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本草易读卷五
<篇名>泽泻百七十五
内容:\x酒浸干用。畏海蛤、文蛤。\x
甘,淡,微咸,微寒,无毒。入足太阳、少阴经。利水通淋,止呕除泻,渗湿解渴,治
疝补
阴。祛心下之水痞,逐膀胱之湿热。消肿胀而除香港脚,明耳目而舒筋骨。
生汝南池泽。九月采根。今山东、河、陕、江、淮亦有之,以汉中者为胜。春苗多在浅
水中
。叶似牛舌,独茎而长。秋开白花,作丛似谷精草。
冒暑霍乱,小便不利,同白术、茯苓、生姜、灯心煎。(验方第一。)
水肿,同白术为末或丸服。(第二。)
\x泽泻汤\x 泽泻(五两) 白术(四两)
水煎分服。治心下支饮,苦眩冒,脉沉弦。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
<篇名>菖蒲百七十六
内容:\x去毛微炒。秦皮、秦艽为使。恶地胆、麻黄,忌饴糖、羊肉、铁器。石菖蒲良。\x
辛,温,苦,平,无毒。手少阳、足厥阴药也。开心孔,通耳窍。明目发音,祛湿逐风,
除
痰消积,开胃宽中。疗噤口毒痢,除风痹惊痫。崩带胎漏之疾,痈疮疥瘙之 。
生上洛池泽及蜀郡严道。一寸九节者良。今处处有之,而池州、戎州者佳。时珍曰∶菖
蒲凡
五种∶生于池泽,蒲叶肥,根高二三尺者,泥菖蒲也;生于溪涧,蒲叶瘦,根高二三尺者,
水菖蒲也;生于石水之间,叶有剑脊,瘦根密节,高尺余者,石菖蒲也;人家以砂栽之,每
春剪,愈剪愈细,高四五寸,叶如韭,根如匙柄粗者,亦石菖蒲也。
遍身生疮,痛而不痒,粘着衣被,晓夕不卧,以数斤为细末,布席上卧之,即不粘衣,
又得
安卧,五七日瘥,神效。(验方第一。)
飞丝入目,捶碎,左目塞右鼻,右塞左,神效。(第二。)
头疮不瘥,为末,香油合敷,日三。(第三。)
阴汗湿痒,同蛇床末搽之。(第四。)
病后耳聋,取汁滴之。(第五。)
耳猝聋,同蓖麻子捣丸,绵包塞耳,日易之,七日愈。(第六。)
产后崩中,酒煎服两半。(第七。)
赤白带下,同故纸炒末酒下。(第八。)
胎动不安,或痛或下血,取汁服。(第九。)
肺损吐血,同白面新水下。(第十。)
诸积鼓胀,半斤,斑蝥四两同炒,去蝥,醋丸,服三十丸。(十一。)
霍乱胀痛,四两,每服一两。(十二。)
尸厥如死脉如常,为末吹鼻,仍煎服。(十三。)
魇死不寤,勿以火照,但痛咬其踵,以菖蒲末吹鼻,且煎服。(十四。)
聪耳明目,益智不忘,为末,酒常服之。(十五。)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
<篇名>蒲黄百七十七
内容:甘,平,无毒。手足厥阴药也。生用性滑,行血消瘀,通经脉而利小便,祛心腹膀胱寒
热诸
邪,疗打扑损伤疮疖诸肿。炒黑性涩,止一切吐衄崩带,便血痢血。煎止泄精。
处处有之,以泰州者为良。初生嫩叶出水时红白色。至夏抽茎于丛叶中,花抱茎端如槌,
俗
名蒲棒是也,蒲棒即花中蕊屑也。
心腹血气痛,同灵脂末服。(验方第一。)
舌胀满口,为末掺之。又同干姜末掺之。(第二。)
重舌生疮,以末敷之。(第三。)
衄血,同青黛新水下。(第四。)
吐血唾血,二两,每凉水下三钱。(第五。)
吐血不已,为末,生地汤下。(第六。)
小便血。同上。(第七。)
金疮出血,常服之。(第八。)
胎动欲产,井华水下。脉散者,急加参。(第九。)
胞衣不下。同上。(第十。)
产后血瘀,水煎三两。(十一。)
儿枕血瘕米汤下。(十二。)
产后烦闷,东流水下。(十三。)
坠伤扑损内瘀,酒下。(十四。)
阴处湿痒,为末敷之,四度良。(十五。)
耳出脓,掺之。(十六。)
耳中出血,炒黑掺之。(十七。)
口耳大血,急以帛缚两乳,同阿胶、生地煎服。(十八。)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
<篇名>浮萍百七十八
内容:\x即水中小浮萍,非大苹也。\x
辛,酸,无毒。入手太阴经。除肤热而解表,消瘾疹而祛风,下水气而利小便,止瘙痒
而解
消渴,麻痹瘫痪之疾,打扑吐血之 。
处处池泽水中有之。春生,或云杨柳花所化。一叶经宿即生数叶,叶下有微须,即其根
也。
一种背面皆绿者。一种面青背紫赤若血者,谓之紫背浮萍,入药为良。七月采之,取贮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