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篇名>麦饭石

内容:(宋《图经》)
【释名】时珍曰∶象形。
【集解】时珍曰∶李迅云∶麦饭石处处山溪中有之。其石大小不等,或如拳,或如鹅卵,
或如盏,或如饼,大略状如握聚一团麦饭,有粒点如豆如米,其色黄白,但于溪间麻石中寻
有此状者即是。古方云∶曾作磨者佳,误矣。此石不可作磨。若无此石,但以旧面磨近齿处
石代之,取其有麦性故耳。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一切痈疽发背(时珍)。
【发明】颂曰∶大凡石类多主痈疽。世传麦饭石膏,治发背疮甚效,乃中岳山人吕子华
秘方。裴员外啖之以名第,河南尹胁之以重刑,吕宁绝荣望,守死不传其方。取此石碎如棋
子(炭火烧赤,投米醋中浸之,如此十次,研末筛细,入乳钵内,用数人更碾五、七日,要
细腻如面)四两,鹿角一具(要生取连脑骨者,其自脱者不堪用,每二、三寸截之,炭火烧
令烟尽即止,为末研细)二两,白蔹(生研末)二两。用三年米醋入银石器内,煎令鱼目沸,

旋入药在内,竹杖子不住搅,熬一、二时久,稀稠得所,倾在盆内,待冷以纸盖收,勿令
尘入。用时,以鹅翎拂膏,于肿上四围赤处尽涂之,中留钱大泄气。如未有脓即内消,已作
头即撮小,已溃即排脓如湍水。若病久肌肉烂落,见出筋骨者,即涂细布上贴之,干即易,
逐日疮口收敛。但中隔不穴者,即无不瘥。已溃者,用时先以猪蹄汤洗去脓血,故帛挹干,
乃用药。其疮切忌手触动,嫩肉仍不可以口气吹风,及腋气、月经、有孕人见之,合药亦忌
此等。
初时一日一洗一换,十日后二日一换。此药要极细,方有效;若不细,涂之即极痛也。
此方孙真《千金月令》已有之,但不及此详悉耳。又北齐马嗣明治杨遵彦背疮,取粗黄石如
鹅卵大者,猛火烧赤,纳浓醋中,当有屑落醋中,再烧再淬,石至尽,取屑日干捣筛极细末,
和醋涂之,立愈。刘禹锡《传信方》谓之炼石法,用敷疮肿无不验。



<目录>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篇名>水中白石

内容:(《拾遗》)
【集解】时珍曰∶此石处处溪涧中有之。大者如鸡子,小者如指头,有黑、白二色,入
药用白小者。
【主治】食鱼 多,胀满成瘕,痛闷,日渐羸弱。取数十枚烧赤,投五升水中七遍,热
饮。如此三五度,当利出瘕也。又烧淬水中,纳盐三合,洗风瘙瘾疹(藏器)。
治背上忽肿如盘,不识名者。取一、二碗,烧热投水中,频洗之,立瘥(苏颂)。
【发明】时珍曰∶昔人有煮石为粮法,即用此石也。其法用胡葱汁或地榆根等煮之,即
熟如芋,谓之石羹。《抱朴子》云∶洛阳道士董威辟谷方∶用防风、苋子、甘草之属十许种
为散,先服三方寸匕,乃吞石子如雀卵十二枚。足百日,不食,气力颜色如故。欲食,则饮
葵汤,下去石子。又有赤龙血、青龙膏,皆可煮石。又有引石散,投方寸匕,可煮白石子一
斗,立熟如芋,可食。



<目录>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篇名>河砂

内容:(《拾遗》)
【释名】砂,小石也。字从少石,会意。
【主治】石淋,取细白沙三升炒热,以酒三升淋汁,服一合,日再服。又主绞肠痧痛,
炒赤,冷水淬之,澄清服一、二合(时珍)。风湿顽痹不仁,筋骨挛缩,冷风瘫痪,血脉断
绝。
六月取河砂,烈日曝令极热,伏坐其中,冷即易之。取热彻通汗,随病用药。切忌风冷劳役
(藏器)。
【附方】新一。
人溺水死∶白沙(炒),覆死人面上下,惟露七孔,冷湿即易。(《千金》)



<目录>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篇名>杓上砂

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此淘米杓也。有木杓、瓢杓,皆可用。
【主治】面上风粟,或青或黄赤,隐暗涩痛,及人唇上生疮者,本家杓上刮去唇砂一、
二粒,即安。又妇人吹乳,取砂七枚,温酒送下,更以炊帚枝通乳孔。此皆莫解其理(时珍)。



<目录>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篇名>石燕

内容:(《唐本草》)
【集解】李绩曰∶石燕出零陵。
恭曰∶永州祁阳县西北一十五里土冈上,掘深丈余取之。形似蚶而小,坚重如石也。俗
云∶因雷雨则自石穴中出,随雨飞堕者,妄也。
颂曰∶祁阳县江畔沙滩上有之。或云∶生洞中,凝僵似石者佳,采无时。
宗 曰∶石燕如蚬蛤之状,色如土,坚重如石。既无羽翼,焉能飞出?其言近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