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
气,助筋脉,益气力,肥健人(补肝肾之效。《老学庵笔记》∶予族弟,少服菟丝子凡数年,
饮食倍常,血气充盛。忽因浴见背肿,随视随长,乃大疽也。适值金银花开,饮至数斤,肿
遂消。菟丝过服,尚能作疽,以此知金石药,不可不戒。昂按∶此人或感他毒,未可尽归咎
于菟丝也)。
无根,蔓延草上,子黄如黍粒。得酒良。淘去泥沙,酒浸一宿,曝干捣末。山药为使。
<目录>草部
<篇名>复盆子
内容:平补肝肾
甘酸微温。益肾脏而固精,补肝虚而明目,起阳痿,缩小便(寇氏曰∶服之当复其溺器
,故名),泽肌肤,乌髭发(榨汁涂发不白),女子多孕。
同蜜为膏,治肺气虚寒(李士材曰∶强肾无燥热之偏,固精无凝涩之害,金玉之品也)。
状如复盆,故名。去蒂,淘净捣饼,用时酒拌蒸。叶绞汁,滴目中,出目弦虫,除肤赤
,收湿止泪。
<目录>草部
<篇名>蒺藜子
内容:平补肝肾
苦温补肾,辛温泻肺气而散肝风,益精明目(肝以散为补,凡补肝药,皆能明目)。
治虚劳腰痛,遗精带下,咳逆肺痿,乳闭症瘕,痔漏阴 (音颓),肾、肝、肺三经之
病,催生堕胎(刺蒺藜主恶血,故能破症下胎)。
沙苑蒺藜 绿色似肾(故补肾)。炒用(亦可代茶)。
刺蒺藜 三角有刺。去刺,酒拌蒸(风家宜刺蒺藜,补肾则沙苑者为优)。余功略同(瑞
竹堂方∶齿牙打动者,蒺藜根烧灰敷之)。
<目录>草部
<篇名>使君子
内容:补脾,杀虫,消积
甘温。健脾胃,除虚热,杀脏虫。
治五疳便浊,泻痢疮癣,为小儿诸病要药(《经疏》曰∶五疳便浊,泻痢腹虫,皆由脾
胃虚弱,因而乳停食滞、湿热瘀塞而成。脾胃健,则积滞消,湿热散,水道利,而前证尽除
矣。时珍曰∶凡能杀虫之药,多是苦辛,独使君子、榧子,甘而杀虫。每月上旬,虫头向上
,中旬头横,下旬向下。《道藏》云∶初一至初五,虫头向上。凡有虫病者,每月上旬,空
心食数枚,虫皆死而出也。按∶地黄、胡麻皆杀虫)。
出闽蜀,五瓣有 ,内仁如榧。亦可煨食,久则油,不可用。忌饮热茶,犯之作泻。
<目录>草部
<篇名>益智子
内容:燥脾肾,补心肾
辛热。本脾药,兼入心、肾。主君相二火,补心气、命门、三焦之不足(心为脾母,补
火故能生土),能涩精固气(《本草》未载)。又能开发郁结,使气宣通(味辛能散),温中进
食,摄涎唾(胃冷则涎涌),缩小便(肾与膀胱相表里,益智辛温固肾。盐水炒,同乌药等
分,酒煮山药糊丸,盐汤下,名缩泉丸)。
治呕吐泄泻,客寒犯胃,冷气腹痛,崩带泄精(涩精固气。因热而崩浊者禁用)。
出岭南,形如枣核,用仁。
<目录>草部
<篇名>砂仁
内容:\x即缩砂 \x
宣,行气,调中
辛温香窜。补肺益肾,和胃醒脾,快气调中,通行结滞。
治腹痛痞胀(痞滞,有伤寒下早里虚邪入而痞者;有食壅痰塞而痞者;有脾虚气弱而痞
者。须分虚实治之,不宜专用利气药,恐变为鼓胀。鼓胀,内胀而外有形;痞胀,惟觉痞闷
而已,皆太阴为病也),噎膈呕吐,上气咳嗽,赤白泻利(湿热积滞,客于大肠,砂仁亦入
大小肠经),霍乱转筋,奔豚崩带。祛痰逐冷,消食醒酒,止痛安胎(气行则痛止,气顺则
胎安),散咽喉口齿浮热,化铜铁骨鲠(王好古曰∶得檀香、豆蔻入肺,得人参、益智入脾,
得黄柏、茯苓入肾,得赤石脂入大、小肠。《医通》曰∶辛能润肾燥,引诸药归宿丹田,地
黄用之拌蒸,亦取其能达下也。《经疏》曰∶肾虚气不归元,用为向导。殆胜桂、附热药为
害)。
出岭南,研用。
<目录>草部
<篇名>白豆蔻
内容:宣,行气,暖胃
辛热。流行三焦,温暖脾胃(三焦利,脾胃运,则诸证自平矣)而为肺家本药(肺主气)。
散滞气,消酒积,除寒燥湿,化食宽膨。
治脾虚疟疾,感寒腹痛,吐逆反胃(肺胃火盛及气虚者禁用),白睛翳膜(白睛属肺,
能散肺滞),太阳经目 红筋(太阳脉起目 )。
番舶者良,研细用。
<目录>草部
<篇名>肉豆蔻
内容:\x一名肉果\x
燥脾,涩肠
辛温气香。理脾暖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