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地】(图经曰)生豫州平泽今处处皆有之【时】(生)夏秋生苗(采)二月八月取根五月取
花【收】
根晒干花阴干【用】花根【色】花红白根土黄【味】甘辛【性】温散【气】气之浓者阳中之
阴【臭】香【主】续筋骨【制】根洗去芦土【治】(疗)(陶隐居云)根煮服之除腹中冷痛(陈
藏器云)根食之不饥及续筋骨合金疮同苗捣汁主丹毒小儿热毒【赝】杜若为伪
<目录>卷之九\草部上品之下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无毒 丛生\x
兰草(出神农本经)主利水道杀蛊毒辟不祥久服益气轻身不老通神明(以上朱字神农本
经)
除胸中痰癖(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水香 燕尾香 香水兰【苗】(衍义曰)叶如麦门冬
而
阔且韧长及一二尺四时常青花黄中间瓣上有细紫点其春芳者为春兰色深秋芳者为秋兰色淡秋
兰稍难得二兰移植小槛中置座右花开时满室尽香与他花香又别唐白乐天有种兰不种艾之诗正
谓此兰矣【地】(图经曰)生大吴池泽今江陵鼎澧州山谷阴湿地之间亦有【时】(生)春生苗
(采)
四
】香【主】痰癖恶气【治】(疗)(唐本注云)煮水浴疗风(陈藏器云)主恶气香泽可作膏涂
发
<目录>卷之九\草部上品之下
<篇名>草之走
内容:\x无毒 蔓生\x
忍冬主寒热身肿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名医所录)【名】左缠藤 金银花 鹭 藤 老翁
须
金
亦
上下有毛花白蕊紫(别录云)此藤凌冬不凋故名忍冬草其藤左绕附树延蔓或在园圃之上藤方
而
紫叶似薜荔而青三月开花五出微香蒂带红色花初开则色白经一二日则色黄故名金银花本经不
载治诸恶疮而近代名医用之多效其功犹胜于红内消也【地】(陶隐居云)处处有之【时】(生)
三月开花(采)十二月取茎叶【收】阴干【用】茎叶花【色】青【味】甘【性】温缓【气】
气
浓于味阳中之阴【臭】香【主】一切痈疽五发疮疡【制】细锉【治】(疗)(药性论云)消腹
胀
满止气下 (陈藏器云)主热毒血痢水痢(别录云)茎叶煮浓汁服治飞尸者游走皮肤穿脏腑
每发
刺痛变作无常遁尸者附骨入肉攻凿血脉每发不可得近见尸丧闻哀哭便作风尸者淫跃四肢不知
痛之所在每发风昏恍得风雪便作沉尸者缠骨结脏冲心胁每发绞切遇寒冷便作尸注者举身沉重
精神错杂常觉昏废每节气至则辄致大恶【合治】浸酒治痈疽发背初发时盒饭服此不问疽发何
处发眉发颐或头或顶或背或腰或胁或妇人乳痈或在手足皆有奇效○煮汁酿酒补虚疗风
<目录>卷之九\草部上品之下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无毒\x
蛇床子(出神农本经)主妇人阴中肿痛男子阴痿湿痒除痹气利关节癫痫恶疮久服轻身(以
上朱字神农本经)温中下气令妇人子脏热男子阴强好颜色令人有子(以上黑字名医所录)
【名】
蛇粟 虺床 思益 绳毒 盱(音吁)蛇米 马床 墙蘼 枣棘【苗】(图经曰)三月生苗
高一
二尺叶青碎似芎 作丛似蒿枝每枝上有花头百余结同一窠似马芹类四五月开白花又似伞状子
黄褐色如黍米至轻虚【地】(图经曰)生临淄川谷及田野湿地今处处有之(道地)扬州襄州
南京
【时】(生)三月生苗(采)五月取实【收】阴干【用】子【质】类莳萝而细【色】黄褐【味】
苦辛甘【性】平散【气】气浓于味阳中之阴【臭】臭【主】除风益阳【反】恶牡丹巴豆贝母
【制】(雷公云)须用浓蓝汁并百部草根自然汁二味同浸三伏时日干再以生地黄汁拌蒸从午
至
亥日干用又微炒杀毒即不辣【治】(疗)(药性论云)去男子女人虚湿痹毒风 痛男子腰疼浴
男
女阴去风冷大益阳事及大风身痒煎汤浴之瘥疗齿痛及小儿惊痫(日华子云)除暴冷扑损瘀血
腰
胯疼阴汗湿癣四肢顽痹赤白带下缩小便(补)(日华子云)暖丈夫阳气助女人阴气【合治】
合猪
脂治小儿癣疮
<目录>卷之九\草部上品之下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无毒 丛生\x
地肤子(出神农本经)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以上朱字神
农
本经)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强阴使人润泽(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地葵 涎衣草 益
明地麦 鸭舌草 落帚【苗】(图经曰)地肤子星之精也初生薄地高四五尺根形如蒿茎赤
叶
青大似荆芥三月开黄白花子