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苦、辛,寒,无毒。
【主治】风肿痈毒赤疣,以醋摩涂之。亦治咽喉肿痛,切片含之,立愈(苏颂)。解蜈
蚣、蛇毒(时珍)。
<目录>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
<篇名>升麻
内容:(《别录》上品)
【释名】周麻。时珍曰∶其叶似麻,其性上升,故名。按∶张揖《广雅》及《吴普本草》
并云∶升麻,一名周升麻。则周或指周地,如今人呼川升麻之义。今《别录》作周麻,
非省文,即脱误也。
【集解】《别录》曰∶升麻,生益州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晒干。
弘景曰∶旧出宁州者第
之鸡骨升麻。北部亦有,而形虚大,黄色。建平亦有,而形大味薄,不堪用。人言是落新妇
根,不然也。其形相似,气色非也。落新妇亦解毒,取叶 作小儿浴汤,主惊忤。
藏器曰∶落新妇,今人多呼为小升麻,功用同于升麻,亦大小有殊也。
志曰∶升麻,今嵩高出者色青,功用不如蜀者。
颂曰∶今蜀汉、陕西、淮南州郡皆有之,以蜀川者为胜。春生苗,高三尺以来。叶似麻
叶,并青色。四月、五月着花,似粟穗,白色。六月以后结实,黑色。根如蒿根,紫黑色,
多须。
\x根\x
【修治】 曰∶采得刮去粗皮,用黄精自然汁浸一宿,曝干,锉蒸,再爆用。
时珍曰∶今人惟取里白外黑而紧实者,谓之鬼脸升麻,去须及头芦,锉用。
【气味】甘、苦,平、微寒,无毒。
元素曰∶性温,味辛微苦,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为足阳明、太阴引经的药。得葱
白、白芷,亦入手阳明、太阴。杲曰∶引葱白,散手阳明风邪。引石膏,止阳明齿痛。人参
、黄 ,非此引之,不能上行。时珍曰∶升麻,同柴胡,引生发之气上行;同葛根,能发阳
明之汗。
【主治】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鬼,辟瘟疫瘴气邪气,蛊毒入口皆吐出,中恶腹痛,时
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久服不夭,轻身长年(《别录》)。安魂定魄,鬼
附啼泣,疳 ,游风肿毒(大明)。小儿惊痫,热壅不通,疗痈肿豌豆疮,水煎绵沾拭疮上
(甄权)。治阳明头痛,补脾胃,去皮肤风邪,解肌肉间风热,疗肺痿咳唾脓血,能发浮汗
(元素)。牙根浮烂恶臭,太阳鼽衄,为疮家圣药(好古)。消斑疹,行瘀血,治阳陷眩运,
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阴痿足寒(时珍)。
【发明】元素曰∶补脾胃药,非此为引用不能取效。脾痹非此不能除。其用有四∶手足
阳明引经,一也;升阳气于至阴之下,二也;去至高之上及皮肤风邪,三也;治阳明头痛,
四也。杲曰∶升麻,发散阳明风邪,升胃中清气,又引甘温之药上升,以补卫气之散而实其
表。故元气不足者,用此于阴中升阳,又缓带脉之缩急。有胃虚伤冷,郁遏阳气于脾土者,
宜升麻、葛根以升散其火郁。好古曰∶升麻葛根汤,乃阳明发散药。若初病太阳证便服之,
发动其汗,必传阳明,反成其害也。朱肱《活人书》言∶瘀血入里,吐血衄血者,犀角地黄
汤,乃阳明经圣药。如无犀角,以升麻代之。二物性味相远,何以代之?盖以升麻能引地黄
及余药同入阳明也。时珍曰∶升麻引阳明清气上行,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素弱,
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升麻葛根汤,乃发散阳明风寒药也。
时珍用治阳气郁遏,及元气下陷诸病,时行赤眼,每有殊效,神而明之,方可执泥乎?一人
素饮酒,因寒月哭母受冷,遂病寒中,食无姜、蒜,不能一啜。至夏酷暑,又多饮水,兼怀
怫郁。因病右腰一点胀痛,牵引右胁,上至胸口,则必欲卧。发则大便里急后重,频欲登圊,
小便长而数,或吞酸,或吐水,或作泻,或阳痿,或厥逆,或得酒少止,或得热稍止。但受
寒食寒,或劳役,或入房,或怒或饥,即时举发。一止则诸证泯然,如无病患,甚则日发数
次。服温脾胜湿、滋补消导诸药,皆微止随发。时珍思之,此乃饥饱劳逸,内伤元气,清阳
陷遏,不能上升所致也。遂用升麻葛根汤合四君子汤,加柴胡、苍术、黄 ,煎服,服后仍
饮酒一二杯助之。其药入腹,则觉清气上行,胸膈爽快,手足和暖,头目精明,神采迅发,
诸证如扫。每发一服即止,神验无比。若减升麻、葛根,或不饮酒,则效便迟。大抵人年五
十以后,其气消者多,长者少;降者多,升者少;秋冬之令多,而春夏之令少。若禀受弱而
有前诸证者,并宜此药活法治之。《素问》云∶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千古之
下,窥其奥而阐其微者,张洁古、李东垣二人而已。外此,则着《参同契》、《悟真篇》者,
旨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