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以致中气不足者。八珍汤。当归(酒拌)
川芎白芍(炒)熟地(酒拌)人参白术(炒)茯苓各一钱。
大枣 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服。治阴虚内热。脾胃亏损。妇人胎产崩漏。气血俱虚。能调和营卫。
滋养血气。归脾汤。当归身(酒洗)一钱。人参白茯 (炒研)
各二钱。青木香炙草各五分。远志一钱。加生姜三五片。红枣一二枚。水煎服。治忧思伤脾。
血虚发热。食少体倦。或脾虚不能摄血。致妄行 自汗盗汗。或肢体肿痛。大便不调。或妇人经 母心脾二经有热。疮不结痂。或疮痕赤色。或唇疮流注。不能消散溃敛逍遥散。柴胡(炒)
七 分。白术(蜜拌蒸)茯苓当归各一钱。白芍(酒炒)一钱五分。炙草陈皮各八分。薄荷叶五 分。
煨姜三片。 咀。水煎临卧或半饥时热服 热咳嗽。两胁作痛脐部胀痛。小腹重坠。妇人经水不调。脉弦大而虚。
<目录>卷之四\菜部<篇名>芜菁属性:根叶主治利五脏。止消渴。去心腹冷痛及热毒。风肿乳痈。妒乳。解酒毒。(研末 止 咳嗽。
鼻衄。(生捣汁饮)阴囊肿大。(捣敷)乳痈寒热。(以盐和捣涂敷。热即换。三五 主 能益目力。
<目录>卷之四\菜部<篇名>莱菔属性:根主治下气。消谷。化痰。去热利五脏。宽胸膈。肺痿。吐血。劳瘦咳嗽。(同羊肉 鱼煮食)肠风。下血。(蜜炙食)子治风寒咳嗽。痰喘下痢后重。消肿毒。莱菔丸。莱 (炒)
胡椒浓朴各五钱。白术一两。研末。水丸梧子大。每服二三钱。陈皮汤下。治浮 <目录>卷之四\菜部<篇名>姜生姜属性:主治散风寒。止呕吐。去痰。下气开胃。散结。冷热气结。霍乱转筋冷痢。湿泻。
秽恶山岚瘴气。解菌蕈诸物毒。
<目录>卷之四\菜部<篇名>干姜属性:主治略同惟生者发散。熟者和中。此其异。生姜甘草汤。生姜五两。炙草人参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水七升煮至三升。分温三服。治肺痿咳嗽。吐涎。咽燥而渴。生姜橘 汤。
生姜八两。橘皮四两。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治痢后干哕。
冷。生姜泻心汤。生姜四两。(切)炙草人参各三两。干姜(泡)一两。黄芩三两。半 合。
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水一斗煎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次。
治 伤寒解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干姜甘 甘草各五钱。水煎服。治阴乘于阳。心肺寒而呕血。干姜附子汤。干姜一两。生附子一片。
水五升煎取一升。去滓顿服。治太阳证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眠。夜安静不渴不呕。
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柴胡汤。干姜(泡)三分。柴胡一钱。栝蒌根五分。桂 枝 牡蛎( )炙草各三分。水煎服。治妇人伤寒热入血室。寒热如疟。或狂言见 当 解。干姜散。干姜白术茯苓甘草锉散。水煎服。治下焦湿。干姜连芩人 人参各三两。水六升煎取二升。去滓分温二服。治伤寒寒格。食物入口即吐。并治胃虚客热 痞满。姜术汤。生白姜生白术赤茯苓半夏曲各一钱。辣桂甘草各五分 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六分服。治虚人停饮怔忡。姜附丹。干姜 飞)一两五钱。研末。酒糊丸绿豆大。每服十五至二三十丸。大便 苓汤下。治小便数而不禁。怔忡多忘。魇梦不已。下元虚冷。遗尿精滑。或阳虚精漏不止。
或肾虚寒泄脾泄等证。
姜附汤。干姜(炮)白术各五钱。附子(炮)人参各一两。分两剂水煎服。治疡疮真阳 亏损。
或 附子(均炮)杜仲水煎服。治寒痛。姜桂丸。干姜(炮)肉桂各八两。白术一斤。研末蜜丸 梧 大。每服二三十丸。熟汤下。治五饮。姜桂汤。干姜桂心牡蛎( )甘草各三两。柴胡八 栝蒌根四两。黄芩二两。研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服。治脾胃虚寒。兼有外感。
胡荽(即香菜)根叶主治消食。利大小肠。通小腹气。止头痛。发痧疹。(用叶擦四肢 腹 背 荽子一合。炒研末。每服二钱。赤痢砂糖汤调下。白痢姜汤下。泻血白汤下。日二次)胡荽 饮。胡荽二两。葵根一握。水二升煎至一升。入滑石末一两。分三四服。治小便不通。
<目录>卷之四\菜部<篇名>茴香属性:子主治。调中。下气。止痛。开胃。补命门。暖丹田。治呕吐霍乱。膀胱肠胃间冷气。
肾 虚腰痛。茴香丸。茴香六钱。胡芦巴八钱。巴戟川乌各二钱。川楝肉四钱。吴茱萸五钱 末。酒煮米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盐汤下。治小腹有癖。茴香散。茴香蓬莪术京 铃子肉各一两。炙草五钱。研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治膀胱气痛。如痛甚。日服二三次 即止。茴香汤。茴香(炒)高良姜(锉碎土炒)各一两五钱。苍术(米泔水浸炒)二两。
草一两。
锉末。每服一钱。空腹盐汤调下。和胃脾。进饮食。理腹痛。散邪气。
<目录>卷之四\菜部<篇名>菠菜属性:主治润肠。调气。止渴。开胸膈。解酒毒。补血惟肠胃积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