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名>(八)清大肠
内容:味苦、酸,性寒,无毒。入肝、大肠二经。含蕊而陈者佳。微炒。
止便红,除血痢,咸藉清肠之力。疗五痔,明眼目,皆资涤热之功。炒香频嚼。能治失
音。
子∶名槐角,用颇相同,兼行血而降气,亦催生而坠胎。
感天地阴寒之气,而兼木与水之化,故为凉血要品。血不热则阴自足,目疾与痔证交愈
矣。
按槐性纯阴,虚寒者禁用,即虚热而非实火者亦禁之。
<目录>第三卷\肺经及大肠经
<篇名>(八)清大肠
内容:味苦,性平。入胃,大肠二经。炒用。
降逆定痛、凉血止血。反胃吐食、腹疼不歇。肠风痔漏,脱肛肛裂。五色痢疾、疝气阴
蚀。
鼻衄鼻息,为末裹塞。
炒时须以滑石粉烫之。配合胡黄连、炮山甲、槐米、名胡连追毒丸、治痔漏甚效。
<目录>第三卷\肺经及大肠经
<篇名>(八)清大肠
内容:(见食疗)
<目录>第三卷\肺经及大肠经
<篇名>(九)涩大肠
内容:味酸、涩,性温,无毒。入脾、肺、肾三经。
泻痢久而肠虚,崩带多而欲脱。水煎服而下蛔。汁点目而止泪。
\x榴味酸涩,故入断下崩中之剂。若服之太早,反为害也。\x
<目录>第三卷\肺经及大肠经
<篇名>(九)涩大肠
内容:味苦,性温,无毒。入脾、胃二经。
止泻痢称奇,固精液颇效。
\x新痢起,湿热甚者忌服。\x
<目录>第三卷\肺经及大肠经
<篇名>(九)涩大肠
内容:俗称臭椿。味苦涩、性寒,有小毒。东引者良、以醋炙之。
涩血止泻痢、杀虫收产肠。
苦寒之性,虚寒者禁用,肾家真阴虚者,亦忌之。以其徒燥耳。止入丸用,不入汤煎。
椿白
皮,即香椿,主用相仿,力稍逊之。
<目录>第三卷\肺经及大肠经
<篇名>(九)涩大肠
内容:味苦,性温,无毒。入肺、肾、大肠三经。忌铜铁器。
用浆水于砂盆中研,焙干再研,如鸟犀色。
固肠医泻利,敛肺治咳血。兴阳事,止遗泄。外用能止牙疼,能染须发,能治口疮阴疮,
能涂酒渣之鼻。
此药有功于止涩,然亦不宜独用多用也。
<目录>第三卷\肺经及大肠经
<篇名>(九)涩大肠
内容:味酸、辛,性大温,无毒。入心、脾、大肠三经。畏芫花,恶大黄、松脂。 ,水飞。
久患肠 ,频频脱肛。生肌长肉,外治痈疡。
石脂固涩,新痢家忌用。
<目录>第三卷\脾经与胃经
<篇名>(九)涩大肠
内容:(见补气)
<目录>第三卷\脾经与胃经
<篇名>(九)涩大肠
内容:味苦、辛,性温,无毒。入脾经。畏恶同白术。产茅山者佳。泔浸,蒸晒。
燥湿消痰,发汗解郁。除山岚瘴气,弭灾诊恶疾。
苍术为湿家要剂,痰与气俱化,辛温快气,汗与郁并解。芳气辟邪,得天地之正气者欤。
\x苍术与白术,功用相似,补中逊之,燥性过之,无湿者便不敢用,况于燥证乎。\x
<目录>第三卷\脾经与胃经
<篇名>(九)涩大肠
内容:味甘,性寒,无毒。入脾经。
健脾消水肿,益气充肌肤。
\x楮实,虽能消水健脾,然脾胃虚寒者勿用。\x
<目录>第三卷\脾经与胃经
<篇名>(九)涩大肠
内容:味甘,性平,入脾经。
水肿初起,饮之可消,虽药味平常,而奏功甚妙。
农村用之治浮肿有效,盖健脾行水之功也。
<目录>第三卷\脾经与胃经
<篇名>(九)涩大肠
内容:味辛,性温,无毒。入心、脾、肾三经。去壳,盐水炒,研细。
温中进食,补肾扶脾。摄涎唾,缩小便。安心神,止遗浊。
辛能开散,使郁结宣通,行阳退阴之药也。古人进食,必先益志,为其于土中益火故耳。
\x益智,功专补火,如血燥有热,及因热而遗浊者,不可误入也。\x
<目录>第三卷\脾经与胃经
<篇名>(九)涩大肠
内容:味辛,性温,无毒。入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