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乎?仲景用此以治百合病症。义亦由此。但初嗽不宜遽用。花白者入药。



<目录>上编\卷四泻剂

<篇名>平泻

内容:(石草)入脾除虚热入肾涩元气
石斛(专入脾肾)。生于石上。体瘦不肥。色黄如金。旁枝如钗。甘淡微苦咸平。故能
入脾而
除虚热。入肾而涩元气。及能坚筋骨。强腰膝。凡骨痿痹弱。囊湿精少。小便余沥者最宜。
以其本生于石。体坚质硬。故能补虚弱。强筋助骨也。但形瘦无汁。味淡难出。非经久熬。
气味莫泄。故止可入平剂。(或熬膏用之为良。)以治虚热。补性虽有。亦惟在人谅病轻重施
用可耳。取光润如金钗股。短中实者良。长而虚者名水斛。不堪入药。去头根。酒浸用。恶
巴豆。畏僵蚕。



<目录>上编\卷四泻剂

<篇名>平泻

内容:(蔓草)治心热祛肝风
钩藤(专入心肝)。味甘微苦。气平微寒。为手少阴心厥阴肝经要药。缘肝主风。心主
火。风
火相煽。则风因火而愈炽。火亦因风而益盛。其在小儿。则病必在惊痫螈 。眼翻抽掣。(
筋急而缩为螈。筋缓而弛为 。伸缩不已为螈 。俗谓之搐搦是也。)大人则病必见头旋目
眩。妇人则病必见赤白带下。故必用此轻平宣泄认为下降。则风静火熄。而惊风热自尔其克
除矣。(藤类象筋。故抽掣病由筋生者。必为之用。)此惟小儿风热。初热病未见甚者。用之
得宜。若使风火至极。势难骤遏。则此轻平疏泄。效难克奏。又当细审所因。用以重剂以为
投服。则药始与病当。而无病重药轻之弊矣。取藤细多钩者良。(钩尤有力。)但久煎则无力




<目录>上编\卷四泻剂

<篇名>平泻

内容:(山草)清胃火消瘀血利水道
茅根(专入胃肝)。味甘性寒。清热泻火。消瘀利水。凡苦寒之药。未有不伤气败胃。
此药味
甘性纯。专理血病。凡一切吐血衄血。血瘀血淋。血崩血闭。并哕逆喘急烦渴。黄胆水肿等
症。因热因火而成者。服之热除而血即理。火退而气与水即消矣。(吐血由于心肝火旺逼而
上行。与衄血由于肺火所致。皆当用此水煎温服。或为末。米泔水调服。)且能解酒毒。(恐
烂五脏。用茅根汁饮一升。)溃痈疽。及疖毒诸疮。或用根捣敷。或用此煮汁调敷毒等药。
或以酒煮亦无不可。此药甘不泥膈。寒不伤中。为治虚羸客犯中州之剂。(时珍曰。良药也
。世人以微而忽之。惟事苦寒之剂。伤中和之气。乌足知此哉!)至云能以补中益气。虽出
本经。然亦不过因其胃热既除而中气自复。岂真补益之谓哉?经解之说。似未可信。茅以白
者为良。初生茅针。可以生啖。甚益小儿。功用亦同。屋上败茅。止衄敷疮最妙。



<目录>上编\卷四泻剂

<篇名>平泻

内容:(隰草)清肝肾三焦阴火伏留骨节
青蒿(专入肝肾三焦)。性禀芬芳。味甘微辛。气寒无毒。阴中有阳。降中有升。能入
肝肾三
焦血分。以疗阴火伏留骨节。故凡骨蒸劳热。及风毒热黄。久疟久痢。瘙痒恶疮。鬼气尸疰
等症。当须服此。(时珍曰。月令通纂言伏内庚日。采蒿悬门庭。可辟邪。冬至元日。各服
三钱亦良。则青蒿之治鬼疰。盖亦有所伏也。)以其苦有泄热杀蛊之能。阴有退热除蒸之用
。辛有升发舒脾之功。而又于胃中气不犯。以其得春升之令最早也。其形有类山茵陈。又能

上虚热。以治目疾。且烧灰淋汁。点治恶疮息肉餍瘢。生捣可敷金疮。止血止痛。但性偏寒
不温。虽曰于胃不犯。亦止就其血虚有热。服之得宜而言。若使脾胃素虚。及见泄泻。则于
此终属有忌矣。童便浸叶用。熬膏良。使子勿使叶。使根勿使茎。



<目录>上编\卷四泻剂

<篇名>平泻

内容:(隰草)清心利水除烦
萱草(专入心脾)。何以萱名。以其草属蔚茂。值可以解忧。(诗曰。焉得萱草。言树之
背。)
苗如葱叶。烹食可以适口。(即鹿葱。)味甘而气微凉。能以去湿利水。除热通淋。止渴消烦
。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是以命名。(时珍曰。萱草即今东人采其花晒干而
货之。名为黄花菜。又曰。萱属水性。下走阴分。一名宜男。宁无微意存焉?)但气味轻淡
。服之功未即臻。不似气味猛烈药。一入口而即见其有效也。



<目录>上编\卷四泻剂

<篇名>平泻

内容:(山果)消食磨肉伐胃戕脾
山楂(专入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