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
痈疽便毒,同栝蒌煎服。(第五。)
小儿白秃,煎汁敷之。(第六。)
小便猝淋,水煎末服。(第七。)
产后淋沥,便秘,方同上。(第八。)
<目录>本草易读卷三
<篇名>白头翁二十三
内容:\x得酒良。\x
甘,苦,辛,温,有小毒。治温疟,疗金疮,止鼻衄,除腹痛。散症瘕积聚,消瘿瘤瘰
。
毒痢血痢要药,偏坠秃疮灵丹。热毒下痢,紫血黑血者最宜。
处处有之。春初作丛生。叶生茎头,如杏叶,上有细白毛而不滑泽。近根有白茸,根紫色,
深如蔓荆。其苗有风则静,无风自摇,与赤箭、独活同也。
阴 偏肿,用根捣敷,当作疮,二十日愈。(验方第一。)
外痔肿痛,以根捣敷。(第二。)
小儿秃疮,以根捣敷,一宿作疮,半月愈。(第三。)
\x白头翁汤\x 白翁 黄连 黄柏 秦皮
治热痢下重。(诸方第一。)
又治产后痢。虚极者加甘草阿胶。(第二。)
<目录>本草易读卷三
<篇名>白芨二十四
内容:\x紫石英为使,恶理石,畏李核、杏仁,反乌头。\x
苦,辛,微寒,性涩。止肺血,填肺损。治跌打折骨,汤火灼伤,恶疮痈肿,败疽死肌。
除
头面 ,使皮黑反白, 手足皴裂,令涩肌变滑。去腐逐瘀甚速,生肌止痛良效。肺痈脓
血未尽者勿用。
处处有之。茎叶如生姜、藜芦,但一科只抽一茎。开花长寸许,红紫色。
鼻血不止,为末津合,敷山根上,仍水服一钱立止。(验方第一。)
心气痛,同榴皮蜜丸豆大,醋汤下三丸。(第二。)
重舌鹅口,乳汁调末敷足心。(第三。)
疔肿,为末,水澄摊 。(第四。)
打跌骨折,酒调末服。(第五。)
刀斧伤,同 膏为末掺之。(第六。)
手足皴裂,水合末塞之。勿犯水。(第七。)
汤火伤,香油合敷。(第八。)
<目录>本草易读卷三
<篇名>三七二十五
内容:甘,苦,微温,无毒。散血止痛,去瘀消肿。治一切吐血衄血,血痢血崩。为金疮杖疮
要药
生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根黄黑色,团结者,略似白芨。长者如老干地黄,有节。
以末
掺猪血中,血化为水者真也。近传一种草,苗高三四尺,叶似菊艾而劲浓,有歧尖。茎有赤
棱,夏秋小花如金丝可爱。根大如牛蒡,与南中来者不类,治金疮与一切血症甚效,云是三
七,未知何物。
吐衄,米汤下。(验方第一。)
血痢,为末,米泔下。(第二。)
大便血,为末,白酒下。(第三。)
血崩。同上。(第四。)
赤眼,磨汁涂眼四围。(第五。)
产后血多,为末,米汤下。(第六。)
无名痈肿,醋磨敷即散,已溃者干掺。(第七。)
虎蛇伤,为末,米饮下三钱,仍嚼敷之。(第八。)
<目录>本草易读卷三
<篇名>黄连二十六
内容:\x去净毛,浆水浸焙用。生用入心,醋炙入肝胆,酒炙上行。黄芩、龙骨、理石为使,\x
\x恶菊花、元参、鲜皮、芫花、僵蚕,畏冬花、牛膝,胜乌头,解巴豆毒。忌猪肉,恶冷\x
\x水。\x
大苦,大寒,无毒。手少阴心经药也。清心退热,泻火除烦,镇肝凉血,解渴止汗。浓
肠胃
而止泻痢,开伏梁而泻痞满,解痈疽疮疥之毒,退目痛及 伤之火。虚寒者勿用。舌苔红者
急用之。产后忌之。
生巫阳川谷及蜀郡太山之阳。二八月采。苏颂《图经》曰∶今江、湖、荆、夔州郡亦有,
而
以宣城九节坚重相击有声者为胜,施、黔者次之,东阳、歙州、处州者又次之。苗高尺许,
叶似甘菊,四月开黄花,六月结实似芹子色黄。其苗经冬不凋。汉末本草,惟取蜀郡黄肥而
坚者为胜,唐时以澧州者为胜,今则雅州、眉州者为良。药物之兴废不同若此。
小儿口疮,同干姜为末掺之。(验方第一。)
消渴尿多,蜜丸服。又同花粉丸服。又入猪肚
白淫,脉数有热,同茯苓丸服。(第三。)
赤痢已久,为末,鸡子
(第四。)
热毒血痢,水煎一两,露一宿,空腹服。(第五。)
热毒赤痢,同当归焙末,入元香少许,米汤下二钱。(第六。)
赤白痢久,并无寒热,同乌梅烧末,米汤下。(第七。)
赤白暴痢,如鹅鸭肝,痛甚,同黄芩各一两煎热服。(第八。)
一切诸痢,不问冷热赤白,谷滞休息。黄连两半,龙骨一两,真附子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