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药性论云)除血气积聚宣通脏腑壅气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败血(日华子云)
治痔
发背疮疥目赤 肉明目【合治】赤芍药一两合槟榔一个面裹煨为末水煎服治五淋



<目录>卷之十\草部中品之上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无毒 丛生\x
蠡实(出神农本经)主皮肤寒热胃中热气风寒湿痹坚筋骨令人嗜食久服轻身○花叶去白

(以
实剧
草三坚 豕首 马蔺子 旱蒲 豚耳【苗】(图经曰)叶如薤而长浓即马蔺子也三月开紫

花五月结实作角子如麻大而赤色有棱根细长通黄色人多取以为刷【地】(图经曰)生河东川

今陕西诸郡及鼎澧州亦有之近京尤多(道地)冀州【时】(生)春生苗(采)四月取花五月
取实【
收】阴干【用】花实【质】类麻子而肥圆【色】赤黑【味】甘【性】温缓【气】气之浓者阳
也【臭】朽【主】坚筋骨利大小便【制】捣末用【治】(疗)(图经曰)治喉痹肿痛(唐本注
云)
止金疮血内流痈肿(日华子云)主妇人血气烦闷产后血晕并经脉不止崩中带下止鼻洪吐血通

肠消酒毒治黄病敷蛇虫咬(别录云)治鼻病酒 【合治】合干姜黄连各等分为散以煮熟汤调
服方寸匕治水痢百起冷热痢良服时忌猪肉冷水【禁】多服令人溏泄



<目录>卷之十\草部中品之上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无毒 丛生\x
瞿(音劬)麦(出神农本经)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决痈肿明目去翳破胎堕子下闭

(以上朱字神农本经)养肾气逐膀胱邪逆止霍乱长毛发(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巨句麦 大
菊大兰 石竹叶 杜母草 茈萎 燕麦 麦【苗】(图经曰)苗高一二尺叶尖小青色如

叶而有锯齿根紫黑色形如细蔓荆二月至五月开花红紫赤色亦似映山红七月结实作穗颇似麦故
以名之【地】(图经曰)生泰山川谷河阳河中府淮甸今处处有之(道地)绛州【时】(生)春
生苗
(采)立秋取实秋后合子叶取【收】阴干【用】子叶【质】形如大麦【色】淡黄【味】苦辛
【性】
寒泄【气】气薄味浓阴中之阳【臭】朽【主】利小便通关格【助】蓑草牡丹为之使【反】恶
螵蛸【制】(雷公云)凡用先以堇竹沥浸一伏时漉出晒干用生用亦可【治】(疗)(图经曰)
通心
经利小肠(药性论云)除五淋(日华子云)催生○叶治痔 泻血作汤粥食并得小儿蛔虫煎汤
服丹
石药发并眼目肿痛及肿毒捣敷治浸淫疮并妇人阴疮○子治月经不通破血块排脓【合治】合栝
蒌根大附子茯苓山芋等分杵末蜜丸服之疗小便不利有水气【禁】妊娠不可服小肠虚者不宜服



<目录>卷之十\草部中品之上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无毒 植生\x
玄参(出神农本经)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目明(以上朱字神农本经)

暴中风伤寒身热支满狂邪忽忽不知人温疟洒洒血瘕下寒血除胸中气下水止烦渴散颈下核痈肿
心腹痛坚症定五脏久服补虚明目强阴益精(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重台 玄台 鹿肠 正
马咸 端 逐马【苗】(图经曰)二月生苗叶似脂麻又如槐柳细茎青紫色七月开花青碧色

月结子黑色亦有白花茎方大紫赤色细毛有节若竹者高五六尺叶如掌大而尖长如锯齿其根生青
白干即紫黑新者润腻一根可生五七枚合香亦用之【地】(图经曰)生河间川谷及冤句今处处

之(道地)江州衡州邢州【时】(生)二月生苗(采)三月四月八月九月取根【收】曝干【用】


】香【主】清咽喉之肿泻无根之火【行】足少阴经【反】藜芦恶黄 干姜大枣山茱萸【制】
(雷公云)凡采得须用蒲草重重相膈入甑蒸两伏时后出晒干用【治】(疗)(药性论云)除暴
结热
热风喉痛伤寒劳复并散瘤瘿瘰 (日华子云)止健忘消肿毒及游风头风热毒心惊烦躁劳乏骨

传尸邪气(补)(日华子云)补虚羸劳损【合治】合升麻葛根芍药甘草疗伤寒阳毒发斑合酒
饮疗
诸毒鼠 【禁】勿犯铜器饵之噎人喉丧人目



<目录>卷之十\草部中品之上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无毒 植生\x
秦艽(出神农本经)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以上朱字神农本经)疗风
无问
久新通身挛急(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秦瓜【苗】(图经曰)枝干高五六寸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