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便淋痛∶石韦、滑石等分,为末。每饮服刀圭,最快。(《圣惠》)。
小便转脬∶石韦(去毛)、车前子各二钱半,水二盏,煎一盏,食前服。(《指迷方》)。
崩中漏下∶石韦为末。每服三钱,温酒服,甚效。
便前有血∶石皮为末。茄子枝煎汤下二钱。(《普济方》)。
气热咳嗽∶石韦、槟榔等分,为末。姜汤服二钱。(《圣济录》)。
<目录>草部第二十卷\草之九
<篇名>金星草
内容:(宋《嘉 》)
【释名】金钏草(《图经》)、凤尾草(《纲目》)、七星草。
时珍曰∶即石韦之有金星者。《图经》重出七星草,并入。
【集解】禹锡曰∶金星草,西南州郡多有之,以戎州者为上。喜生背阴石上净处,及竹
箐中少日色处,或生大木下,及背阴古瓦屋上。初出深绿色,叶长一、二尺,至深冬背生黄
星点子,两两相对,色如金,因得金星之名。无花实,凌冬不凋。其根盘屈如竹根而细,折
之有筋,如猪马鬃。五月和根采之,风干用。
颂曰∶七星草生江州山谷石上。叶如柳而长,作蔓延,长二、三尺。其叶坚硬,背上有
黄点如七星。采无时。
【气味】苦,寒,无毒。颂曰∶微酸。
崔 曰∶制三黄、砂、汞、矾石。
【主治】发背痈疮结核,解硫黄丹石毒,连根半斤,酒五升,银器煎服,先服石药悉下。
亦可作末,冷水服方寸匕。涂疮肿,殊效。根浸油涂头,大生毛发(《嘉 》)。乌髭发(颂)。
解热,通五淋,凉血(时珍)。
【发明】颂曰∶但是疮毒,皆可服之。然性至冷,服后下利,须补治乃平复。老年不可
辄服。
宗 曰∶丹石毒发于背,及一切痈肿。以其根叶二钱半,酒一大盏,煎服,取下黑汁。
不惟下所服石药,兼毒去疮愈也。如不饮酒,则为末,以新汲水服,以知为度。
时珍曰∶此药大抵治金石发毒者。若忧郁气血凝滞而发毒者,非所宜也。
【附方】旧一,新二。
五毒发背∶金星草和根净洗,慢火焙干。每四两入生甘草一钱,捣末,分作四服。每服
用酒一升,煎二、三沸,更以温酒三、二升相和,入瓶器内封固,时时饮之。忌生冷油肥毒
物。(《经验方》)。
热毒下血∶金星草、陈干姜各三两,为末。每服一钱,新汲水下。(《本事方》)。
脚膝烂疮∶金星草背上星,刮下敷之,即干。(《集简方》)。
<目录>草部第二十卷\草之九
<篇名>石长生
内容:(《本经》下品)
【释名】丹草(《本经》)、丹沙草。
时珍曰∶四时不凋,故曰长生。
【集解】《别录》曰∶石长生,生咸阳山谷。
弘景曰∶俗中时有采者,方药不复用。近道亦有,是细细草叶,花紫色。南中多生石岩
下,叶似蕨,而细如龙须,黑如光漆,高尺余,不与余草杂也。
恭曰∶苗高尺许,五、六月采茎叶用。今市人用KT 筋草为之,叶似青葙,茎细劲紫
色,今太常用者是也。
时珍曰∶宋祁《益部方物记》∶长生草生山阴蕨地,修茎茸叶,色似桧而泽,经冬不凋
【气味】咸,微寒,有毒。普曰∶神农∶苦。雷公∶辛。桐君∶甘。权曰∶酸,有小毒
【主治】寒热恶疮大热,辟鬼气不祥(《本经》)。下三虫(《别录》)。治疥癣,逐诸风,
治百邪魅(权)。
【附录】红茂草(《图经》)
颂曰∶味苦,大凉,无毒。主痈疽疮肿。焙研为末,冷水调贴。一名地没药,一名长生
草。生施州,四季枝叶繁,故有长生之名。春采根叶。
时珍曰∶案《庚辛玉册》云∶通泉草一名长生草,多生古道丘垄荒芜之地。叶似地丁,
中心抽一茎,开黄白花如雪,又似麦饭,摘下经年不槁。根入地至泉,故名通泉。俗呼秃疮
花。此草有长生之名,不知与石长生及红茂草亦一类否?故并附之。
<目录>草部第二十卷\草之九
<篇名>石苋
内容:(宋《图经》)
【集解】颂曰∶生筠州,多附河岸沙石上。春生苗,茎青,高一尺以来,叶如水柳而短。
八、九月土人采之。
【气味】辛、苦,有小毒。
【主治】同甘草煎服,主 ,又吐风涎(颂)。
【附录】石垂 颂曰∶生福州山中。三月花,四月采子,生捣为末,丸服,治蛊毒。
<目录>草部第二十卷\草之九
<篇名>景天
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慎火(《本经》)、戒火(同)、救火(《别录》)、据火(同)、护火(《纲目》)、
辟火(同)、火母(《别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