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渗则又从皮毛而入太阳之府,肺胃职司
下降,膀胱气化则出,其利小便,盖有高屋建瓴之势焉。仲圣于小便不利而必曰加茯苓者,
职是故也。
夫利小便者,仲圣之明文,实本经之遗训,断不必以止消渴滋学人之惑。顾谓利小便足
尽其长乎,而不然也。试更即仲圣方核之,肾气丸主小便不利、并消渴、小便反多,盖小便
不利者,肾中阴气之壅也,以茯苓与桂附消其阴,则由壅得通;小便反多者,肾中阳气之弱
也,以茯苓与桂附扶其阳,则转弱为强。且用以祛表湿,如防己茯苓汤;用以解咽窒,如半
夏浓朴汤;用以开胸痹,如茯苓杏仁甘草汤;用以下症痼,如桂枝茯苓丸;用于补剂,如薯
蓣丸;用于风剂,如侯氏黑散。盖惟茯苓以甘淡之味,温和之性,能于气中消水,水中化气,
随他物而膺繁剧者,胥不出乎此旨。若非制剂得宜,则茯苓之真不见,而亦未必无害矣。



<目录>卷四

<篇名>猪苓

内容:本经猪苓利水道,不云止消渴;而仲圣以猪苓名方者,必渴而后与之,恶得无故。邹氏
谓猪苓起阴气以和阳化水,譬之枫叶已丹,遂能即落。虽本经别录无起阴之文,然考尔雅正
义、述异记、一统志、南方草木状、物类相感志、荀伯子临川记,所载枫树诸灵异,确与阴
气相感。猪苓生枫树下,其皮至黑,气味俱薄,未必不能起阴。况水道既利,三焦得通,肾
气之由三焦而上者,自亦滋溉于其胸(释名∶消渴者,肾气不周于胸也),消渴奚能不止。
此与泽泻之止消渴,有相侔之处。然有不如泽泻者焉,泽泻形圆,一茎直上,能起极下之阴
以济极上之阳,平极上之阳淫。猪苓甘淡,不能直上至头,故泽泻汤治冒眩而猪苓不与。然
猪苓之阴,阴中有阳,能开腠理达表,与茯苓为伯仲而泽泻亦不与。五苓散、猪苓汤,所以
治脉浮发热者,以其有猪苓茯苓也。夫以猪苓视茯苓,所同者为太阳阳明药耳,猪苓究何足
与茯苓比烈,茯苓结于土中,猪苓亦结于土中;茯苓肉白,猪苓亦肉白;茯苓甘淡;猪苓亦
甘淡;而茯苓之白,光洁而纯;猪苓之白,幽暗而犷。茯苓甘淡,得土味之正;猪苓甘淡,
得土味之偏。此茯苓所以主治广,猪苓所以主治狭也。



<目录>卷四

<篇名>竹茹

内容:竹青而中空,与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相似。竹茹甘而微寒,又与胆喜温和相宜。故
黄芩为少阳经热之药,竹茹为少阳腑热之药。古方疗胆热多用竹茹,而后人无知其为胆药者。
哕逆之因不一,胃虚而胆热乘之,亦作哕逆。橘皮竹茹汤,以参枣甘草补胃养阴,橘皮
生姜和胃散逆,竹茹除胆火则为清哕之源。橘皮汤无竹茹者,以手足厥为肝逆也。妇人乳子
之时,中虚胆热,胆热必犯其胃,呕逆而至烦乱,热亦甚矣。竹皮大丸,以石膏白薇除胃热
而敛浮阳,竹茹凉胆而清其源,恐中虚难任寒药,故加桂枝之辛甘以导之,药兼阴阳,故加
甘草以和之。喘则以柏实辑肝气,又所以辅竹茹之不逮也。



<目录>卷四

<篇名>蜂蜜

内容:蜂蜜生性凉能清热,熟性温能补中。甘而和故解毒,甘而滑故润燥,甘缓可以去急,故
止心腹肌肉疮疡诸痛,甘润可以泄泽养正,故通三焦除众病和百药。
仲圣以蜜煎导通大便,蜜当为下利之所忌矣。然下利有用之者,一为猪肤汤,少阴伏邪
内发,阴下泄而阳上乘,致下利咽痛胸满心烦,液伤而脾亦困矣。以猪肤从阳引阴而平邪热,
阳不至上乘矣。白粉扶脾而止利,阴不至下泄矣。白蜜则佐猪肤润液,助白粉安中,故加之。
一为甘遂半夏汤,脉伏者有留饮在内,欲自利利反快者,利不即利,即利则快。心下续坚满
者,利后满减,过时又续,是为饮在上而肠则燥,致饮欲去不去,几与滞下无异。故以半夏
白芍,消饮于上而降之。甘遂甘草,借其相反之势以激之。白蜜是润液化燥以速其去,犹滞
下之用阿胶,此二方用蜜之意也。



<目录>卷四

<篇名>白僵蚕

内容:蚕者食桑之虫,桑能去风,蚕性故近之;且感风而僵,更于感风之病为宜,味辛气温而
性燥,故治湿胜之风痰,而不治燥热之风痰。朱丹溪谓从治相火,散浊逆结滞之痰者正合。
汪庵删去从治字,而以为散相火逆结之痰,则其视僵蚕为何如药矣。
小儿惊痫夜啼,是肝热生风,又为痰湿所痼而阳不得伸,是以入夜弥甚。僵蚕劫痰湿而
散肝风,故主之。至男子阴疡、女子崩中赤白产后余痛,无非厥阴之风湿为患,无他奥义。
邹氏谓蚕食桑而有津液留于中,又解之为释泥淖塞漏卮,不特于僵蚕燥湿去风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