曰∶取子换水,浸十五次,淘去涩味,蒸极熟食之,可以济饥。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下痢,浓肠胃,肥健人(苏恭)。涩肠止泻。煮食,止饥,御歉岁(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