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去疳
、樗皮尤良(时珍曰∶椿皮入血气而性涩;樗皮入气分而胜利。凡血分受病不足者宜椿皮;
气分受病有郁者宜樗皮。《乾坤生意》治疮肿下药,用樗皮水研,服汁取利,是其验矣。昂
按∶樗皮止泻痢,终是涩剂。寇氏曰∶一妇年四十余,耽饮无度,多食鱼蟹,积毒在脏,日
夜二三十泻,便与脓血杂下,大肠连肛门甚痛。用止血痢药不效,用肠风药益甚,盖肠风有
血无脓也。服热药,腹愈痛,血愈下。服冷药,注泻食减。服温平药,则若不知,年余待毙
。或教服人参散,樗皮、人参各一两为末,空心温酒或米饮下二钱,遂愈。昂按∶此方仍是
作痢疾治)香者为椿,肌实而赤嫩,其苗可茹;臭者为樗,肌虚而白,主治略同。根东引者
良。去粗皮,或醋炙、蜜炙用。忌肉面。



<目录>木部

<篇名>榆白皮

内容:滑,利窍
甘滑下降。入大、小肠、膀胱经。行经脉、利诸窍,通二便,渗湿热,滑胎产(或胎死
腹中,服汁可下),下有形留着之物。治五淋肿满(《备急方》∶捣屑作粥食,小便利差)喘
咳不眠(嵇康《养生论》∶榆令人瞑),疗疥癣秃疮,消赤肿妒乳(乳痈汁不出,内结成肿,
名妒乳。和陈醋滓调,日六七易效。《十剂》曰∶滑可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属是也)。
有赤白二种,去粗皮,取白用(采皮为面,荒年当粮可食。香剂以之调和,粘滑胜于胶漆)。



<目录>木部

<篇名>秦皮

内容:涩而补,明目
苦寒,色青,性涩。补肝胆而益肾。以能平木(能除肝热)故治目疾(洗目赤,退翳膜)
惊痫。以其收涩而寒,故治崩带下痢(仲景白头翁汤用之)。以其涩而补下焦,故能益精有
子(时珍曰∶天道贵啬,惟收涩故能补。今人只知治目一节,几于废弃,良为可婉)。出西
土。皮有白点、渍水碧色、书纸不脱者真。大戟为使。恶吴茱萸。



<目录>木部

<篇名>海桐皮

内容:宣,祛风湿
苦温(《经疏》云∶应兼辛)。入血分。祛风、去湿、杀虫,能行经络达病所。治风蹶顽
痹,腰膝疼痛(《传信方》∶海桐、薏苡各二两,芎 、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二两,甘
草五钱,生地七两,酒二斗浸,此方不得增减。早、中、晚饮,常令醺醺),疳 疥癣,目
赤(煎洗)牙虫(煎服,或含漱)。出广南。皮白坚韧,作索不烂。



<目录>木部

<篇名>蕤仁

内容:\x亦名白 \x
补,明目
甘温(《别录》微寒)。入心、肝、脾三经。消风散热,益水生光(三经皆血脏也。血得
其养,则目疾平。凡目病在表,当疏风清热。在里属肾虚、血少、神劳,宜补肾养血安神。
远视为肾水亏,近视为火不足)。
治目赤肿痛, 烂泪出,亦治心腹邪热,结气痰痞(今人惟用疗眼。陈藏器曰∶生治足
睡,熟治不眠)。丛生有刺,实如五味,圆扁有纹,紫赤可食。取仁浸,去皮、尖,研用。



<目录>木部

<篇名>密蒙花

内容:润肝,明目
甘而微寒。入肝经气血分。润肝燥。治目中赤脉、青盲肤翳,赤肿眵(音鸱。眼脂)泪,
小儿疳气攻眼。产蜀中。叶冬不雕,其花繁密蒙茸,故名。拣净,酒浸一缩,候干,蜜拌蒸
,晒三次。



<目录>木部

<篇名>芙蓉花

内容:泻,凉血,解毒
辛平、性滑涎粘。清肺凉血,散热止痛,消肿排脓。治一切痈疽肿毒有殊功(用芙蓉花
,或叶、或皮、或根,生捣或干研末,蜜调涂四围,中间留头,干则频换。初起者即觉清凉
,痛止肿消。已成者即脓出,已溃者则易敛。疡科秘其名为清凉膏、清露散、铁箍散,皆此
物也。或加赤小豆末,或苍耳烧存性为末,加入亦妙)。



<目录>木部

<篇名>山茶花

内容:泻,凉血
甘微辛寒。色赤,入血分。治吐衄肠风。麻油调末,涂汤火伤。用红者为末,入童便、
姜汁、酒调服,可代郁金。



<目录>木部

<篇名>木槿

内容:泻热
苦凉。活血润燥。治肠风泻血,痢后热渴。作饮服,令人得睡。川产者治癣疮(癣疮有
虫,用川槿皮肥皂水浸,时时搽之,或浸汁磨雄黄尤妙)。用根、皮。



<目录>木部

<篇名>杉木

内容:宣,散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