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6-本草易读-第65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身无大热。(第五。)

麻附细辛汤
麻黄 细辛 附子 治发热脉沉,少阴伤寒。(第六。)


麻黄升麻汤
麻黄 升麻 葳蕤 石膏 知母 天冬 当归 白芍 黄芩 白术 桂枝 茯 治咽不利,吐脓血,泻利不已者。(第七。)


麻杏薏甘汤
麻黄 杏仁 薏仁 甘草 治身痛寒热,日晡所剧者。(第八。)


越婢汤
麻黄 石膏 甘草 姜 枣 治浮肿身痛,脉浮,汗出恶风者。(第九。)


麻附甘草汤
麻黄 附子 甘草 治腰以下肿,脉沉小者。(第十。)


小续命汤
麻黄 防己 人参 黄芩 桂心 白芍 甘草 川芎 杏仁 防风 附子 生姜 治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言,诸风悉验。(十一。)


续命汤
麻黄 桂枝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 炙草 川芎 杏仁 治中风口不能言,冒昧或拘急不转侧。又治咳逆上气,面目浮肿,不得卧。(十二。)

【目录】本草易读卷四\麻黄百零二【篇名】麻黄根内容:甘,平,无毒。止汗。
盗汗,同牡蛎粉扑之。(验方第一。)
诸虚自汗,同牡蛎、小麦、黄 服。(第二。)
产后虚汗,同当归、黄 服。(第三。)
阴囊湿疹,同硫黄、米粉,末敷之。(第四。)
【目录】本草易读卷四【篇名】木贼百零三内容:味甘,微苦,无毒。除目翳,消积块。止崩中赤白,疗肠风泻痢。提月水滑流,收大肠 脱肛 。解肌止泪而涩血,祛风除湿而治疝。
出秦、陇、华、成诸郡近水处,今所在近水地有之。苗长尺许,丛生,每根一杆,无花。
寸 寸有节,色青,凌冬不凋。采无时。
目昏多泪,与苍术末服或丸。(验方第一。)
舌硬出血,煎漱。(第二。)
血痢不已,煎服。(第三。)
脱肛,为末掺之。(第四。)
月水不断,炒,煎服。(第五。)
吞钱,为末,鸡子白合服。(第六。)

木贼散
木贼 香附 芒硝(等分)

为末,每二钱。治血崩,黑色酒下,红色水下。痛加乳没、当归。(诸方第一。)
【目录】本草易读卷四【篇名】灯草百零四内容:
以大米粉浆染过,晒干为末,入水澄之,浮者是灯心也,晒干用。以管收贮,连管

烧则成炭。
甘,寒,无毒。煎汤除水肿之癃闭,烧灰吹厄急之喉痹。通水气而利阴窍,降心火而治 诸淋 生江南泽地,陕西亦有之。丛生,茎圆细而长直。

破伤出血,嚼敷立止。(验方第一。)
鼻衄不已,为末,佐朱砂饮下。(第二。)
喉风痹塞,为末,佐硼砂吹之。(第三。)
夜不合目,代茶饮之。(第四。)
湿热黄胆,四两,水酒入瓶煮半日,露一夜,温服。(第五。)
【目录】本草易读卷四【篇名】生地黄百零五内容:
得酒、麦冬良。恶贝母,畏芜荑。
甘,寒,微苦,无毒。入太阴脾、厥阴肝、手足少阴、厥阴。凉血滋肝,清风润木,消 瘀通 经,润燥开结。解温病之阳旺,退痘疮之热盛。除咳嗽火动,调崩中之血热。溺唾吐衄之血 ,惊悸痿痹之 。填骨髓而长肌肉,平折跌而续绝筋。最损脾胃,尤泻大肠。

处处有之,怀庆出者力大,江浙出者力微。初生塌地,叶如山白菜而毛涩,叶面深青色,
又 丫。叶中窜茎,上有细毛。茎梢开小筒子黄红花,结实如小麦粒。
【目录】本草易读卷四\生地黄百零五【篇名】熟地黄内容:
酒洗良。忌莱菔、葱、蒜、诸血。
甘,平,无毒。入手足少阴、厥阴。滋肾益阴,填髓生精,黑须乌发,聪耳明目。经候 胎产 取肥地黄洗净,以拣下瘦短者捣绞汁,投石器浸漉,甑上蒸数次,光黑如漆也。近时造 法,

砂仁末在内,拌匀,入柳木甑内,蒸晒数次。今布中惟以酒煮熟耳。
咳而唾血,劳瘦骨蒸,生地末,煮粥食。(验方第一。)
吐血咳嗽,每酒下熟地末一钱。(第二。)
鼻血不已,生地同薄荷,末服。(第三。)
肠风下血,生地同五味子,蜜丸服。(第四。)
疔肿乳痈,生地捣敷,热另易之。(第五。)
一切痈疽,未破疼痛,生地杵泥摊在上,掺木香末于中,又摊生地泥一重,贴之,三五 次即内消。(第六。)
打扑损伤,未破痛疾。同上(第七。)
物伤睛突,生地泥绵包敷之。(第八。)
目暴赤痛,生地、黑豆杵膏罨之。(第九。)
血热牙痛,切生地咬之。(第十。)
牙动欲脱,生地绵包咂之,令汁渍根且咽之。(十一。)
耳中常鸣,生地塞之,数易。(十二。)
竹木入肉,生地杵烂敷之。(十三。)
骨蒸劳热,生地或膏或蜜丸。(十四。)
睛被物伤,珠胀痛肿。外敷,捣烂生地膏。内服川芎、生地、羚羊角、大黄、赤芍、枳 壳、木香。(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